第六章 气体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1、物理模型
均质、圆形、等厚地层 中心有一口完善井以定产量生产 边界上有充足的气源供给
供给边界半径re,边界压力pe,井半径rw,井底压力pw, 气层厚度为h
h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2、数学模型(拟压力)
2 0
1 d (r d ) 0
运动方程
3、连续性方程
(与液体渗流“连续性方程”的建立思路完全一样)
(1)稳定流
(vx ) (vy ) (vz ) 0 (V) 0
x
y
z
连续性方程
(2)非稳定流
(vx ) (vy ) (vz ) ()
(V)
k
m 2RT
2P2 y 2
(Vz ) k m 2P2
z
2RT z2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三、数学模型
(V )
( Vx
)
( Vy
)
( Vz
)
xyBiblioteka z(Vx ) x
k
m 2RT
2P2 x 2
(V)
利用拟压力的定义,进行方程线性化
油气层渗流力学
Mechanics of the Oil and Gas Flow in Porous Media
第六章 气体渗流理论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第三节 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
关键词:微分方程、拟压力、压力梯度、流速、流量计算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运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dp v dx K
v C( dp )n dx
C — 系数,取决于气体及岩石性质
n — 指数,0.5~1,随渗流速度变化
高速非线性 渗流
n=1 :线性渗流,粘滞力为主 n=0.5:渗流平方区,惯性力为主
0.5~1:渗流过渡区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二、基本数学方程
状态方程
dp / dp p dr 气 dr 液 p
近井(<r) p p 气体压降漏斗比液体陡 远井(>r) p p 气体压降漏斗比液体缓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5、渗流速度
h
dp pe2 p2w 1 dr ln( re / rw ) 2pr
v k dp dr
r dr dr
|rrw w |rre e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3、模型求解
1 d (r d ) 0
r dr dr
r
d dr
C1
d
dr r
C1
C1Inr
C2
|rrw w
C1 ln rw C2 w
|rre e
二、基本数学方程
状态方程
2、运动方程 (2)非线性渗流(二项式)
运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滞粘阻力,与渗流速 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惯性阻力,与速度 的平方成正比
dp v dx K
dp v v2
dx K
高速非线性 渗流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二、基本数学方程
状态方程
2、运动方程 (2)非线性渗流(指数式)
e
1
Z
(p2
pe2 )
e w e w ln re ln rw ln re ln r ln r ln rw
Pe2 Pw2 Pe2 P2 P2 Pw2 ln re ln rw ln re ln r ln r ln rw
2 t ( x2 y2 z2 ) 0
P 2 t
kP
2P2 ( x2
2P2 y 2
2P2 z 2
)
0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三、数学模型
P2 kP ( 2P2 2P2 2P2 ) 0
t x2 y2 z 2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二、基本数学方程
状态方程
运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2、运动方程 (1)线性渗流:气体处于层流状态时,其流动规律符合达西公式
1)一维: v K dp
dL 2)通式: v K p
哈密尔顿算符
i
j
k
x y z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油气层渗流力学
Mechanics of the Oil and Gas Flow in Porous Media
第六章 气体渗流理论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第三节 气体不稳定渗流理论
关键词:微分方程、拟压力、压力梯度、流速、流量计算
第一章 油气渗流力学基础 第二章 油气渗流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单相液体渗流数学模型 第四章 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理论 第五章 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理论
v
K
pe2
p
2 w
1
ln re / rw 2pr
v~ 1 pr
气体稳定渗流的速度与压力和距离的乘积成反比关系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6、流量
h
(1)井底流量
v |rrw
K
pe2
p
2 w
ln re / rw
1 2p w rw
A 2rwh
q
Av
2rw h
理想气体 ?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二、基本数学方程
状态方程
运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1、气体状态方程 (3)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4)实际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使其压缩性与理想气体有一定偏差
(5)实际气体 ≈ 理想气体(高温、低压,分子间距很大) (6)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ZRT
Z — 天然气偏差因子,表示实际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 理想气体: Z=1
K
pe2 pw2 ln(re / rw )
1 2 pwrw
Kh
(p
2 e
ln(re
p2w ) / rw )
1 pw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6、流量
h
(2)地面流量
q Kh(pe2 p2w ) 1 ln(re / rw ) pw
qsc
Z T sc sc p psc ZT
t cg x2 y2 z2
k cg
(1)理想气体不稳定渗流偏微分方程 2 P2 1 P2
t
(2)理想气体稳定渗流偏微分方程 2P2 0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三、数学模型
理想气体
1、导压系数
k c t
ct c cg cg
储层不可压缩,气体可压缩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4、压力梯度
p2
pw2
pe2 pw2 ln ln(re / rw )
r rw
h
2pdp
pe2
p
2 w
dr
dp
pe2
p
2 w
1
ln(re / rw ) r dr ln( re / rw ) 2pr
dp ~ 1 dr pr
气体稳定渗流的压力梯度与压力和距离的乘积成反比关系
第二节 气体稳定渗流理论
一、平面径向达西稳定渗流 Pe
4、压力梯度
液体: dp pe pw 1 dr ln( re / rw ) r
气体: dp
pe2
p
2 w
1
dr ln( re / rw ) 2pr
P
Pw rw r
气体
液体
re
dp pe pw pe pw pe pw p dr ln(re / rw )r 2p ln(re / rw )r p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二、基本数学方程
状态方程
运动方程
连续性方程
1、气体状态方程
(1)定义:描述气体体积或密度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RT 或
m m P V RT
p — 压力,MPa
T — 温度,K
V — 体积,m3
R — 气体常数
0.008314MPa·m3/(kmol·K) ρ— 密度,kg/m3。
k
m 2RT
(
2P2 x 2
2P2 y2
2P2 z 2
)
(V)
m
P
0
RT t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三、数学模型
(V)
k
m 2RT
2P2 ( x2
2P2 y2
2P2 z 2
)
(V)
m
P
0
RT t
PP k 2P2 2P2 2P2 P
第一节 气体渗流微分方程
一、物理过程(假设条件)
1、储层内为气体单相渗流 2、渗流过程满足线性渗流规律并忽略重力影响 3、气体为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针对压缩性) 4、储层均质且不可压缩,孔隙度及渗透率为常数 5、等温渗流过程 上述假设条件适合于: (1)气驱气田(依靠气体弹性能量开采) (2)水驱气田的初期(弹性开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