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需要动机与行为

需要动机与行为


产生社交需要的原因较为复杂,它与人 的个性、经历、教育、信仰等因素有关。
2013-9-23 15
第一节
• (4)尊重需要
需 要
所谓尊重需要,是指人们希望自己的才能和 成就受到社会重视,得到社会认可,受到社会推 崇的需要。 • 自尊需要。人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产 生自信心和自豪感;自尊需要受到挫折,容易使 人产生自卑感、失去生活的信心。因此,人的自 尊需要正是热爱自己工作,搞好自己工作的内在 动力。
2013-9-23 21
第一节
• 2.3 ERG需要理论
需 要
ERG理心理学家C.P.奥尔德弗提出来的。他 认为人存在3组核心的需要: 一是生存(existence)的需要,即对一个人基 本物质存在条件的需要; 二是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即维持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需要; 三是成长(growth)的需要,即人要求得到发展 的内在愿望。ERG分别为这3种需要的英文字头。
2013-9-23
20
第一节
需 要
2.2 关于需要层次论的几点说明:
(3)总的说人的需要是由低向高发展的,但并 不是低一层次需要全部满足之后,高一层次需要 才会产生,而是低一层次需要有所满足后,高一 层次需要就产生了。 (4)人的需要具有守恒的趋向.低级需要多了, 高级需要会相对减少;高级需要多了,低级需要 会相对减少。 . 通过满足人的高级需要调动其积极性,是行为 激励的基动 机
• 5.2 强化动机的措施 (1)奖励和奖惩。
奖励是强化人动机的措施,惩罚是弱化人动 机的措施。奖惩要想达到应有的效果,就应与行 为实现目标的过程结合起来。奖励的目的在于使 出自良好动机的行为达到目标.惩罚的目的则是 使不良行为的预计目标无法达到。
2013-9-23
第二节 动 机
• 4. 动机的强度
4.1 含义 动机的强度是指某种动机起作用的程度。 4.2 动机强度的影响因素 (1)个人成就感。成就感越高,动机强度就越
强;反之就越弱。 (2)成功经历。连续成功,追求新目标的动机 就强;连续失败,动机就会减弱。
2013-9-23
31
第二节 动 机
(3)环境状况。环境氛围积极,周围人连 续地获得成功,自己的动机就会加强;如 果相反,自己的动机就会减弱。 (4)自信程度。自我认识和估计坚定且较 高时,动机就强;反之动机就弱。 (5)目标接近程度。越接近所要达到的目 标,动机就越强。
2013-9-23
16
第一节
• (4)尊重需要
需 要
• 他尊需要。指人对荣誉、地位、威望的追求。他 尊需要希望得到别人的敬佩,把自己的价值显示 出来。 • 特别是人的荣誉感越高尚,越强烈,人就会 有越强的社会责任感,人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 就会更稳定。
2013-9-23
17
第一节
(5)自我实现的需要
34
第二节 动 机
(2)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能起到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综合效应。 对受价值观支配形成的动机,用奖惩的方式强化 人的动机效果显著。对于只是因认识问题而促成 的动机,用说服教育进行调整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3)领导者的态度。
领导者的态度对被领导者动机的形成具有重要 的指向作用。
2013-9-23
2013-9-23 23
第二节 动 机
1.动机概述 1.1 含义
动机是指行为发动的起因,也即个体 以某种形式活动的主观原因。
动机可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2013-9-23
24
第二节 动 机
• 动机产生的基础是需要,是由需要所推 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 • 起着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行为按照动机的指向去追求目标。缺乏目 标,动机就缓和了,没有达到目标,就反 过来再调整动机。
自我实现 尊重
社交
安全 生理
2013-9-23 11
第一节
需 要
• (1)生理需要 所谓生理需要,是指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 而产生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 无法得到最低限度满足的时候,其他需求都会退 到隐蔽的地位。 随着人生理需要的满足,人对满足生理需要 措施的兴趣会削弱。因此,用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以激励人行为的措施,必然会产生递减效应。
2013-9-23
8
第一节
• 1.2.需要的分类
需 要
• (2)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 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如对衣、食、住、行的有关 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学习用品、科 研仪器的需要等。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 有自然需要,也包括有社会需要。
2013-9-23
9
第一节
• 1.2.需要的分类
2013-9-23
22
第一节
需 要
2.4 成就、权力和合群需要
D.C.麦克莱兰认为在社会组织中有3种需要是 最为重要的: 一是成就需要,即胜过别人、根据一系列标准 取得成就的驱力; 二是权力需要,即影响别人、控制别人的欲 望,使别人按一定的方式行事的愿望; 三是合群需要,即追求人与人之间友谊和密 切关系的愿望。他认为这些需要在人事选择中有 重大意义。
2013-9-23
2
需要、动机、行为图
• 引言
需 动 机






2013-9-23
需要、动机、行为图
3
第一节
需 要
• 一、 需要及需要理论
1.1 需要的涵义 (1)需要是人感到某种缺乏,形成期待的 心理紧张状态。不足与求足是形成这一心 理现象的因素。 (2)需要在其表现形式上具有针对性,总 是指向一定的对象,离开了具体事物,就 无从了解人的需要。
(1)嗜好。指人在生活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兴 趣,是人的特殊爱好。由嗜好影响所产生的动机 具有习惯性倾向。 (2)价值观。是指围绕个人的生活准则和总体 目标所形成的观念,是人对客观事物评估的态度 体系。价值观的最终追求是理想。 (3)抱负水准。是人行为要达到的程度和标准, 是人为规定的目标。
2013-9-23 30
2013-9-23
32
第二节 动 机
• 5. 动机的强化
5.1 强化的含义。 强化是对动机进行管理的主要方式。强化分 为正强化与负强化。 正强化是在行为发生后,马上以某种形式的 鼓励来肯定这种行为,从而使动机得到强化。 负强化也是一种强化,是以告诫等形式抑止 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发生,从而加强形成所希望行 为的动机。

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是人进行创 造性劳动的强大内在动力。
2013-9-23
19
第一节
需 要
2.2 关于需要层次论的几点说明:
(1)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属于低层 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层需要。 (2)人的低级需要是先天产生的,高级需要则 是后天培养的结果。低级需要主要是靠外部的物 质手段来满足,高级需要主要是从内部、从精神 上求得满足。
2013-9-23
37
第二节 动 机
• 5.3 强化动机的技巧
(3)加强信息反馈。通过信息反馈使
人了解到自己的努力产生了成效或得到了 认可,动机自然得到强化。
2013-9-23
38
第三节 行 为
• 1. 概 述
行为的含义——
行为是指由人的意识所支配的、具有 内在动机的、有目的的活动。行为的最小 组成单位是动作,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 一系列动作即构成行为。
2013-9-23
39
35
第二节 动 机
• 5.3 强化动机的技巧
(1)设定激励性目标。 具有吸引力的
目标,本身就具有强化动机、引导行为的 作用,能使人产生自我强化动机,调节行 为的效果。
2013-9-23
36
第二节 动 机
• 5.3 强化动机的技巧
(2)采用小步骤方法。采用目标要求
上小步骤方法,则可以使人的动机及时得 到强化,保持持久的积极性,最终达到预 计目标。
2013-9-23
12
第一节
• (2)安全需要
需 要
所谓安全需要,是指人从长远考虑,为了更 好地生存所产生的需要。这一需要的目的是减少 风险。 人的安全需要具体包括:经济安全、职业安 全、环境安全。 • 人的安全需要还可分为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两 种。生理安全需要是指人的生存所需的物质安全 保障。心理安全需要是指人避免遭到误解、排除 心理压力的安全保障。
2013-9-23
4
第一节
需 要
• 一、 需要及需要理论
1.1 需要的涵义 • (3)从总体上看,人的各种需要是无限的, 前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后一种需要就 产生了。但具体到人产生的某种需要,都 会有一定限度。需要又具有反复性,一次 满足后,过一段时间某种需要又会重新产 生。
2013-9-23 5
2013-9-23 26
第二节 动 机
1.3 外在动机
• 外在动机是以外界刺激为诱因的。 • 外在动机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刺激,诸如名誉、 地位、友谊等,这些对人来说往往是更为重 要的。
2013-9-23
27
第二节 动 机
• 2.动机的机能
(1)始发机能。动机推动行为开始发生。 (2)选择指向机能。
需 要
• 1.2.需要的分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 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是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的生命 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如对饮食、御寒、 运动、休息、睡眠、婚配等的需要,人类 的自然需要也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
2013-9-23
7
第一节
• 1.2.需要的分类
需 要
社会需要,是社会的要求在个体中的反映。 当个人认识到社会要求的必要性,并成为他 自身的欲望时,社会要求就转化为个人的社 会需要。如人对劳动、交往、友谊、尊重、 成就等的需要就是社会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