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讲+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课讲+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可分为三类:
目标导向行为:指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的行 为。有动机,然后寻找目标,目标导向行为 代表寻求、到达目标的过程;
目标行为:指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即完成 目标达到满足的过程;
间接行为:与当前目标暂无关系,为将来满 足需要作准备的行为。
三、动机和行为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动机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将引起个人 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 过程称为动机。
人的行为由主导需要决定。人的各种需要并非等量齐观, 不同时期其重要性、强烈程度不同,形成需要层次结构。 最迫切的需要成为主导需要,这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原因 和动力。
人们对需要的追求各有差异。同一需要对不同的人重要性、 迫切性不一样,任何一种需要获得满足后并不自行消失, 只是对行为的影响比重减轻而已。当一个人的高级需要 和低级需要满足后,会追求更高级需要。但如果满足了 高级需要,低级需要没有满足,有些人会谋求低级需要, 有些人会为高级需要放弃低级需要。(如老师职业)
动机具有原发性、内隐性、实践活动性的特征, 由此又具有三种机能。
始发机能,动机是个体行为发起的直接原因;
导向、选择机能,动机指导人们作出选择,使行 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行进;
强化机能,行为结果对动机有反作用,动机因良 好的结果使行为加强、重复,反之减弱、消失;
这种行为和动机有着复杂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一个国家的人民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与和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直接相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两重性
(1)科学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
共同规律。
心理学已经证实了人的意志行动开始于需要 以及由需要引起的动机。研究需要是认识 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出发点。正是在物 质和精神需要的推动下,人们才发展生产 力,变革生产关系,使人类社会不断地向 前发展。
可达到的目标(方向)
刺激
需要 意向
愿望(驱动力) 动机
(三)需要与动机的转化关系示意 图
在动机动机系统中,有的动机比较强烈而稳定, 这叫优势动机,另一些动机比较微弱而不稳定, 叫辅助动机。
优势动机
强 度
OAB
CD
E
动机结构与强度示意图
动机类别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优势动机支配的,辅助动 机对行为存在影响但不起支配作用。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即用来说 明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人从事任何 活动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人的行为动机, 动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内在过程的结果。 引起动机有两个条件:外在条件和内在条件。
这一内在条件就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 生的。
靠组 靠同 织帮 志帮 忙解 忙解 决的 决的 需要 需要
靠自 己努 力解 决的 需要
创造条件 逐步解决 并做好解 释工作












教育引导
采取具
二、动机
(一)动机的定义:
原意是引起动作。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 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 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动机。
(三)需要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对人需要的研究是认识人的心理规律和行为 动机的出发点。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如奥德费将人的需要分为存在、关系和成长的需要。 麦克利兰把人的需要分为权力、友谊、成就, 还有的按需要起源将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文化需要, 按需要对象分为物质和精神需要。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
洛的
需要 层次 示意 图
自我实现需要 抱负、潜能、成就
求美需要 匀称、整齐、美丽 Nhomakorabea求和需要
知识、了解、探索
尊重需要
影响力、声望、能力得到承认
社交需要
与别人交往、被接受、有所归属
安全需要
免受伤害、威胁、控制不确定性,减少风险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
马认为一般人的这些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形成一个阶梯,在 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一层的需要,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第二节、需要、动机与行为
推荐书目
《动机与人格》第三版,[美] 亚伯拉罕.马 斯洛著,许金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一、需要与行为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
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二)需要的产生
1、需要产生的生理状态 2、需要产生的自然情境和社会因素 3、个体认知水平
(2)马理论的局限性
马理论以个人的价值、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个人 需要;
马理论基本上谈的是人的自然需要,尽管有些也 赋予一定社会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具有 社会历史性,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意 识和环境对人的需要模式有巨大的影响。
职工需要综合分析
合理需要
不合理需要
当前能解决的需要 一时解决不了的需要
1、同一种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
如人们都想拥有一套住房,有的人努力工作,多得奖 金;又的人省吃俭用,攒钱;有的人努力用正当经 营赚钱;有的人搞歪门邪道,捞不义之财;有的人 偷钱;等等。
2、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
如一个人埋头工作,可由种不同动机引起。第一争取 做仙境般职工,这社会作贡献地;第二为表扬得个 好名声;第三得到领导的好感,以提拔重用;第四 为多拿奖金。
3、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
如有的人工作积极,其动机有为社会多作贡 献,有想得到领导提拔重用,有希望获得 先进称号,有为多拿奖金;
4、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 行为。(通常说的好心没办好事)
5、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小结:
人的动机和行为之间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但也有 一定的规律,即:需要-心理紧张-动机-目标 导向行为-目标行为-需要满足-新的需要的产 生。
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能满 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分为正诱因 和负诱因。
(二)动机的分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这是依据动机的性质划分的。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依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划分的。
(四)动机系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结构,如老人、青年、 儿童的需要就不一样;不同的需要结构必 然导致不同的动机结构。一个往往存在各 种各样的动机,这些动机之间不仅有强弱 之分,而且会有矛盾和斗争,以其一定的 相互关系构成动机体系(或叫动机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