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影的形成期(1895-1927)第一节卢米埃尔的纪实主义电影一卢米埃尔的影片内容1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从内容上讲,多数是简短的生活纪录片,多拍摄诸如车站、大街、公园、家庭乃至浴室等日常生活的片断景象。
2此外,他们还拍摄社会新闻。
《代表们的登陆》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对声音的无意识尝试.二卢米埃尔对于电影的贡献和遗憾1卢米埃尔兄弟是世界电影的先驱,他们拍摄并且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批标志着初期电影高水平的影片,开创了电影真正的历史。
2卢米埃尔坚持“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自然景观”的拍摄原则,展现出电影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能力,由此确立了电影纪实主义风格,卢米埃尔也被视为西方纪实主义电影的鼻祖。
3卢米埃尔的电影还为后来电影的样式开辟了道路。
新闻片:《代表们的登陆》纪录片:《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火灾》、《拯救遭难者》追逐片:《膝行的人》科幻片:《机器肉店》4 卢米埃尔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都有非常大的贡献。
技术上,他们发明了最初的特技摄影,并使用了移动摄影,影片的画面已经有“远景”、“中景”、“近景”甚至“特写”之分,层次清晰;在艺术上,他们运用了最早的蒙太奇手法创作电影。
第二节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一梅里爱电影中的特技(摄影)常规方法的特种技巧1它能赋予电影以新的造型表现手段,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语言,是电影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法。
2 特技在梅里爱的影片中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段。
他发明了停机再拍以及叠化、慢动作、多次曝光、场面转换、遮片、透过玻璃缸摄影等手法,并把它们大量地运用到影片的拍摄中去。
3 梅里爱特别注重技巧的作用,甚至将技巧本身作为目的,而不是一种表现的手段。
他的影片中,技巧的展示特别突出,因此,他被称为西方技术主义电影的先驱。
二梅里爱电影中的戏剧元素1戏剧电影就是以戏剧的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的结构原则,具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素的电影。
2在他的电影里,情节发展的顺序常常不是按照实际生活情况而是根据戏剧的习惯编排的,整部影片往往由几个场景组成。
3摄影机经常被放在摄影棚的最后面,一点也不移动,拍摄影片总是从同一视角,将由远到近的一切景象,统统都拍摄进去。
(乐队指挥的视角)梅里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4梅里爱非常重视幕景的作用。
*梅里爱还指导演员仿效舞台剧的做法演出。
三戏剧性和高超的特技相结合的优秀作品:《月球旅行记》四梅里爱的意义和局限、意义:1 梅里爱对电影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对电影拍摄对象的变革上。
他的影片题材都是文学和戏剧作品,或者神话传说。
所以,如果说卢米埃尔兄弟表现的是一个简单的场景,梅里爱则发展为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的概念对于电影的发展几乎和电影语言的演进一样重要。
2 同时,梅里爱在他的影片里也大幅度地发展了摄影技术和特技技术,为以后电影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局限:1他将戏剧艺术几乎全部搬到电影中来,结果把电影差不多搞成了戏剧舞台演出的实录。
电影虽然比原始时期更诱人了,但是却成为了戏剧的附庸,没有走上一条独立艺术的发展道路。
2梅里爱对特技的研究和运用,有益于电影语言的丰富,但过分热衷于技巧,将技巧视为目的,甚至因技巧而妨碍了表达的清晰、流畅,反而不利于电影语言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格里菲斯的伟大贡献一鲍特的贡献.场景:<火车大劫案件>《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第一,救援工作的室内室外两个场景的交叉切换形成了一个段落,改变了梅里埃所代表的一个镜头形成一个段落的做法。
第二,鲍特采用了后来苏联蒙太奇学派所说的“地理蒙太奇”。
火车大劫案》摆脱了实际时间的束缚,开创了运用交叉蒙太奇讲故事的先河,从而发展了电影叙事。
总之,他的电影发展了卢米埃尔户外真实的拍摄方法,揭示了电影剪辑的潜能。
直接影响了格利菲斯电影叙事的观念二格里菲斯早年的生活和创作早期格里菲斯对电影表现手段的尝试:A高潮性的追逐和营救场面。
B有意识的用剪辑来控制情绪节奏。
C发明了圈出和圈入的技巧D解决了室内拍摄的布景和光线问题,使室内的自然光像室外一样富有质感和层次。
E找到了根据情绪推拉摇移使镜头动起来的感觉,由此改进了演员的银幕表演,演员不再依靠从舞台上借来的夸张的手势,而是用准确的形体和表情表现复杂反应。
三《一个国家的诞生》的艺术成就:1以两个家庭的命运变迁反映整个时代,故事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2影片成功地运用镜头的组接转换,把远景、中景、特写等多种景别自然流畅地组接在一起,富有流动感和表现力。
3第一次运用平行叙述的方式,几条线索自然地相互交替,变换的节奏越来越快,使气氛越来越紧张。
这种镜头的衔接已经不是单纯的情节组合,而是形成了电影艺术最独特、最生动的一种特征——蒙太奇语言。
《党同伐异》的艺术成就:1 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的基础之上,格里菲斯进一步用蒙太奇结构了整部电影,并使用了大量的平行、交叉以及隐喻和对比蒙太奇。
2进行镜头切换时,更注重细节的描写。
3影片在叙事形式上的探索,启发了一批后来者,并且形成了一个创作系列。
四格里菲斯对电影的贡献、1格里菲斯作为电影艺术的奠基人,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
以镜头为基本单位进行组构,才能产生蒙太奇,从而极大地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力。
从这一意义上说,格里菲斯使电影摆脱了戏剧附庸的地位,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2 其中,格里菲斯最成功的便是用镜头的剪辑制造节奏和气氛,用交叉蒙太奇把故事情节由一线转到另一线,用平行蒙太奇来制造悬念和高潮,有名的“最后一刻营救”便是最好的范例。
3格里菲斯力图将诗歌、小说、音乐等艺术元素纳入电影,表现出与梅里爱“执著于模仿戏剧”的单向吸收不同的、更为宽广的艺术综合视野。
4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各执纪实主义和技术主义的一端,而格里菲斯则兼取纪实性和技术之长,他重视纪实逼真,要求演员去掉表演的夸张和假定性,而且争取多拍外景;同时他更注意以技巧手法来增强和丰富电影的表现力,以此取得逼真的效果。
第四节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一库里肖夫(1899—1970)库里肖夫工作室”“库里肖夫效应”------强调蒙太奇的创造作用。
”蒙太奇之积”二维尔托夫(1896-1954):电影眼睛学派1运用多种摄影方法,充分发挥摄影机的潜力,揭示肉眼难以发现的生活现象。
2他力图用真实事件来反映社会现实,但是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自然主义的,而是通过剪辑、组合素材来诠释主题。
3维尔托夫也十分重视运用其他各种独特的电影方法,如快动作、慢动作、逆向动作等。
三爱森斯坦(1898-1948)、杂耍蒙太奇:把随意摄取的素材按某种特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将产生新的意义。
认为,A 镜头加B镜头,不是A和B两个镜头的简单综合,而会成为C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
他明确地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
它之所以更像二数之积而不是二数之和,就在于对排列的结果在质上(如果愿意用数学术语,那就是在“次元”上)永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妇人——这是一个画面,妇人身上的丧服——这也是一个画面;这两个画面都是可以用实物表现出来的。
而由这两个画面的对列所产生的‘寡妇’,则已经不是用实物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了,而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
”《战舰》的艺术成就:1 爱森斯坦讲究结构中的对比和冲突,“冲突”原则后来发展成为爱式蒙太奇的核心,在他看来,只有对比和冲突的逐渐积累才能够最终形成情绪的爆发。
2 其次,影片充分实践了爱式蒙太奇理论,在镜头和镜头之间运用了对比、重复、隐喻、变换节奏等丰富的组合手法。
3 敖德萨阶梯成为蒙太奇艺术的经典片段:现实的阶梯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跑完,而爱却用150个镜头在长达6分多钟的时间里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屠杀过程。
屠杀中发生的多个细节都被交叉表现,累积并推进了电影的整体情绪,产生了空前的震撼力,并且使电影的时空无比丰富自由。
4导演意识:构筑立体空间爱森斯坦的电影以及其蒙太奇观念的特征:1爱森斯坦的电影几乎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所有条条框框,常常没有单个的主角和中心人物,也鲜有因循的情节,但并不缺乏人类共性的展示和情感的表露。
2爱森斯坦把自己的蒙太奇原则概括为两个不同镜头的对立、撞击、冲突会产生新的质、新的含义。
而表现思想、表现激情和表现概念则构成了爱森斯坦蒙太奇体系的意识形态性。
3爱森斯坦的艺术追求最后导向了某种极端,对蒙太奇的作用过分强调,为此不惜忽视单镜头内部的空间表现力,从而不但使镜头内部信息单一,而且镜头之间的关系也有生硬不自然的情况。
四普多夫金的创作《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后代》电影《母亲》的风格特征:1 在电影史上,普多夫金是较早完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现一个人的思想历程的电影导演。
2 普多夫金以考究的视觉形象和精湛的蒙太奇组接使影片扣人心弦,在叙述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内心活动。
3同样都是用隐喻的方式来组接镜头,但是普电影中的隐喻物和被隐喻的对象之间的联系比爱的更紧密一些,有的时候隐喻物甚至还是剧情发展中的一个要素。
第二章电影的成熟期(1927-1945)第一节电影成熟的标志:声音和色彩进入电影。
1927年,美国,《爵士歌王》声音进入电影一时间带来了美学观念上的混乱,引发了对电影艺术性的退进之争.声音对于电影的意义:它不仅使电影叙事更加方便流畅,情节更加曲折、情感更加细腻,而且还使电影从此成为一门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视听空间的视听艺术。
1935年,美国,《浮华世界》色彩对电影的意义:色彩的加入不但使电影艺术更加逼真,而且色彩本身还成为电影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烘托影片气氛、追求影片风格等的手段,电影艺术的可能性由此进一步丰富起来。
第二节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一好莱坞的制片制度1 高度精细的组织分工准备阶段(前期制作)—由编剧部门按照制片人所选择的故事写出文学剧本,导演写分镜头剧本;拍摄阶段—在制片人的监督下由导演执行制作。
组合阶段(后期制作)由剪辑师完成。
制片厂设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洗印、录音和剪辑等各类部门和专业人员,相互制约,各司其职。
2制片人制度制片人是制片厂政策的执行者,是组织和监督影片生产的管理者,他把制作影片的所有权集中在自己手中,从题材的选择、摄制人员的确定、以至拍摄的角度和剪辑的取舍等,整个生产程序全部控制起来。
、3明星制度影片的制片一切围绕着明星转,编剧为明星写剧本;导演以类型化人物树立明星;摄影、灯光服从和塑造明星;制片人以各种宣传手段捧红明星、制造明星。
最终,观众到影院去为的是看明星。
二好莱坞的类型电影、狭义的类型片:在好莱坞建立并完善起来的电影创作方法和程序下所产生的影片,是完全从商业和票房角度考虑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电影现象。
制片商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对一些受到观众欢迎的影片大量模仿和复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制片模式,以保持观众的兴趣,这就是类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