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
返回
学情分析
由教师提供与所学知识有关联的感性 材料,引导学生在主体地位上,通过自己 的操作和观察,对这些材料进行探究,从而 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内容,并通 过概括提炼,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将感性材料内化成概念。
返回
你有何启发?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活离
不开水,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 成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原料,水在植物的生活中有着 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对水分的吸收是根的主要功能之一,由于 它涉及到较深的生物学原理,而七年级学生还没 有学过有关的基础知识,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 困难。突出演示实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尽量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教学重点
1.根毛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水
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水
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根—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植物形形 色色的根
观察根尖的结构分区和根毛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毛
合作讨论
1.根的主要吸水区域是根尖的 哪个部分?
2.根与土壤接触面积是 怎样扩大的?
成熟区
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 吸水 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 效率,即
增加根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根毛
你知道吗?
有人做过统计,在成熟区
单位面积(㎜2 )上的根毛数
目,玉米约420条,豌豆约230 条,有人观察到一株黑麦在 抽穗是的根毛多达150亿条, 其总面积约有400平方米之 大,由此可见,植物根部生有 大量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 面积,极大地促进了根对水 分的吸收。
根毛吸水的原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新课标同步配套资源包
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3节 吸收作用(一)
根对水分的吸收
课
教学目标
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导 教学过程
航
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根毛。 2、通过交流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过程,阐述植物
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能力目标
1、根毛适的于结吸构收特水点分:
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水Fra bibliotek液泡大。
2 、根毛吸水的条件: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
壤溶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土壤颗粒之间含有无 机盐和水分
1.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 肥过多,会 造成“烧苗”现象? 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
的浓度时,根毛细胞不仅不能从土壤
? 中吸水,反而会使细胞液中的水分渗 到土壤里去,就会造成植物失水,这 就是“烧苗” 现象。
植物生活需要的水是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的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背
生
景
活 中
资
的
现
料
象
浇水 一段时间后
盐渍
一段时间后
你 有 何 感 想
?
围绕“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这一 问题,分小组进行进行探究实验。
萝卜条 开始时质量(克) 硬度的变化情况 结束时质量变化(克) 甲 乙
甲 一段时间后
甲
20%食盐溶液
生中对于水的需求 量是不同的
三种农作物日平均需水量图
1200
1000
800
2.同一种植物在
600
不同生长期需
400
水量也不同
200 0 分蘖初期 出穗初期 出穗末期 成熟期 成熟后期
平均需水量 1064
410
232
315
108
单位:克
某种水稻不同时期日平均需水量变化图表
自然界中的水虽然是循环流动的,
2.移栽植物时为什么根部要带很多的土?
保护幼根和根毛,使植物在短 时间内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有 利于植物移栽成活。
—合理灌溉—
合理灌溉就是要根据植物的 种类、不同生长期,以及土壤的 含水情况对植物进行灌溉。
水稻田
玉米田
小麦田
数据分析
植物名称 水 稻 小 麦 玉 米
1.不同的植物在一 平均需水量 811克 507克 368克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思 维能力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导学生分享实验成果;以成功感激发学生学引习兴趣。 2、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收集资
料,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吸取知识的养分,努力实现自己 的理想。
返回
教材分析
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 不竭的;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年缺 水量达4百亿立方;因此,我们在合
美 丽 的
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更要保护好水
三
资源。
江
源
自
然
保
护
区
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
节约用水!
喷灌
科学用水!
滴灌
乙
乙
变 了!
分别称重
变 了!
将同一根萝
卜条分成等 质量的两份
分别浸没于甲烧 杯(清水)和乙烧杯 (20%食盐溶液)中
分别取出萝卜
条并体验硬度 变化情况
看看两萝卜条 质量变化情况
合作讨论
1.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植物细胞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植物体吸水和 失水与植物体周围溶液浓度有关
2.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