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培训课件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培训课件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7
2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PT)危急值:
<5S(高凝)
>35s(严重的出血倾向,DIC等 )
外源性凝血途径 筛选试验
共同凝血途径的
延长见于
阻塞性黄疸
维生素K缺乏
肝硬化
先天性凝血酶原减少症
先天性Ⅴ、Ⅶ、Ⅹ缺乏临症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8
异常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危急值 :>100S 严重的出血倾向
严重的出血倾向 是输注血小板的阈值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5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单位为1个/L)
⑴成人为(4.0-10.0)×10^9个/L 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 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 ⑷4到14岁为8×10^9个/L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6
白细胞的危急值:<2.0×109/L >30×109/L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12
低钾的原因:
1)、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低钾性碱中毒、 糖尿病酸中毒胰岛素治疗 酸中毒时碳酸氢钠使用等
2)、体内潴留下降 呕吐、腹泻或胃肠减压 大量出汗 肾小管性酸中毒 排钾利尿剂等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13
低钾的临床表现:
▪ 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内外缺钾的程度及缺钾发生的速度,急性低钾 血症症状比相同水平缺钾的慢性低钾血症严重。
▪ 5.消化系统 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 、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男性180g/L 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 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 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 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
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 放血治09/L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9
k+ Ca2+ Na+
3 电解质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10
3 电解质
k+
生理功能
1、保持细胞膜静息电位 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
2、与蛋白质和糖代谢相关 3、调节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11
血清钾的危急值
严重低钾 ≤2.7mmol/L
严重高钾
≥6.0mmol/L
呼吸肌麻痹 心律失常
▪ 3.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肾小管浓 缩、氨合成、泌氢和Cl-的重吸收功能均可减退或增强,钠排泄功能 或重吸收钠的功能也可减退,净结果可导致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 中毒。
▪ 4.内分泌代谢系统 低钾血症可有糖耐量减退,长期缺钾的儿童生长 发育延迟。低钾血症病人,尿钾排泄是减少的(<30mmol/24h),但 由肾小管性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引起者,尿钾排泄量增多的(> 40mmol/24h)。尿钾排泄在低钾血症情况下仍然增多,常提示有醛 固酮分泌增多,是诊断醛固酮增多症的线索。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14
低钾的临床表现:
▪ 2.心血管系统 低钾可使心肌应激性减低和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 阻滞。轻症者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 滞;重症者发生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纤颤。缺钾 可加重洋地黄和锑剂中毒,可导致死亡。周围末梢血管扩张,血压 可下降;心肌张力减低可致心脏扩大,重者发生心衰。心电图改变 在病理生理中已有叙述。EKG出现u波,常提示体内失钾至少在 500mmol/L。
0.5×109/L低于此值,病人有高度易感染性,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治疗及预 防感染措施。
3×109/L低于此值为白细胞减少症,应再作其他试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 观察外周血涂片等,并应询问用药史。 11×109/L高于此值为白细胞增多,此时作白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分析病因和 分型,如果需要应查找感染源。 30×109/L高于此值,提示可能为白血病,应进行白细胞分类,观察外周血涂 片和进行骨髓检查。
▪ 1.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 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 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 肉兴奋性减低。在血浆[K]升高时也可发生瘫痪。发作以晚间及劳累 后较多,受累肌肉以四肢最常见,头颈部肌肉一般不受累,但可累 及呼吸肌而出现呼吸困难。发作前可有四肢麻木感,继而乏力,最 后自主活动完全消失。一般近端肌肉较远端肌肉症状稍轻。患者不 能站立、行走,坐着或蹲着不能站起,较轻者可靠手扶支撑物勉强 站起,睡在床上不能自己翻身。也可发生痛性痉挛或手足抽搐。中 枢神经系统大都正常,神志清醒,可有表情淡漠、抑郁、思睡、记 忆力和定向力减退或丧失等精神方面的症状,脑神经罕见受累。神 经浅反射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深腱反射、腹壁反射较少受影响。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反映内源凝血途径特别是 第一阶段的凝血因子综合活性的一项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广 泛用于过筛测定内源途径凝血因子的缺陷,如因子Ⅶ、Ⅺ、 Ⅷ、Ⅸ,同时也可用于出血疾病的初筛诊断以及肝素抗凝治 疗的实验室监测。 1.延长:可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肝脏疾病、肠道灭 菌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轻型血友病; FXI、FXII缺乏症;血中抗凝物质(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 抗凝物质、华法林或肝素)增多;大量输注库存血等。 2.缩短:可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成年女性110~150g/L
决定水平临床意义及措施:
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但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 的患者,则不应输血, 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 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红 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
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危急值的内容
▪ 1 血常规 ▪ 2 凝血功能 ▪ 3 电解质 ▪ 4 血气分析 ▪ 5 肾功能 ▪ 6 心肌标记物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2
1 血常规
Hgb<50g/L
急性大量失血 严重贫血
临床常见危急值和处置
3
血红蛋白(HGB)危急值 :<50g/L
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