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钙化的诊断与分级

乳腺钙化的诊断与分级


钙化是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重要征象。根据 钙化的形态、分布及随时间变化鉴别其良恶性有规 律可循, 但在实际工作中, 良恶性钙化的形态特点 有一定的重叠, 两者的鉴别仍有一定难度,有时结 合病史和其它影像学方法,确诊还要依靠穿刺活检。
可编辑
成簇分布,左乳退化型纤维腺瘤: 钙化略小且较密集,注意与恶性钙化鉴别。
rge Rod-like, Plasma cell mastitis
杆状钙化,沿着导管分布,有时呈 分支状,通常见于60岁以上妇女。当 小于1 mm和导管内原位癌的线样 钙化鉴别困难。
内的
浆细胞性乳腺炎,又叫导管扩张症,是导
腺泡。<0.5 mm,称为点状钙
化。
• BI-RADS2:散在的环形钙化。
• BI-RADS3或4级:孤立的簇状 钙化或新出现的或位于肿瘤
同侧的钙化。
7. Lucent-Centered
空心钙化,也叫中心透亮钙 化,呈圆形或卵圆形,1mm1cm,常见于脂肪坏死,导管内 碎片的钙化,偶见于纤维腺瘤。
脂肪性物质堆积、外溢,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
和免疫性反应,导致大量浆细胞浸润。反复发作,
破溃后形成瘘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长久不愈。
所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炎症。
右乳慢性炎症,导管钙化
6. Round and punctate
calcifications
• 圆形钙化的大小在0.5-1mm, 常见于终末导管小叶单元的
• 这种钙化粗糙不规则, >0.5mm,通常空心样。
• 常见于放疗后或创伤后, 约30%在放疗后3-5年发生,
也被称为脂肪坏死。 • 有时需与复发的恶性肿瘤
鉴别。
二.可疑型钙化
1.无定形钙化 这通种常太钙小化或模呈糊无不能定判形断 或粗细不均匀
状其形,状常。 需要活检确定性质。
20%为恶性,常为低度恶性的导管 原位癌。20%高风险,60%为良性。
术前被归为BI-RADS4 活检显示纤维囊性改变 。
可编辑
• 腺体致密区无定形钙化, 此为BI-RADS4级。
• 活检证实为DCIS合并浸 润性导管癌。
无定形钙化
BI-RADS4: 活检 DCIS
• >0.5mm,不规则,较明 显,可以融合。
• 中度考虑恶性。
• 必须与细小多形性钙化 (< 0.5mm,高度恶性 ) 鉴别。
BI-RADS5
BI-RADS 5 活检证实高级DCIS
线状分布:沿导管方 向线状分布:手术病 理:浸润性导管癌。
钙化灶自发溶解消退大部分反映的是良性疾病 的发展过程,但不排除恶性疾病发生的可能。一般认为钙化 灶保持稳定不变是证明其良性的征象,但并不可靠。有研究 发现,在活检证实的恶性组中,25%的患者有8-63个月的稳 定的微小钙化。钙化的形态似乎比稳定性更重要,且只有 良性钙化的稳定性才可靠。研究还表明,微小钙化逐渐增 多或者新出现的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比导管原位癌的几 率更大。
乳腺钙化的鉴别诊断与分级
>>
0
>>
1
>>
2
>>
3
>>
4 >>
3
2
1
START
每侧腺体有15~20个腺叶。 每一腺叶分成20 ~ 40腺小叶,腺 叶有单独导管,放射排列至乳头称 乳腺导管。
乳腺小叶是乳腺的基本单位, 大部分乳腺癌起源于此。
乳腺钙化绝大部 分在腺泡内(小叶 钙化)和终末导管 (导管内钙化)
阶段性分布,分为 BI-RADS5, 手术证实为高级DCIS。
浸润性导管癌,多形性钙化、线虫状、分支杆状钙化。
女,50岁,多簇 状细小多形性钙 化,右乳外上浸 润性导管癌。
不规则肿物伴多形性钙化,浸润性导管癌
无定形,细小钙化 BI-RADS4 病理:纤维囊性增生
阶段性分布,其中有些呈 线样分布
8. Eggshell or Rim Calcifications
“蛋壳”或“边缘型” 化:
见于脂肪坏死或囊壁 的钙化。薄层钙化, 厚度一般在1mm以下。
典型的油脂囊肿(oil cyst)
囊肿壁蛋壳样钙化
9. Milk of Calcium
钙乳:一般在囊肿的底部。头尾位呈圆形 或无定形,90°侧位上呈半月形或新月形。 最重要特点位置不同,形状不同。
38岁,粗糙不均质钙 化,病理:乳腺增生
1.纤维腺瘤 2.纤维化 3.创伤后萎缩性钙化(脂肪坏死) 4.DCIS 多发双侧提示良性; 簇状,线状或段性分布提示DCIS
• 细小多形性钙化 • 细线状或分支状
阶段性或线性,大小和形状多变,<0.5mm, 25-40%为恶性。
BI-RADS5,手术证 实为DCIS。
• 小叶钙化:
点状,圆形或者钙乳,密度 均匀,边界清楚,弥漫或散在分 布。小叶钙化几乎都是良性的。
• 导管内钙化:
大小、密度及形态变化很大。 此类钙化为可疑恶性,且为BIRADS分级的4级或5级。
通常是空心钙化,不同 的位置,形态不会有很大变 化。这是和实质钙化的主要 鉴别点。 对表面皮肤做切 线位投照可证实为皮肤钙化。
沿血管走形,小于 50岁的患者,应当考虑 冠状动脉疾病的可能, 报告为线样或管状, 并常可见线结。
纤维腺瘤(fibroadenoma):典型的粗大爆米花样钙化。有
时在肿瘤包膜边缘形成钙化,表现为环状钙化。与恶性钙化相比,纤维腺 瘤的钙化通常较粗大于 2 mm, 分布更趋向边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