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分析研究空客与波音之争

案例分析研究空客与波音之争

案例研究:空客与波音之争背景波音787波音787系列属于200座至300座级飞机,航程随具体型号不同可覆盖6500至16000公里。

波音强调787的特点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低燃料消耗、高巡航速度、高效益及舒适的客舱环境,可实现更多的点对点不经停直飞航线。

2004年4月,随着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确认订购50架波音787飞机,该工程正式启动。

波音787于2006年开始生产,在2007年进行首飞和测试。

波音787梦想飞机进行了包括复合材料、电子操作系统、客舱空间、客舱空气压力等多项改进。

这些改进,使787梦想飞机拥有了数项“第一”:第一款使用复合材料达到50%的民用飞机;第一款加大舷窗的客机;第一款取消遮阳板并具有舷窗变色功能的客机。

这些领先的改进,使得波音787梦想飞机成为世界上飞得最远(连续航程15000公里>、飞得最快(0.85马赫,约957公里时速>和最省油(节油20%>、最舒适的民用飞机之一。

2018年9月26日,经过多年的研制和试飞,号称世界上最环保、最低耗油的波音787终于开始交付使用。

首架787-8客机于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埃弗雷特波音工厂交付给波音787飞机的启动用户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这比原定交付使用时间推迟了3年多。

[1]1990年代后期,波音767的销售量正逐步被空中客车A330系列所蚕食,波音遂研发其取代产品。

随着747-400的影响力开始减少,于是便出现了两个计划,分别为“音速巡航机”<Sonic Cruiser)及“747X”。

“音速巡航机”主要为增加至接近音速的飞行速度<约0.98马赫),耗油量则与现有的767及A330-200相近;而“747X”则把现有的747-400机身加长,以及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超临界机翼,与空中客车A380竞争。

航空市场普遍并不热衷于747X,但对“音速巡航机”的期望则高得多。

美国有不少大规模的航空公司对此概念均表示乐观,认为把航程时间缩短可获不少乘客的好评。

9·11事件发生后,全球航空市场均受创,而美国的公司更是首当其冲,它们曾经大力支持研发该款音速客机的,对于突如其来的资金流失来个措手不及,在油价上升的情况下,它们认为效益比速度更重要,波音公司遂提供机身构架使用的选择给客户。

由于所需成本过高,其需求也大大泡汤,因此波音另提供其他计划给客户,原有的747X计划被取消。

波音787的生产线“音速巡航机”被一新计划取代,称为“7E7”,当中的E字可以有不少解法,例如“Effi ciency”<有效)、“Environmental Friendly”<环保)等。

后来,波音宣布“E”只是英文的8<eight)。

自从波音发展出第一架喷射客机以来,波音所有客机都是以7x7命名,从70 7、717、727,顺序至现时的777。

而所有波音仍处于研制阶段的客机,都会暂时以英文字母命名;当客机方案正式启动后,公司便会以正式的数字编号取代,除了现时的787外,波音757最初是被称为7N7、767是7X7、777是767-X。

787使用了“音速巡航机”所提出的技术以及惯用的机体设计,波音声称787最多可比同类产品节省近两成的燃料,主要来自效能更高的发动机<占总体燃料节省的三分之一)、增加使用较轻的复合材料<也占总体燃料节省的三分之一)以减低机身的重量、以及使用了不少新科技<亦占总体燃料节省的三分之一),例如使用了以太网路作机内的信号传输,制动系统使用电动控制取代液压控制,而机舱空调用空气,就从以前发动机取用压缩空气,改用电动压缩机。

简言之,787的新系统,大体上朝向“电气化”的方向发展。

787与“音速巡航机”使用的科技,将会被用于波音整个飞机系列的替代计划,称为“黄石计划”<Yellowstone Project),而787本身,其“黄石计划”代号为Y2。

最后一架用于试飞的波音7872004年4月6日,波音宣布787客机使用的发动机有两个选择,分别为通用电气的GEnx 及劳斯莱斯的Trent1000发动机,这使普惠发动机公司无法推出自家的787用发动机。

不同厂商的787发动机均有着相同的标准接口,航空公司可把飞机的发动机互换,不存在不兼容的问题;这在商用航空业界历史上实属首次。

面对空中客车A350的挑战,以及满足英航及阿联酋国际航空的要求,并从其取得订单,波音宣布研发“787-10”型号。

该型号是“787-8”的加长版本,载客量可达290至310人。

2007年5月下旬,首架787开始总装。

同年7月8日,首架787下线。

波音选在7月8日向外界展示787客机,是因为2007年7月8日的美式写法是“07/08/07”,刚好拼成“78 7”。

1. 工程与战略的匹配2018美国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波音787梦想飞机开始交付使用,比原定交付使用时间推迟了3年多。

目前,波音公司已经接到来自全球55家航空公司的800余架波音787客机订单,未来数月内,波音公司将陆续交付各航空公司订购的数十架787客机。

首架787-8客机于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埃弗雷特波音工厂交付给波音787飞机的启动用户日本ANA航空公司。

来自波音公司、罗尔斯。

罗伊斯公司、日本ANA航空公司的代表,以及波音公司的500余名工人冒雨出席了今天的交付仪式。

波音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

迈克纳尼在仪式上致辞说,787梦想飞机是第一个由复合材料制作的中远程航线飞机,“是商业航空史自波音707喷气式客机以来最大的创新”。

1.1 战略定位787梦想飞机拥有数项“第一”波音787飞机是波音公司1990年启动波音777计划后推出的首款全新机型,研发费用高达上百亿美元。

这架航空史上首架超长程中型客机,最多可以搭载330名乘客,航程随具体型号不同可覆盖6500至16000公里,几乎能直飞世界上任何两个城市。

为此,波音为这款飞机取了一个另人充满遐想的名称——“787梦想客机”<Dreamliner)。

波音787梦想飞机进行了包括复合材料、电子操作系统、客舱空间、客舱空气压力等多项改进。

这些改进使787梦想飞机拥有数项“第一”:第一款使用复合材料达到50%的民用飞机;第一款加大舷窗的客机;第一款取消遮阳板并具有舷窗变色功能的客机。

这些领先的改进,使得波音787梦想飞机成为世界上飞得最远(连续航程15000公里>、飞得最快(0.85赫马力,约957公里时速>和最省油(节油20%>、最舒适的民用飞机之一。

同时,波音787飞机行李舱、空气压力、湿度等方面的改进,使乘客在万M高空旅行时,可以感到更加舒适的环境,尤其是客舱湿度的提高,让乘坐飞机的人们不会再感到令人厌烦的干燥不适。

空客A330是波音787的主要竞争机型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是由于波音767在与空中客车A330的竞争中处于下风,波音公司才决定启动787客机的研发计划。

A320与波音737是目前单通道客机中两款最主要的竞争机型2018年A320客机的标价为8140万美元,空客表示A320改良版(即A320neo>的成本将增加600多万美元。

空客将从2018年初起交付,并预计未来15年内航空业将需4000架改良版A320。

空客介绍说,A320neo配备更加高效的新型发动机和较大的鲨鳍翼梢,可降低燃油消耗15%,相当于每架飞机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00吨。

同时,A320neo还具有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并降低噪声的优点。

专家:波音空客模式不同可互补2018年12月30日波音公司表示,在安装了更新过的配电系统软件的中期版本,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后,公司恢复了波音787飞机的试飞,之前七次宣布推迟交付时间的波音787飞机有望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但中国航空公司对此态度不一。

具体来说,空客A380和波音787体现了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对于航空市场不同的理念。

波音认定未来的航空市场应更多以点对点的直航为主达到给枢纽机场减压的目的。

因此推出核心产品787,发展定位于远程的217-257座级的中型飞机。

空客的理论则是“容量解决现状”,超大型飞机能减少机场航班流量,增加效率,有效解决枢纽机场拥堵的问题。

因此空客A380能载客550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飞机。

目前来说,尽管波音787比空客380飞机拿到的订单数要多,但380飞机已经交付市场快两年了,要波音787还在试飞。

波音787和空客A380突出体现了航空运输史上的两种不同模式。

一种是“出租车模式”,点对点,不要求飞机特别大,但续航能力要特别强,中间不经停。

比如,波音787的续航能力能达到16000公里,非常有利于商务客人。

另一种是“公共汽车模式”,以空客为代表,强调大运输量,续航能力无需很强,从枢纽到枢纽。

中国商飞公司预测未来20年中国需新增4700架飞机2018北京9月21日,中国商飞公司发布《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18 2030)》。

报告指出,未来20年,预计中国市场的航空运量增长需要新机约4700架,市场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以2018年目录价格为基础),占全球需求量的15%。

到2030年,中国客机数量将达到近5400架,占全球客机机队比例将从现在的9%增长到15%。

1.2 客户需求面对日益涌现的众多新机型,航空公司选择购买飞机的标准又是什么?近几年,航空公司订空客飞机的数量远远超过波音飞机。

早些年则正相反。

很难说航空公司倾向于哪一个飞机制造商。

事实上,航空公司更愿意将二者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可以用不同的飞机飞不同的航线。

航空公司更倾向于采用既购买空客A380,也购买波音787的模式,可以实现互补。

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国内的航空公司未来几年都希望尽快开拓国际市场,而像787飞机这样的双通道长航线飞机原本正合需要。

但是由于一直无法接收到波音787飞机,国内航空公司已经在使用并考虑更多的替换机型。

比如厦航将其确认的3架787置换成了737。

国航把15架787-8置换成了15架787-9。

看来,航空公司对于机型的选择还是多元化的,并不仅仅依赖于某一机型。

东航购买15架空客A330系列飞机,将主要用于满足今后国内、国际及地区中、远程客运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

而在此之前,这一需求原本计划由波音787来完成。

东航总经理马须伦曾私下表示,787交付拖了这么久,性能其实没有原来设计的好,比如自重多了8吨,东航一直在与波音协商解决。

而东航的机队还是以空客为主,所以除了已经确定好的A330-200 16架,还会寻求更多的空客远程机。

东航于2018年12月30日与空客签订5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购买协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