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5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5

小学语文课堂观察与反思
小学语文组徐瑾
一、背景介绍
这次我们参与的课题是《指向学习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是一项以教研组为核心的课题研究。

通过备课组的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对授课教师课前的预设学习目标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检测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授课教师利用科学性的数据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成果,使得授课教师更容易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对于教研组而言,该项研究提供有效数据评价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问题,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的教学,并提升整个教研组课堂观察的能力。

二、观察目标
我们课题组从学生情感态度、教师教学行为、课堂个别学生跟踪、教师课堂资源应用这四个方面进行整个课堂教学的观察。

希望通过此次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最终落实到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观察方法
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观察,对象为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

A班人数27人,B班人数30人,在一年级的第一次质量调研中,学生学业水平不相上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基础的笔画和笔顺,分析明显的字形结构,会简单运用形容词,还能根据提示完成句子。

A班和B班的教师均是新教师,参加工作不满五年。

四、观察前测
A班平均分90.37,B班平均分86.83
五、观察内容
知识与技能评价体系表
根据学校总的课堂观察的表格,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从各项指标中,选取了几项进行细化,形成了适合小学语文课堂观察的评价表。

(见PPT)
六、观察分工
学生情感态度的观察:一年级备课组、部分二年级老师
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三年级备课组、部分二年级老师
课堂个别学生的跟踪:五年级备课组
教师课堂资源的应用:四年级备课组
七、观察后测
A班平均分80.93,B班平均分91.87
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A班学生的成绩落后于B班学生的成绩有10.94分之多。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八、分析数据
我们就从后测中差距最大的一个大题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写句子
题目:请用“谁在干什么。

”的句式写2句话。

例:姐姐在唱歌。

这是一年级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句式之一,要求学生都能掌握。

可是测试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原先有优势的班级现在却远远落后,这其中既有学生的因素,又有老师的因素。

现在我们来看看两位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A班B班
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读准“病、清、扔、
丢、变、黑、自、己”8个生字的字
音,读准带有轻声的词语“清清的、
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累
这些词语。

2 、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
字、不顿读。

3、认识笔画“横折折折钩”。

能在老
师指导下描摹汉字“病、扔、自、己”。

4、明白不能随便扔垃圾,有初步的
环境保护意识。

1、能借助拼音读准“病、清、扔、
丢、变、黑、自、己”8个生字
的字音。

2、读准带有轻声地词语“清清的、
绿绿的、黑黑的、臭臭的”,并积
累这些词语,认识笔画“横折折
折钩”。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4、能用比较规范、连贯的话说说小
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
么。

5、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白不能
随便扔垃圾,有初步的环境保护
意识。

说小溪病好了会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这一条针对的就是语言的训练,而语言训练又离不开说完整的话。

那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教师就会出示一些规定句式让学生说一说,这就造成了后测中B班的学生写句子的优势。

接着我们再从课堂中收集的部分数据来分析:
出示句子:可是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

溪水变得黑黑的,臭臭的。

板书:黑黑的,臭臭的
学习生字“变”“黑”
小溪没生病前,是怎样的呢?出示句子:“小溪水,清清的,绿绿的。


过了些日子,小溪变成了什么样了?
出示句子:“过了些日子,小溪变了。

溪水黑黑的,臭臭的。


5、唉!小朋友们,小溪水——
【生病了】
6、小溪怎么会生病的?它的病
最终有没有被医治好?今天,我们就
要来学习第41课【41小溪水生病了】
“病”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病
字头”,再写里面的一个“丙”。

7、齐读课题。

B班老
师来说有所欠缺。

一些问题只是用出示句子读一读来解决,而B班老师则是在读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规定句式自己说一说,看似不起眼的一个环节,造成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却是不同的。

在课堂中,B班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和投入程度都好于A班,这是造成后测时后来居上的原因之一。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受业者,而是一个积极投入其中的参与者。

语文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在学习中获得正确的学习语文的方式,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对语文的态度。

从学生投入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让学生全面地投入于教学过程中,而不能仅仅是片面的投入。

只有做到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语文课堂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很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教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差异。

课堂教学是老师教学方式之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引导过量,用引导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思维。

而高效的课堂教学则应该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

课堂上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脑子思考,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会到他们的思想中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增强学习的兴趣。

两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是否得当,这也是影响后测成绩的一个因素。

九、探究启示
1、学习目标要设定准确
学习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

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既要考虑班内差生的接受能力,又要考虑中等生及优等生的提高。

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两级分离。

所以,学习目标的制定必须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2、、自主学习互动要合理
就语文课来说,自主学习互动展示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两个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案”的模式。

第一个导学,让学生自主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

然后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再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

第二导学,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

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

3、课堂展示“点、导”要精当
课堂展示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进行自学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直接体验着学生自学成败。

当学生展示时,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

当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时,教师必须细细揣摩,要“点”、“导”——点到有用之处,导到学生心里去,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中,只有通过“点”、“导”的技巧与艺
术,才能体现出高效课堂的理念及价值。

十、下阶段工作
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

《指向学习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实践研究》课题的确立,为我们进一步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指明了方向。

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课堂观察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工作,使我们的课堂能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高效”这一最终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