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金融学》作业《金融学》作业第一次1.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货币制度能够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2.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存款乘数是存款总额与原始存款的比值;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3.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4.信用中介: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由银行保管买卖双方交易的资金和相关的文件,根据买卖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银行按协议约定和买卖双方的授权、指令,向买卖双方转移资金、相关文件,银行以中立的信用中介地位促成交易的安全完成。
5.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6.基础货币:亦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它是指起创造存款作用的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它包括纯创造存款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
7.菲利普斯曲线:以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ΔP/P),横轴表示失业率(U),如右图。
图中的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关系。
当失业率越低时,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低。
8.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经过一定的传导过程,将其影响导入一国经济的实际领域,达到既定的目标,这就是货币政策的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9.派生存款: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10.货币政策的时滞:是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
是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11. 金融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
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12.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
之所以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场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与市场的一般含义相吻合;之所以同时又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机制,是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活动既可以在固定场所进行,也可以不在固定场所进行,如果不在固定场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融资机制13.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指的是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4.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主要是指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它包括证券市场和长期借贷市场15.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6.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7.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18.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和存款金融机构必须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
19.货币存量:某一时点一国银行体系之外由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20.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21.双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两种货币的固定比价,并要求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22.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供求力量自发发挥作用情况下应有的并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第二次作业1、目前世界上约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是A:一元式B:二元式C:多元式D:复合式E:跨国式F:准中央银行制度答案:B2、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A:国家信用B:商业信用C:银行信用D:国际信用答案:C3、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A:发行金融债券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C:买卖政府债券D:买卖外汇答案:B4、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A:金本位B:金汇兑本位制C:不兑现的货币制度答案:C5、对通货膨胀进行补偿的利率是A:基准利率B:官定利率C:实际利率D:名义利率答案:C6、中央银行以____手段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A:提高存款准备率B:降低贴现率C:在市场上销售债券D:在市场上买进债券E:降低存款准备率F:降低存款准备率答案:ACF7、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发生A: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B: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C:使企业得到成本更低的贷款D:增加贷款发放答案:B8、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答案:AB9、信用工具按照融通资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A:直接融资工具B:间接融资工具C:无限可接受性信用工具D:有限可接受性工具E:长短期信用工具答案:AB10、货币市场特点是A:期限短B:收益高C:风险大D:收益低E:风险小答案:ADE11、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ABCDE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信用创造D、信息中介E、金融服务12、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目前一般认为有ABDE A:收入和财富B:利率变动C:人的主观**D:物价变动率E:制度因素1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BCDA:信用配额B: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C:再贴现政策D:公开市场业务E:优惠利率14、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有A:费雪方程式A:费雪方程式B:剑桥方程式C: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D: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15、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 B )。
A:再贷款率B:再贴现率C:LIBOR利率D:存贷利率16、“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CA:银本位B:平行本位C:双本位D:金本位17、商业银行为客户的货币结算与收付提供服务,它所处的作用是B:支付中介A:信用中介B:支付中介C:创造信用货币D:吸收存款18、若一国的经济环境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则该国市场为C:买方市场A:均衡市场B:卖方市场C:买方市场19、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B)A:二级市场是初级市场的前提B: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C:没有二级市场初级市场仍可在D:没有初级市场二级市场仍可存20、货币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它包括A:银行同业拆借市场C:贴现市场F:短期存贷市场A:银行同业拆借市场B:长期存款市场C:贴现市场D:股票市场E:中长期债券市场F:短期存贷市场21、货币均衡是反映的是DA:价值运动的情况B:资本运动的情况C:信贷资金运动的情况D:货币运动的状况22、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是DA:银行信用膨胀B:财政赤字C:经常项目顺差D:资本项目逆差23、我国的人民币发行机构是DA:中国银行B:中国建设银行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24、中央银行的活动特点是ABCDA:不以盈利为目的B: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C:制定货币政策D: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E:所有活动以政府利益为出发点25、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包括(C D)A:原始存款B:派生存款C:流通中的现金D: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E:商业银行的贷款量26、以下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手段的是(ACD)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B:降低存贷款利率C:提高再贴现率D:央行出售政府债券E:增加公开市场的货币投放27、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有ABCEA:经济增长B:充分就业C:稳定货币D:货币供应合理E:国际收支平衡28、需要承兑的商业票据是DA:支票B:本票C:即期汇票D:远期汇票29、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C A:信用创造B:支付中介C:信用中介D:金融服务30、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B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1、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A 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定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32、公开市场业务是____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业务C:中央银行A:投资银行B:商业银行C:中央银行D:财政部33、能够作为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金融工具是C:国库券A:股票B:公司债券C:国库券D:存单34、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D:货币价值形式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价值形式35、在各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C:实际利率A:官定利率B:名义利率C:实际利率D:基准利率第三次1.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全是由通胀引起。
正确2.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错误3.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的下降。
错误4.有价证券的价格证明了它本身是有价值的。
错误5.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会使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随之增加。
正确6.我国现阶段信用的最基本形式是商业信用。
错误7.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以二元式的中央银行最为流行。
正确8.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银行驱逐金币规律。
错误9.在西方国家银行体系中,机构数量最多、业务渗透最广、资产比重最大的银行是商业银行(即存款货币银行)正确10.期货交易是证券交易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交易方式。
错误11.在一国经济高涨时,中财银行一般是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错误12.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是为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分散风险,所以多投资于期限短、质量优的债券。
正确13.复利计息法对借款人有利,对银行不利。
错误14.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兑现的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
错误15.银行同业拆借是各家银行之间相关提供的长期贷款。
错误16.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正确17.各国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运用最多的手段是紧缩货币需求。
错误18.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正确19.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流量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