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现代社会,各个生活领域、各个层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之间也不例外。
当前绝绝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十分溺爱,有求必应,很多孩子更是惟我独尊,目中无人,养成了自私、孤僻的性格。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竞争与合作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从而忽视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这种理解要引起教师的注意,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便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作为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人际交往的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伙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提供锻炼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引导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组,分组是个难题。
一般来讲,教师往往都是把附近的几个学生分为一组,其结果就是优等生与优等生一组,后进生与后进生一组,组与组之间没有可比性,课堂还是那些优等生的舞台,所谓的合作学习也就有其名而无其实。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教师应把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对学生实行分组,使组与组之间有可比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诱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根据各自的特长学习新知,这样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升,又便于展开组间竞争,发挥小组群体智慧,从而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时期的学习策略,适用于任何学习任务和内容。
但要想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还要依据课堂标准选择适合合作的学习内容。
内容不能过于简单,这样合作学习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也不能太难,学生通过合作,得不出答案,会降低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
第三,培养合作技巧。
在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后,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合作水平是一种重要的水平,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水平,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