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组织中的糖类都可斐林试剂检测B.相同质量的糖类中储存的能量比脂肪多C.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可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D.蓝藻细胞中糖类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通过淋巴细胞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C.细胞直接或间接受抗原刺激可产生淋巴因子D.T细胞可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咆接触使其裂解3.《格物粗谈•果品》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毎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文中的“气”是指乙烯,属于生长调节剂B.红柿细胞缺乏相关基因而不能合成乙烯C.木瓜细胞释放的乙烯能促进红柿的成熟D.木瓜细胞释放的乙烯不能促自身的成熟4.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可构成-个基因库B.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C.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可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5.赫尔希和蔡斯用噬尚体侵染太肠杆菌,离心后,甲组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乙组刚好相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组的噬菌体是用35S标记其蛋由质B.乙组的噬菌体是用32P标记其蛋白质C.甲组产生的子代吨阐体均含有放射性D.乙组产生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放射性6.右图为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实验装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吸如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在适易温度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装置用于研究醉母菌的无氧呼吸B.装置中的气体是在线粒体的基质中产生C.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D.若升高水温注射器中气体产生速率加快7.我国古代做衣服的主要原料是麻和丝。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麻的主要成分表示为(C6H1206)B.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麻和丝生要成分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麻和丝可以通过灼烧进行区分8.X、Y、Z、M、R、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A.Z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都大于Y的氢化物B.化合物XQ、MQ都是电解质,熔融状态下都能电解C.元素M、Q、Z的简单离子半径:r(M+) >r(Q-) >r(Z2-)D.在一定条件下,R可以溶于M、Y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9.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工业上用化学法除锅炉的水垢时,先向锅炉中注入饱和Na 2CO 3 溶液侵泡,将水垢中的CaSO 4转化为CaCO 3,再用盐酸除去[Ksp(CaCO 3)=1X10-10, Ksp(Ca SO 4)=1X1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Na 2CO 3 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均增大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 32-(aq )+ CaSO4CaCO3(s )+ SO 42-(aq )C.该条件下CaCO 3的溶解度约为1X10-3gD. CaCO 3和CaSO 4共存的体系中,一定有42324109)()(X CO c SO c =--11.有机物可发生如下图示反应,已知产物Y 属于脂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③的条件是稀硫酸、加热B.反应①②的类型不可能相同C.有机产物X 是一种纯净物D. Y 、Z 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2. 碘酸钙[Ca(IO 3)2]是-种食品添加剂,以KCLO 3、I 2为原料,采用如下图所示的流程可制备碘酸钙。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IO3- +5CL-+ 6H+ = 3CL2↑ +3H20B.“反应I”适宜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进行C.进行“反应Ⅱ”之前需向溶液中滴加过量K2C03溶液除去其中的盐酸D. “醇洗”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产品中某些不溶性杂质13. 已知:pKa =-LgKa, 25℃时,H2SO3的pK a1=1.85, pK a2=7.19。
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20 mL0.1 mol/L H 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右图所示(曲线上的数字为p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点所得溶液中:2c(H2SO3)+c(SO32-) < 0.1 mol/LB.b点所得溶液中:c(H2SO3)+c(H+)= c(SO32-)+c(OH-)C.C点所得溶液中:2c(Na+) = 3c(HSO3-)D.d点所得溶液中: c(Na+)>c(SO32-)>c(HSO3-)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
用R(单位为AU)和T(单位为年)分别表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圆轨道半径和相应的周期,已知R地=1AU、T地=1年,八大行星的坐标(lg T,lg R)分布在下列哪个坐标系的直线上(A)15.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滚下,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
关于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实验中斜面起到了“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B.若斜面长度一定,小球由静止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与倾角无关C.若斜面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由静止从顶端滚到底端的时间相同D.若斜面倾角一定,在斜面上不同的位置释放小球,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与时间成正比16.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
一个理想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匝,原线圈为600匝,副线圈匝数可调;原线圈串联一个阻值为r=4Ω电阻后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阻值R=9Ω的负载。
调节副线圈的匝数,当负载R上的功率最大时,副线圈的匝数为(C)A.匝 B.1350匝 C.900匝 D.400匝17.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左边有一形状完全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导线框,线框水平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其感应电流i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设逆时针电流方向为正方向,线框刚进入磁场区域时感应电流为i0,L为直角边长)(C)18.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上固定有一个光滑的半圆形支架(AB为直径),支架上套着一个小球,轻绳的一端悬于P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
已知半圆形支架的半径为R,轻绳长度为L,且R L R<<。
现将轻绳的上端点P沿墙壁缓慢下移至A点,此过程中轻绳对小球的拉力F1及2支架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为(A)A.F1和F2均增大B.F1保持不变,F2先增大后减小C.F1先减小后增大,F2保持不变D.F1先增大后减小,F2先减小后增大19.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A 、B 、C 、D 、E 、F 六个点,它们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空间有一电场方向与圆平面平行的匀强电场。
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A (2ϕ=V 、B 2ϕ=V 、C (2ϕ=V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C ) A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D 指向A B .圆心O 处的电势为2VC .E 、F VD .A 、B 、C 、D 、E 、F 六个点中,必有一点是圆周上电势最高的点20.已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某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IB kr=,式中常量k >0,I 为电流强度,r 为该点到直导线的距离。
如图所示,将通以恒定电流的长直导线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某一时刻,金属环在该平面上以速度v 0沿图示方向运动(AD )A 、此时,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B 、此后,金属环可能沿图示v 0方向做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C 、此后,金属环可能一直做曲线运动D 、此后,金属环先做曲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21.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粗糙斜面放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重力为mg 的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若该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滑上斜面,则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斜面底端,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
现将该物块再次置于斜面上,同时对物体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外力F (sin cos F mg mg θμθ=-),使物块在斜面上恰好不下滑,然后逐渐增大F 。
已知各个接触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F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 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保持不变 B 、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减小 C 、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 D 、斜面一定不会滑动非选择题(含选考题),共174分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5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装置的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可移动的铁夹A 和光电门B 。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如图乙所示; ②用细线将小球悬挂于铁架台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③移动光电门B 使之正对小球,固定光电门;④在铁夹A 上固定一指针(可记录小球释放点的位置);⑤把小球拉到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读出小球释放点到最低点的高度差h 和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⑥改变小球释放点的位置,重复步骤④⑤。
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乙可知,小球的直径d = 10.60 mm ; (2)测得小球摆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dt(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以h 为纵轴,以 21t为横轴,若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即可验证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小球从释放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考虑细线形变的影响,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的原因是 克服空气阻力做功 。
22.(5分)(1)10.60 (2分) (2)d t (1分) (3)21t(1分) (4)克服空气阻力做功(1分)23.(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多个物理量。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两个相同的待测电源(内阻r ≈1Ω),电阻箱R 1(最大阻值为999.9Ω),电阻箱R 2(最大阻值为999.9Ω),电压表V (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 (内阻约为2Ω),灵敏电流计G ,两个开关S 1、S 2。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电路,调节电阻箱R 1和R 2至最大,闭合开关S 1和S 2,再反复调节R 1和R 2,使电流计G 的示数为0,读出电流表A 、电压表V 、电阻箱R 1、电阻箱R 2的示数分别为I 1、U 1、r 1、r 2;②反复调节电阻箱R 1和R 2(与①中的电阻值不同),使电流计G 的示数为0,读出电流表A 、电压表V 的示数分别为I 2、U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