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模拟冲刺卷理科综合1

高考模拟冲刺卷理科综合1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第I卷(选择题共10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均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C.将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置于蔗糖溶液中不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D.大肠杆菌的部分蛋白质在内质网上加工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和生长激素的合成都能够体现“基因选择性表达”B.细胞凋亡可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C.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为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原因D.衰老细胞核体积增大,物质运输的功能降低3.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B.统计显微镜下各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期时间的长短C.选取经低温诱导的洋葱根尖制成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联会现象D.加入无水乙醇越多,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绿色越深4.下面左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右图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D.右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讲,若没有突变,进化将不可能发生B.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不定向的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6.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浓度高脱落率不一定高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农业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B.蛋白质和浓硫酸的反应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C.苯和乙烯都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8.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B<CB.A的氢化物稳定性小于C的氢化物稳定性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可由化合反应得到D.高温条件下,A单质能置换出B单质,A单质也能置换出C单质9.将过量CO2通入Na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和通入CO2的体积V关系图,正确的是()10.下列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实验方案将NO2球浸泡在冰水和热水中实验目的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探究温度对平衡2NO2N2O4的影响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比较HCl、H2CO3和H2SiO3的酸性强弱11.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OHOCH 3CH 2CH CH 2……OH OCH 3CHO 丁香酚香兰素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1mol 丁香酚只能与1molBr 2反应B .丁香酚不能使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1mol 香兰素最多能与3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12.图1是在金属锌板上贴上一张用某溶液浸湿的滤纸,图2是NaBH 4/H 2O 2燃料电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2电池放电过程中,Na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B .图2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为BH 4-― 6e - + 8OH -=BO 2- + 6H 2OC .若用硫酸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 、b 直接相连,则铅笔芯C 点处出现红色D .若用KI 淀粉溶液浸湿滤纸,用导线将a 、b 与A 、B 电极相连,铅笔芯C 点处出现蓝色,则b 接的是A 电极1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在AgCl 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AgCl K SP 增大B .向32111.0CO Na L mo -⋅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固体,)(23-CO c 与)(+Na c 均增大C .NaOH 和CH 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c (Na +)+c (H +)=c (OH -)+c (CH 3COO -)D .常温下,111.0)(-+⋅=L mo H c K W 的溶液中,Na +、K +、CO 32-、NO 3-离子可大量共存 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有关物理学家和物理学规律的发现,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B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迪卡尔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定律D .开普勒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巧妙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15.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她在太空授课所做的实验:长为L 的细线一端系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系在固定支架上,小球原来静止,给小球一个初速度,小球绕着支架上的固定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天宫一号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静止时细线的拉力为mg tB .小球做匀速圆周的速度至少为L g t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在任何位置细线的拉力可以小于mg tD .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细线断裂,则小球做抛体运动16.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F 与物体位移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 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B .物体的质量为3 kgC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7.5 N/cm17.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 和物B ,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O (不计滑轮的摩擦),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4m 。

开始时,用手托住A ,使OA 段绳恰好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 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 静止不动,将A 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B 始终保持静止。

则在绳子到达竖直位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直沿着斜面向上B 、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C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左18.一台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5∶1,原线圈接入电压220V的正弦交流电,各元件正常工作,一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在副线圈上,如图所示.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之比为5∶1B .电压表的读数约为31.11VC .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 Ω,则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为2904 JD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则两电表读数均减小19.电场强度方向与x 轴平行的静电场,其电势ϕ随x 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粒子(不计重力),以初速度0v 从O 点(0=x )沿经轴正方向进入电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粒子从O 点运动到3x 点的过程中,在2x 点速度最大B .粒子从1x 点运动到3x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 .要使粒子能运动到4x 处,粒子的初速度0v 至少为m q 02ϕ D .若mq v 002ϕ=,则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03ϕq20.如图所示,一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2L的某矩形区域内(长度足够大),该区域的上下边界MN、PS是水平的。

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距离磁场上边界MN的某高处由静止释放下落而穿过该磁场区域,已知当线框的ab边到达PS时线框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线框的ab边到达MN时开始计时,以MN处为坐标原点,取如图坐标轴x,并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向上为力的正方向。

则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和线框所受到的安培力F与ab边的位置坐标x的以下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第Ⅱ卷(必做157分+36分,共193分)【必做部分】21.(8分)如图所示,NM是水平桌面,P M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中心间的距离为L。

质量为M的滑块A上固定一遮光条,在质量为m的重物B牵引下从木板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光电门1、2记录遮光时间分别为Δt1和Δt2。

遮光条宽度为d。

(1)若用此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且认为滑块A受到外力的合力等于B重物的重力,除平衡摩擦力外,还必须满足;在实验中,考虑到遮光条宽度不是远小于L,测得的加速度为。

(2)如果已经平衡了摩擦力,(选填“能”或“不能”)用此装置验证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理由是。

22.(10分)某同学为了测量电流表A1内阻的精确值,有如下器材:电流表A1(量程300 mA,内阻约为5Ω);电流表A2(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Ω);电压表V(量程15 V,内阻约为3 kΩ);滑动变阻器R1(0~5Ω,额定电流为1 A);滑动变阻器R2(0~50Ω,额定电流为0.01A);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较小);定值电阻R0(5Ω);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待测电流表A1的示数从零开始变化,且多测几组数据,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1)以上给定的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2)在答题卡的方框内画出测量A1内阻的电路原理图,并在图中标出所用仪器的代号;(3)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电流表A 1的内阻r 1,则r 1的表达式为r 1 = ;上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是 。

23.(18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45°的粗糙平直导轨与半径为R 的光滑圆环轨道相切,切点为B ,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从导轨上离地面高为h=3R 的D 处无初速下滑进入圆环轨道.接着小滑块从圆环最高点C 水平飞出,恰好击中导轨上与圆心O 等高的P 点,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运动到圆环最高点C 时的速度的大小;(2)滑块运动到圆环最低点时对圆环轨道压力的大小;(3)滑块在斜面轨道BD 间运动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