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异常处理规定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生产过程中偏差及异常情况处理规程,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对偏差及异常情况做出正确处理。
为建立各相关部门对生产异常的责任制度,以减少效率损失,提高生产力,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偏差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3.术语
本规定所指的生产异常,系指造成制造部门停工或生产进度延迟的情形,由此造成之无效工时,亦可称为异常工时。
生产异常一般指下列异常:
1) 计划异常
因生产计划临时变更或安排失误等导致的异常。
2) 物料异常
因物料供应不及(断料)、物料品质问题等导致的异常。
3) 设备异常
因设备、工装不足或故障等原因而导致的异常。
4) 品质异常
因制程中出现了品问题而导致的异常,也称制程异常。
5) 产品异常
因产品设计或其他技术问题而导致的异常,或工艺异常。
6) 水电异常
因水、气、电等导致的异常。
4.职责
员工:完成任务,报告问题和异常。
组长:执行更改后的工艺,处理问题。
车间主任:执行更改后的工艺,报告生产,处理问题。
制造中心主任:监督执行,总结计划,公布成果。
现场改善专员:负责导入、组织、实施、推进异常管理。
技术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评审组:对目视管理做效果评估,确定改善成果,提供综合协调。
供应中心:处理供应商和本身带来的异常问题
质检中心:处理由品质部门带来的异常问题
业务部:处理由业务部带来的异常问题
仓库:处理由仓库带来的异常问题
计划部:处理由计划部门带来的异常问题
5.程序流程
1)异常发生时,发现异常的部门主管应立即通知技术部门或相关责任单位,前来研究对策,加以处理,并报告直属上级。
2)制造中心会同技术中心、责任单位采取异常的临时应急对策并加以执行,以降低异常带来的影响。
3)异常排除后,由生产部门填写《异常报告单》并转给责任单位。
4)责任单位填具异常处理的根本对策,以防止异常的重复发生,并将《异常单》反馈生产部。
5)主管部门保存异常报告单,作为生产进度控制点,并为生产计划提供参考依据6)生产部应对责任单位的根本对策的执行结果进行跟踪。
6.各部门责任判定
6.1技术中心责任
1) 未及时确认零件样品。
2) 设计错误或疏忽。
3) 设计延迟。
4) 设计临时变更。
5) 设计资料未及时完成。
6) 其他因设计开发原因导致之异常。
6.2计划部责任
1) 生产计划日程安排错误。
2) 临时变换生产安排。
3) 物料进货计划错误造成物料断料而停工。
4) 生产计划变更未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5) 未发制造命令。
6) 其他因生产安排、物料计划而导致之异常。
6.3 供应部责任
1) 采购下单太迟,导致断料。
2) 进料不全导致缺料。
3) 进料品质不合格。
4) 厂商未进货或进错物料。
5) 未下单采购。
6) 其他因采购业务疏忽所致之异常。
6.4 仓库责任
1) 料账错误。
2) 备料不全。
3) 物料查找时间太长。
4) 未及时点收厂商进料。
5) 物料发入错误。
6) 其他因仓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6.5 制造中心责任
1) 工作安排不当,造成零件损坏。
2) 操作设备仪器不当,造成故障。
3) 作业未标准执行,造成之异常。
4) 效率低下,前制程生产不及造成后制程停工。
5) 流程安排不顺畅,造成停工。
6) 其他因制造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6.6 技术中心工艺组责任
1) 工艺流程或作业标准不合理。
2) 技术变更失误。
3) 设备保养不力。
4) 设备故障后未及时修复。
5) 工装夹具设计不合理。
6) 其他因生技部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6.7 质检中心责任
1) 检验标准、规范错误。
2) 进料检验合格,但实际上不良率明显超过AQL标准。
3) 进料检验延迟。
4) 上工程品管检验合格之物料在下工程出现较高不良。
5) 制程品管未及时发现品质异常(如代用错误、未依规定作业等等)。
6) 其他因品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6.8 业务部责任
1) 紧急插单所致。
2) 客户订单变更(含取消)未及时通知。
3) 订单重复发布、漏发布或发布错误。
4) 客户特殊要求未事先及时通知。
5) 车船日期变更未及时说明。
6) 其他因业务工作疏忽所致之异常。
6.9 供应商责任
供应商所致之责任除考核采购部、品管部等内部责任外,对厂商也应酌情予以索赔。
1) 交货延迟。
2) 进货品质严重不记。
3) 数量不符。
4) 送错物料。
5) 其他因供应商原因所致之异常。
6.10 其他责任
1) 特殊个案依具体情况,划分责任。
2) 有两个以上部门责任所致之异常,依责任主次划分责任。
3.3. 责任处理规定
1) 公司内部责任单位因作业疏忽而导致之异常,列入该部门工作考核,责任人员依公司奖惩规定予以处理。
2) 供应厂商之责任除考核采购部门或相关内部责任部门外,列入供应厂商评鉴,必要时应依损失工时向厂商索赔。
3) 损失索赔金额的计算。
4) 计划部、制造中心均应对异常工时作统计分析,于每月经营会议时提出分析说明,以检讨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