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教学
内容
3 芦衣顺母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诵读《芦衣顺母》诗文,达到熟读成诵。

会记诵诗歌。

2、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道德教育,懂得孝顺父母。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从小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孝顺长辈。

教学重
难点
通过人物分析让学生受到传统感恩教育并落实到行动中
课前
准备
收集《芦衣顺母》故事原文插图与视频动画。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情境激趣
原文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
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
(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
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翻译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二、配乐诵读、品读解意
1、师配乐范读、领读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教师相机点拨。

3、形式朗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小组读比赛)
4、背诵比赛
三、联系实际感悟升华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打算?
2、再次齐颂记诵诗歌。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板书设计
3、芦衣顺母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 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教学反思
目标完成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教师指导情况课堂成功与不足改进方法和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