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孝教学设计教案

二十四孝教学设计教案





临沂第二十四中学刘洪芝
2010-10
一、教学目标( 背景音乐—《感恩的
心》)
1.学习二十四孝之一孝子仲由《百里负米》的故事。

2.传承中华孝亲的美德。

3.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4.教育学生懂的感恩父母,学会沟通。

二、教学步骤
(一) 导入调查﹕
1.教师﹕同学们说出最疼爱你们的人。

结果﹕最疼爱我们的人—父母。

2.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3.答案﹕我们应该回报父母、孝敬父母。

4.导入课题:观看《百里负米》图片
5.现场调查学生对《百里负米》故事的了解,并让学生简述故事。

6.解读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百里负米》的故事,了解并学习古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二) ①《百里负米》故事原文以及孝子仲由简介。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 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子曰:“由也事亲,
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据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尸子》说)人。

出生日期:公元前542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480年。

职业: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

孔子得意门生。

以政事见称。

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

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

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

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②故事的释文:
【释文】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

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

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

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

家中积余
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

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③记诵诗歌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④学后启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后感想。

( 见幻灯片)
⑴学生小组讨论学后的感想。

⑵学生发言。

⑶教师总结:
①学习子路孝敬父母。

②学习子路性格直率勇敢。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要及时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不能等。

)
(三)美文赏析
一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美文,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感悟:孝亲不要等。

行孝要及时,不要留遗憾。

美文欣赏(一)
美文欣赏(二)
孝心无价
----毕淑敏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
(四) 小组讨论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学生讨论孝敬父母要做到四点。

(幻灯片)
(五) 小组讨论教会学生怎样处理和父
母之间的矛盾。

①小案例(幻灯片)
②三组学生进行情景表演。

③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处理好和父
母的关系要做到四点。

(幻灯片) (六) 情感升华—爱的延伸
学生齐声诵读一首歌颂父母的小
诗。

(幻灯片)
(七) 游戏—《爱的天平》
规则﹕天平两边的法码各代表父母
关爱子女的事例和子女关爱父母的
事例,让同学们例举,看看天平倾
向哪边。

(八) 家庭作业(幻灯片)
三、时间分配
(一)6分钟
(二)10分钟
(三)8分钟
(四、五) 8 分钟
(六)6分钟
(七)7分钟
二十四孝教学目标
1. 学习二十四孝之一,孝子
仲由《百里负米》的故事。

2. 传承中华孝亲的美德。

3. 培养学生的孝心﹑爱心。

4. 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父母,学会沟通。

三教学步骤
㈠导入调查﹕
1. 教师﹕同学们说出最疼爱自己的人。

结果﹕最疼爱我们的人——父母。

2. 结论﹕我们应该回报、孝敬父母。

3.今天我们来学习二十四孝故事之一《百里负米》,看看古人怎样孝父母的。

【释文】: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

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

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

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

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

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记诵诗歌:
负米供甘旨,
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