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业务学习脑电图1
正常EEG
由于上述特征,我们不能用单一“正常 标准”来界定正常脑电图,而应根据不同年 龄段及不同生理状态来界定。
成人正常清醒EEG类型
• α型:以反复节律出现的8-13cps的α节律 为主要波率波幅一般在10-100 μv 之间, 纺锤样,80%左右成人
• β型 6%正常成人 • 低波幅活动 7-11%正常成人
• 调幅是指脑波的波幅变化规律,反映脑波 活动的稳定性。正常成人脑波的基本节律 特别是清醒期枕区α节律呈现渐高渐低的梭 形串,每串节律持续时间1秒钟,两串之间 为少量低波幅的β活动,这种现象即为调幅。
枕区α节律的调节和调幅现象
正常脑电图
患者长期服用氯硝西泮,浅睡期EEG,双侧前头部大 量18-20Hz的β活动,呈纺锤形间断出现
• 该系统包括19个记录 电极和2个参考电极。
首先在头皮表面确定两条基线
• 一条为鼻根至枕 外粗隆的前后连 线为100%
• 另一条为双耳前 凹陷之间的左右 连线为100%。
• 二者在头顶的交 点为Cz电极的位 置。
国际10-20系统的电极位置
• 从鼻根向后10%处为FPz(额极中线) • 从FPz向后每20%为一个电极的位置 • 依次为Fz(额中线),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
周期和频率
周期是指一个波从开 始到终止的时间,单位
为ms。 频率为一秒钟内相同 的脑波重复出现的次数, 单位为Hz或周期/秒。。
频率的测量是从每一个脑波的波
谷至下一个波谷或从波峰至下一 个波峰。当一个脑波的前后起点 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时,如下降支 的垂直高度不及上升支垂直高度 的二分之一,则作为一个波测量,
作为反映大脑功能状态的脑电图学,过去、现 在及将来仍不失其在临床诊断及科学研究的价 值。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EEG学的发展-录像监 测、动态EEG、数字化脑电图、定量技术、偶 极子定位等。
脑电图的描记方法
• 常用电极有柱状电极, 盘状电极,针电极, 耳电极等。
• 电极的安放目前采用 国际通用的10-20系统。
波幅
波幅也称电压,是以 微伏(µv)为单位测 定任意两个电极之间 的电位差。
脑波波幅的分级(µv)
• 低波幅 中等波幅 高波幅 极高波幅 • 成人 <25 25-75 75-150 >150 • 小儿 <50 50-150 150-300 >300
调节与调幅
• 调节是指脑波的频率调节,反映脑电活动 的规律性。正常人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应 超过1Hz,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差不应 超过0.5Hz,否则为调节不良。
及Oz(枕中线)。 • Oz与枕外粗隆的间距为10%。
• 双耳前凹连线10%处为T3(左中颞)电极位置,以 后向右每20%放置一个电极
• 依次为C3(左中央),Cz(中央中线),C4(右中央) 和T4(右中颞),T4距右耳前凹陷间距为10%。
• 从FPz通过T3至Oz的连线为左颞连线,从FPz向 左10%为FP1(左额极)。
• 从FP1每向后每20%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依次 为F7(左前颞),T3(左中颞),T5(左后颞) 和O1(左枕),其中T3为此线与双耳前凹 陷连线的交点,O1距Oz为10%。
• 右颞连线于此相对应,从前向后依次为FP1(右 额极)F7(右前颞),T3(右中颞),T5(右后颞)和 O1(右枕)
• 从FP1至O1和从FP2至O2各做一连线,为左右矢 状旁连线,从FP1和FP2向后每20%放置一个电 极
常见疾病脑电图分析
癫痫发作
典型失神发作
典型失神典型失神.图13-3
典型失神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
全身强直阵挛发作
• THANK YOU!
谢谢!
否则算作两个波。
脑波频率和波幅的测量
• 临床脑电图分析的脑波频率范围在0.1 -100Hz,主要集中于0.3-70Hz。
• 国际上统一用希腊字母命名,将脑波 频率分为α,β,δ,ө四个主要频带。
• δ频带:0.3-3.5Hz • ө频带:4.0-7.5Hz
• α频带:8.0-13 Hz • β频带: 14-30 Hz
• 左侧依次为F3(左中央),C3(中央中线),P3(右 中央)和O1(右中颞),右侧依次为F4(右 额)C4(右中央)P4(右顶)和O2(右枕)。
注意事项
• 用酒精或丙酮仔细擦拭 头皮,去除油脂和角质
层。常规清醒脑电图记
录可采用坐位,按照国 际10-20系统的位置安放 电极。
脑电图的基本概念
医院业务学习脑电图1
EEG临床意义
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及临床意义
CT,MRI DSA MRA,MRV CTA SPECT PET EEG MEG EPs EMG CSF
反映脑和脊髓形态
反映脑脊髓的血管形态
反映局部脑血流灌注 脑代谢
脑功能
周围神经和肌肉病 脑脊髓周围神经病
EEG临床意义
新技术的问世取代了很多老的检查方法,如新 的影像技术取替了气脑造影,脑室造影及通过 血管造影对脑占位病变的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