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铁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
2.掌握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掌握科学探究性实验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1.通过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检验的演示实验、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的
学生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分析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让
学生学会预测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学会“运用
已知物质的性质验证未知事物的性质”。
情感目标: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实事求事的科学精神,提高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终身学习和自
学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研究的艰辛,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检验、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变。
教学难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换。
教具准备:1.仪器:试管、滴瓶、玻棒
2.药品:新制Cl2水、双氧水、溴水、FeSO4溶液、KSCN溶液、还原铁粉、铜粉、V C
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对比教学,将亚铁离子和铁离子对比学习,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魔术实验一】表演“喷雾作画”(FeCl3溶液涂KSCN溶液)
【板书】第二节铁的化合物
一.Fe2+与Fe3+的检验
1.Fe3+的检验:溶液呈棕黄色
【学生实验一】FeCl3溶液加入KSCN溶液
【板书】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溶液,说明有Fe3+
【教师书写】化学方程式:Fe3++SCN—==Fe(SCN)3
【板书】2.Fe2+的检验:溶液呈浅绿色
【学生探究实验二】取1mL0.1mol/LFeSO4溶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
【学生探究实验三】在实验二所得溶液中,再加入新制氯水1mL试一试,观察现象。
分析原因。
【交流讨论】 Fe2+的检验方案比较
方案一:取1mL0.1mol/LFeSO4溶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新制氯水1mL 。
方案二:取1mL0.1mol/LFeSO4溶液加入新制氯水1mL,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
【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2Fe2+ + Cl2==2Fe3+ + 2Cl—
【学生回答现象和结论】FeSO4溶液加入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水呈血红色溶液。
【板书】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再加入氯水呈红色,说明有Fe2+
【练习】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即呈红色的是( )
A.纯Fe
B.Fe2O3
C.FeO
D.Fe(OH)3
【板书】二.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变
【板书】(1)Fe2+→Fe3+转化
【学生探究实验三】结合亚铁离子检验方法,选择所给试剂,完成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实验。
1、如何将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
2、如何验证上述转化的发生?
3、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探究实验四】取1mL0.1mol/LFeSO4溶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某氧化剂1mL,观察现象。
【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Fe2++Br2
Fe2++Cl2
【板书】(2)Fe3+→Fe2+转化
【交流讨论】选择所给试剂,完成铁离子转化成亚铁离子的实验,请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探究实验五】取1mL0.1mol/LFeCl3溶液加入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某还原剂少量,现象不明显时可适当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Fe3++Fe
Fe3++Cu
【问题解决】长久配置的硫酸亚铁溶液的怎么变成了浅黄色呢?怎样防止此现象的发生呢?【问题解决】在制作印刷电路板时,常利用Cu与FeCl3溶液反应。
请同学们写出FeCl3浓溶液腐蚀Cu的化学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交流讨论】FeCl3浓溶液腐蚀Cu后,溶液中可能存在金属阳离子有哪些?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铁的化合物
一.Fe2+与Fe3+的检验
1.Fe3+的检验:溶液呈棕黄色
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说明有Fe3+
2.Fe2+的检验:溶液呈浅绿色
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新制氯水呈红色,说明有Fe2+
二.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相互转变
(1)Fe2+→Fe3+转化
Fe2+ + Br2
Fe2+ + Cl2
(2)Fe3+→Fe2+转化
Fe3+ + Fe
Fe3+ + Cu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