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维帧:牛鬼蛇神。
鉄崖体,诗文标新立异,义象大,用语奇,题材有所开拓。
风格秾丽瑰奇,纵横豪气而又沉沦妖治之气。
《题苏武牧羊图》“牦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
”
2、《琵琶记》艺术成就:形象塑造以情动人;情节双线;文辞有神韵、语言个性化、心理描写;格律独创吻合剧情;扶植人伦,注重教化作用。
3、《窦娥冤》:悲剧审美;戏剧结构单纯明快;人物形象生动,窦娥性格发展;语言自然本色。
《西厢记》:体制创新,五本二十一折适应复杂剧情;结构起伏,悬念;人物刻画;语言本色中又见典雅富丽,点染名句,诗化,叠字排比等修辞。
4、关汉卿豪放派,叠字衬字,情感细腻,玩世态度,倔强性格。
马致远清丽派,寓情于景,意境深幽。
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以俗为尚,口语化散文化;审美取向明快显豁,自然酣畅。
5、茶陵派李东阳,追求典雅流丽,师法先秦古文,诗宗杜甫。
前七子李梦阳何景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唐宋派文擅韩欧,唐宋古文。
归有光,感情真挚动人者深;讲究剪裁布局,其文简明扼要。
后七子王世贞李攀龙,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具无足观。
文学结派斗争,拟古恶流。
6、公安派袁宏道,反对贵古贱今剽窃,主张通变;独抒性灵(作家个性,发展观点反抄袭);推崇民歌小说通俗文学。
局限,琐事,缺深厚社会内容;过于率直浅俗。
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通变标新立异;深幽孤峭的诗歌风格。
7、沈汤之争吴江派,合律依腔;语言本色通俗质朴。
沈璟吕天成王骥德。
临川派,至情论;意趣说;不妨折拗了天下人的嗓子。
8、《三国》主题:拥刘反曹(对比名义;执政思想;内部关系。
正统观,底层人民愿望。
)忠义,诸葛亮关羽。
艺术:七实三虚(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凭空造影)人物塑造(对比,夸张渲染,类型)结构(纵式,主线,横面设计,重要场面人物)语言通俗,人物刻画简略
9、《西游》成书:三藏取经;民间流传与创作(历史与传统融合;宗教色彩淡化,神话世俗色彩加重;个人集大成)。
思想内容:隐喻现实(三国度);三教观念;人性多重组合;悟空反抗;思想矛盾。
艺术:奇人事境,人物神物人性;幽默讽刺手法;线性结构,小故事,主线
10、《金瓶梅》西门庆:金钱权势色欲。
典型意义:真实立体的人性,时代人物(官商霸,好货食利的市民社会,纵欲主义的时代潮流)艺术:文人创作长篇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新题材,开两大流派);网状结构,辐射;类型化向典型化。
11、“三言”主旨:爱情,统治黑暗,友谊,市民生活。
艺术:市民文学与文人文学的融合。
情节奇;语言口语化;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人情世态描绘,心理
刻画细腻。
12、顾炎武《亭林诗文集》主张“文须有益于天下”诗主性情,不贵奇巧,反摹拟。
感时伤世之作,同情人民遭遇,民族情感。
格调慷慨悲壮,苍劲沉郁。
王士禛神韵说,幽静淡远的意境和含蓄隽永的语言。
提倡兴会神到。
沈德潜格调派,讲究格调,温柔敦厚。
13、苏州派,李玉特色:现实精神;教化目的;平民色彩的伦理道德和情感倾向;重舞台的场上剧。
李渔,理论:出发点(观众性,舞台性);手法(结构第一,立主脑;语言贵显浅,戒浮泛,个性化;题材情节奇新;表演演员素质导演修养;有益风教,点缀升平)
14、《长生殿》艺术:构思巧妙,结果紧凑(钗盒;爱情政治两线);浪漫现实主义;辞去清丽流畅,糅合前人诗词。
《桃花扇》艺术:李香君形象;信史;重视戏剧结构,桃花扇道具;传奇剧本结构的突破,老赞礼;悲剧性结局,破大团圆;语言悲剧性。
15、《聊斋》内容:政治;生活经验;人妖爱情。
思想:虚伪人性,丑陋官场,科举弊端;两情相悦婚恋观;自由女性,良好道德。
艺术:用传奇法(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塑造人物的手法;语言),而以志怪。
(志怪,突破梗概粗糙;出于幻境,遁入人间的叙事;描写委曲,叙次井然)
16、《儒林》艺术:长篇短制(小故事,主线,长篇);讽刺艺术(戚而多谐,婉而多讽。
夸张白描对比不点破;喜剧性与真实性、悲剧性结合);语言特色(白话;简洁洗练,含蓄风趣,富有形象性)
17、《红楼》艺术:1、结构:圆形,双线,诗词,琐碎场景。
2、情节:重大冲突与生活小事巧妙结合。
3、人物刻画:重大冲突中刻画;对比,伏笔,影子,镜像;重要特征反复渲染;心理刻画民族风格,点染手法。
4、语言:个性化;诗词;传神,刻画神态,精神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