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蔬菜的栽培瓜类蔬菜种类很多分属9个属。
1、南瓜属南瓜、笋瓜(印度南瓜)、西葫芦(美洲南瓜),黑籽南瓜和银籽南瓜。
2、丝瓜属棱角丝瓜、丝瓜(水瓜)。
3、冬瓜属冬瓜、节瓜、毛节瓜。
4、西瓜属5、葫芦属瓠瓜、葫芦。
6、甜瓜属甜瓜、黄瓜。
7、苦瓜属苦瓜8、佛手瓜属佛手瓜9、栝楼属蛇瓜瓜类蔬菜在栽培上有很多共同点:1、根的再生力弱,适于直播或营养杯育苗移栽。
2、一般为慢性植物,栽培上采用整枝、压蔓或设立支架等技术措施。
3、雌雄同株异化的异化授粉蔬菜,昆虫传粉,阴雨天需人工辅助授粉。
4、瓜类雌花子房下位,一般为三室。
一个果实有多粒种子,佛手瓜只有一粒种子。
5、都是喜温不耐寒的蔬菜种类。
6、瓜类蔬菜种类品种不同,按结果习性分为3类:第一类,以主蔓结瓜为主,如早熟黄瓜、西葫芦等。
第二类,以侧满结瓜为主,如甜瓜、瓠瓜等。
第三类,主蔓侧满都能结瓜,如冬瓜、南瓜、丝瓜、西瓜、苦瓜等。
7、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同时进行,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西瓜的栽培西瓜是非常重要的瓜类蔬菜,栽培面积很大。
一、生物学特性(一)植物学特征根:西瓜根系强大,耐旱力强,主根深入土层达一米,侧根也很长。
主要根系集中在10-30厘米耕作土壤中。
茎:主芽生长力强,主蔓一般长达3.3米左右。
子蔓和孙蔓一般发生较多。
叶:叶绿色,有深缺刻,有茸毛,减少蒸腾作用。
花:先发生雄花,后发生雌花。
早熟品种主蔓7-9节着生第一朵雌花,中晚熟品种13-15节着生第一朵雌花。
果实:形状、大小、颜色、纹理因品种而异。
果实食用部分有红、黄、白3种颜色。
西瓜果实生长分3个过程。
1、雌花受精后2-3天,子房开始膨大,但生长缓慢。
2、幼果鸡蛋大小后20天,迅速生长期。
3、后期,5-6天,主要是成熟。
西瓜果实从授至成熟一般30多天,品种不同不一样。
(二)生长发育过程西瓜的全生育期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时期,1、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幼根生,长、子叶开展到露心为发芽期,6-7天。
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分快。
2、幼苗期从露心到4-5片镇叶展开为幼苗期,适宜温度下需20-25天。
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节间短,茎直立,根系发育快。
3、成蔓期从幼苗出现卷须、抽蔓到蔓爬地生长为成蔓期,节间伸长,地上部分生长显著加快,是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
4、开花结果期从留果节位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为开花结果期,时间约为30多天。
是需水需肥最大的时期。
开花结果的前期,营养生长起主导作用,开花结果后期,生殖生长起主导作用。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耐热蔬菜,生长适温20-30℃,35-40℃光合作用仍旺盛。
各个生长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不一样。
种子发芽,最适25-30℃,最低16-17℃;幼苗期,白天25-27℃,夜间16-17℃;开花结果期要求温度较高。
2、光照西瓜是喜光作物,通常都需要10-12小时的长日照,8小时以下的短日照条件下,植株生长不良,晴天多,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健壮,茎粗叶厚,节间短,叶色深,病害少,品质好。
阴天多,光照不足时,茎叶细长,叶片颜色淡,易于感病,糖分少,果实品质差。
3、水分西瓜有强大的根系,吸收水分的能力强,故抗旱力较强,但西瓜消耗水分也很多,因而需水量大,特别是果实膨大期。
但西瓜又怕积水、田间积水会引起病害发生和导致死亡。
一株西瓜一生中共需消耗水分2000升左右。
4、土壤西瓜根系有明显的好气性,要求通气性良好的土壤,因此,适于土层深厚的冲积砂土或砂壤土种植。
砂地上生长的西瓜,发苗快,成熟早,品质好,但植株易早衰,发病也早。
粘性土壤上种植的西瓜,一般表现为幼苗生长缓慢,植株生长旺盛,不早衰,成熟晚,产量高,但品质不如砂地种的好。
二、类型和品种(一)类型1、普通西瓜栽培种类,大果形,一般10斤左右,小的5-6斤,汁多味甜。
2、打瓜(瓜子瓜)果实球形,重5-6斤,皮厚,味淡,食用价值不高,以采收瓜子为主,每瓜有瓜子150-250粒。
3、小西瓜瓜很小,1-2斤,味苦,抗西瓜枯萎病能力较强,可作为抗病育种材料。
(二)品种西瓜品种很多,生产上使用的分为以下类型1、大果形有籽西瓜如新红宝等。
2、小果形有籽西瓜,如黑美人等。
3、无籽西瓜有黑皮无籽和花皮无籽类型,如农友新一号等。
4、特殊皮色及肉色的品种如黄皮西瓜和黄肉西瓜。
三、栽培技术(一)播种与育苗西瓜露地直播要在外界气温稳定在15℃时进行,南宁一般为2月下,桂北3月下至4月上。
目前广西大面积生产都是采用保护地育苗,地膜覆盖栽培。
保护地育苗一般采用营养钵小拱棚育苗,小拱棚宽1-1.4米,高40-50厘米,长度依育苗数量而定,但不宜太长,否则不方便同风。
小拱棚育苗桂南常在12月下-1月催芽播种,发芽期保持小拱棚温度稳定在20-30℃左右。
幼苗期注意保温、通风、淋水等日常管理。
(二)整地、作畦与定植西瓜忌连作,应选择5-6年没种过西瓜的田块轮作。
西瓜作畦一律是深沟高畦,做到沟沟相通,以利排水。
栽植密度因品种而异。
一般每亩400-500株,早熟品种较密,中晚熟品种较稀,有些地区有稀植栽培的习惯。
一般行距2米左右,株距0.4-0.5米。
一般3-4片真叶时期定植。
(三)施肥西瓜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的要求是每亩需N 12.5kg,P(P2O5)8.5kg,K(K2O)10kg,具体施用时折算成化肥的数量。
由于西瓜根系发达,基肥可全面分层施用。
在充足施用基肥的情况下,一般坐瓜前可不施追肥,在头瓜如鸡蛋大小时追肥。
一般分两次追肥,瓜坐稳后第一次,隔一个星期后再施一次。
尽量多施有机肥做基肥是西瓜丰产优质的关键。
(四)水分管理西瓜的需水量是很大的。
但需水的关键时期是西瓜果实膨大期。
特别是果实重达0.7-1公斤时,生长速度最快,需水也最多。
具体浇水应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而定。
早春浇水应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高温季节应在天凉地凉、藤凉的夜间或傍晚进行。
(五)引蔓、整枝西瓜先开雄花,再开雌花,在生产上,一般不留第一朵雌花,因为该花结的瓜个小,味淡、皮厚、空心。
选瓜炳粗直的雌花留瓜,大果型品种一株留一个瓜,小果型品种一株留2-3个瓜。
果实长大后应及时进行翻瓜、竖瓜。
翻瓜顺一个方向转动,每次只能转动1/3左右,切忌180°翻转。
果实发育到7-8成熟时应把西瓜竖起来。
翻瓜与竖瓜可以使果实发育圆整、皮色均匀,从而提高了商品价值。
凡是日照强烈的地区和不耐日晒的品种,应在果皮上加盖一些杂草和叶片之类的遮荫物,以便减少日。
(七)人工辅助授粉西瓜主要靠昆虫传粉,如果开花期连天阴雨,昆虫活动受阻,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方法是:于雌花开放的清晨,采取雄花,将花粉直接涂于雌花的柱头上。
为了防止雨天花粉受雨水淋失,可采用套袋的方式,保护雌花不受雨水淋。
(八)采收西瓜果实成熟的标注有以下几项可鉴定。
1、生长状况瓜到成熟时,在同一节位和相近节位的卷须上部呈枯黄状态,果面光滑并具有光泽,纹理清晰,果肩较钝圆凹陷,脐部凹陷,但这些也因品种和管理情况而有差异。
2、生长日期可根据各个品种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的日期来鉴定。
但也要注意到果实生长期内,阳光好,温度高,达到成熟所需的日期可较少,否则,需要的日期较多。
3、机械反应一般用手指弹,声音因品种大小和果皮厚薄而不同,大型厚皮品种的成熟瓜发出钝哑声,未成熟瓜发出响亮声。
中熟薄皮品种的成熟瓜发音响亮,未成熟瓜则钝哑,而成熟过度的瓜都很哑。
(九)病虫害防治西瓜病虫害较多,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瓜蚜、黄守瓜和红蜘蛛等。
病害最严重的有炭疽病、枯萎病和白粉病等,另外还有幼苗猝倒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
西瓜虫害防治较容易,而病害的防治难度较大,除施用一般的杀菌剂外,还可以采用轮作、高畦栽培等方法来防治。
目前广西发生最严重的是枯萎病,目前对枯萎病还没有很理想的药剂来防治,生产上多采用嫁接换根的方法。
嫁接换根不仅可以防治西瓜枯萎病,还有提高产量、提高植株耐寒性、节省肥料用量等多方面的作用。
目前最理想的嫁接枮木是瓠瓜和葫芦,各地采用地方品种适应性较强,也有定向育成的专用枮木葫芦品种。
至于嫁接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顶插接法,愈合过程中关键技术是保温、保湿和遮荫等。
四、无籽西瓜的栽培技术(一)无籽西瓜的制种方法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用四倍体西瓜做母本与普通二倍体西瓜杂交而产生的杂种一代。
在生产杂交种子的同时必须注意繁殖保存亲本种子,防止断种和满足下一年制种的需要。
因此,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制种程序概括如下:二倍体西瓜0.2-0..4%的秋水仙碱处理四倍体西瓜×二倍体西瓜三倍体种子无籽西瓜三倍体西瓜种子的生产,通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
一种是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在开花期进行人工去雄,人工辅助授粉,用于制种量小,人力充足或无隔离条件时的小面积制种;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空间隔离条件,人工去雄,自由授粉,在制种量大,并有隔离条件时可用该方法,母本与父本可按4-6:1栽培;再一种方法是隔离区不去雄自由授粉,因同源四倍体常产生没有机能的异常花粉,所以母本四倍体果实重多数为三倍体种子,母本与父本可按3-4:1栽培。
(二)无籽西瓜的栽培要点三倍体西瓜的栽培技术与普通西瓜基本相同,就以下几个问题,叙述其特点:1、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制种时,可能发生少量种子的混杂现象,在播种前应根据下面种子类型进行粒选。
三倍体种子:种胚不充实,种壳表面常凹陷不平,珠眼突起,种壳上有较深的木栓质纵裂。
四倍体种子:种胚充实,种子圆壮,这是与三倍体种子明显的区别。
再则,种壳表面常突起,珠眼突起,种壳上一般有木栓质纵裂。
二倍体种子:种子较小,珠眼不突起,腹部较窄,种壳上无纵裂。
三倍体种子比普通西瓜种子发芽困难,原因是:它的种皮较厚而硬,种胚发育欠充实,胚不易冲破种皮而出芽。
所以,播种前应将种子进行适当处理,以利发芽。
(1)破壳种子浸种6-8小时后,用清水洗净表面粘液,然后擦干表面水,再用老虎钳夹破种子尖端1/3,或将种子尖端磕开,不可用力过大,损伤种胚,也不可破开太大,以免在催芽过程中发生烂种现象。
(2)无籽西瓜的发芽适温碧普通西瓜较高(31-33℃),因此催芽时应给与略高于30℃的温度,在这样的条件下,24小时以内,胚根可露出。
可及时播种,无籽西瓜发芽率一般偏低。
2、播种育苗无籽西瓜的幼苗生长慢,其播种比普通西瓜要适当提早。
无籽西瓜的幼苗生长势弱,抗逆、抗病能力差(幼苗抗寒力差,易发生猝倒病),成苗率低,因此无籽西瓜不宜于直播,应采用高质量的营养杯或营养块,在保温、防寒设备好的保护地播种育苗,以节约用种和提高成苗率。
3、授粉植株的配制无籽西瓜因为是杂种一代,具有杂种一代优势,在幼苗期虽然生长缓慢,但到33-34偏真叶后生长加快,在抽蔓生长势旺盛,分枝力强,应适当加大行株距(400-500株/亩)。
无籽西瓜的花粉发育不良(畸形、空心等),不能发芽,因而本身的花粉不能达到授粉的作用,对雌花子房不能产生刺激作用,不能结成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