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本社区居住时间的长短也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
居住时间往往与社区归属感有密切联系,在本社区居住时间较长的老年人对本社区较为熟悉。
从社区环境来讲,老年人对社区内开展的活动的是否了解是他们社会参与的基础。
中青年时期积极参与单位组织活动、积极参与社区组织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团体组织活动以及喜欢和朋友们活动的老年入在晚年时期参与文体类活动的程度也较高。
因此外地老年人和在本社区居住时间较短的老年人文体类活动的参与程度相对低。
老年人对社区内活动场地及活动项目开展的知晓影响老年人的文体类活动参与程度。
怀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评价较高的老年人,其文体类活动的参与程度较高。
他人态度包括老年人配偶、子女、朋友及社区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的支持程度。
一般来说,他人对老年人的支持程度越低,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程度越低。
在此,本研究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设中,除了假设一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其社会参与度存在差异得到部分验证外,假设二根据连续性理论,本文假设中青年期性格外向、经常参与活动的老年人在晚年时一般也会倾向于参与社会活动和假设三城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受其身体健康状况、白评身体健康状况、在本
社区居住时长、老年人对社区活动的知晓、其家庭环境(配偶、子女及朋友对其参与社会活动的态度)和社区环境(包括社区:E作人员对其参与社会活动的态度,及本社区是否具备开展这项活动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是否开展过相关活动)的影响得到验证。
(二)
不是增加其医疗费用或是开设更多老年人护理机构,而是要在确保老年人身体健康前提下减少其医疗保健的费用,那就是国家和社会力量应将重点放在对老年人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的工作上。
休闲运动有着独立于营养和饮食的额外健康效益,是改善个人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基本手段。
老年人休闲运动障碍除环境障碍与社区周边环境特征3个层面具有显著相关外。
休闲运动障碍其他层面均无显著性相关。
具体显示为环境障碍与安全性相关性最大(r=0.196,p<0.01),其次是规划合理性(r=0.155,P<0.01),第三是景观愉悦性(r=o.073,P<O.05)。
休闲运动障碍的最通常原因包括太忙、感觉很累、感觉很懒、健康问题、难以安排时间和不想单独运动等6个方面,并将这6个方面原因分为个人障碍和社会环境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难以安排时间被认为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障碍因素,因此,教会时间管理技巧是促进休闲运动的一个策略。
国内如李卫平等研究显示,影响山东省群众休闲运动障碍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原因是时间不允许,其次是没有运动场地,
第三是没有运动器材。
本研究中的“我太累”这个障碍因素存在性别的差异,面其他因素均没有发现性别和显著性上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虽然退休,但是日常女性仍需操持家务劳动,相对比较劳累,影响余暇体闲运动的兴趣,而日常男性老年人做家务较少,余暇时
间多,有相对体力进行休闲运动。
因此.从促进老年人休闲运动角度来看,找出一个老年入通行的休闲运动干预方法可能不是最有效的,而是应该针对女性老年人身体能力特征并且树立她们休闲运动意识,让他们合理安排日常时间可能效果会更好。
与Kowal等的社区周边有人行道、街灯和经常可以看到其他人运动是影响中老年女性休闲运动环境特征结果基本一致,Owen也指出¨引,影响步行、自行车出行的因素包括人行道环境的吸引力、便利性、目的地的可接受性(商场、公园、沙滩等)和交通拥挤程度等。
Alfonzo 则指出居民步行意愿与社区周边环境的愉悦性、舒适性、安全性、可到达性和可行性有关
小结:(1)广东省城镇老年人休闲运动障碍依次为时间、休闲意识、环境、人际互动及个人等层面,最普遍反映为太忙、日常活动占用大部分时间、身体健康、难以安排时间、休闲运动不感兴趣等因素,所有休闲运动障碍因素中,只有太累存在性别差异,其他因素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问均一致。
(2)广东省城镇老年人对影响休闲运动的社区周边环境特征评价依次为规划合理性、安全性及景观愉悦性等层面,最普遍存在特征项目为
有人行道、交通繁忙、有街灯、有单车道和能见到他人步行或休闲锻炼,所有特征项目均不存在性别和年龄段显著性差异。
(3)广东省城镇社区周边环境规划合理性、安全性和景观愉悦性特征均与老年人休闲运动环境障碍存在显著相关,相关性大小依次为安全性、规划合理性、景观愉悦性。
(三)
旧城改造背景下,老年人是居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人叫其他人群,较少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是居住社区中生活时间最长、对社区依赖性最大、对新环境适应性较差的社会群体。
研究目的:有助于探索解决各社区积极应对老龄化、更新就成环境的社区建设等问题;有助于收集城市老区的口述历史,对解读城市发展的历史,有资料补充的意义(老人即古董)
现场调查:现场观察(实地照片)、现场访谈(录音)
国外研究:欧美——普适性设计原则(消除年龄歧视,共建平等社会),日本等东方国家——集合住宅、居家养老研究
国内研究:多偏向物质空间层面,也涉及社会空间层面,较缺乏对混杂旧城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个体真实的生存状态定型的考察
对其户外活动观察:①巷道级其剩余空间(低层联排住宅住区)(多发生在靠近出入口的建筑实体边缘,可不被巷道中来往的人流干扰;巷道剩余的凹形空间;还与时间、巷道宽度、阴影方向;独坐最
常发生且时间最长,棋牌麻将只在下午发生,且地点固定)②平台及大体量商住楼剩余空间(总体活动较少,主要发生在建筑与绿化带之间的区域,这里可不被出入人流打扰又可以观察到平台上的活动,观赏绿色植物)
活动调研表(见43页)
结论及建议(需经过平台在进入各自楼栋的空间安排将增加居民碰面的机会、促进其相互交往;多层还建楼平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