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第一课时

《春》第一课时

冷江二中“435”幸福课堂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课题:《春》第一课时主备人:李华彬时间:2017.8.30
审核人:葛辉备课组:七年级语文组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新字新词,了解线索与结构。

2.按要求朗读,注意重音、停连,把握好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里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快乐起航(预时:8分钟)
(一)导入:春天展现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崭新的希望。

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

你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文?这些诗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 — 1948)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

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诗人、学者。

其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初中课文选入的有散文《春》《背影》。

二、自主研读(预时:12分钟)
自研
流程
学法指导随堂笔记
通读课文
整体把握1.大声朗读全文,圈出文中
出现的生字新词,结合课
文下面的注释或工具书完
成字词学习。

2.散文都有一条贯穿全文
的线索,如时间线索、空
间线索、物件线索、人物
线索、行踪线索、情感线
索等。

1.读一读,给准粗体字注音:
朗润( ) 酝酿( )
宛转( ) 嘹亮( )
抖擞( ) 蓑笠( )
2.辨识下列多音字
水涨起来了应和
他涨红了脸和平
迷藏黄晕
宝藏头晕
似的相似
3.解释词语并造句: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3.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春天里的景物?作者直接或间
接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是什么情感?
4.本文是描绘江南春景的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
字,写了哪三部分?主体部分写了哪些图景?
三、对子互学(预时:6分钟)
1.对子间检查自学成果(师傅批改,徒弟学习),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


2.针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解决疑难。

四、探究交流(预时:14分钟)
探究
流程
学法指导随堂笔记
朗读课文
入情入境
(一)朗读应该讲究抑扬顿
挫,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轻重的变化,还需融入丰富
的情感。

(二)重音:朗读时,为
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
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
重音的形式加以强调。

(三)停连:指朗读语流中
声音的中断和延续。

无论停
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
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
不是任意的。

1.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注意重音和停连。

3.学生分组竞赛朗读。

4.师生总结本次朗读的感受。

五、幸福达标(预时:5分钟)
1.练一练:将课后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工整美观地誊写在语文本上。

2.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在家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你
喜欢的段落读给家长听,虚心听取和接受家长的建议,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也可与家长配合朗读,录下视频,在网上晒一晒。

同学们:我们又快乐地学习了一节课,你感觉如何?请填写相应的幸福指数。

1★ 2★★ 3★★★ 4★★★★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