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一、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⑴.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
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等生成弱酸;OH-与NH4+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⑵.离子方程式①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
5. 离子共存题易错点:⑴在题目中告知是无色溶液,应排除具有颜色的离子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⑵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H+、OH—大量共存HCO3—、HSO3-、6.元素化合价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⑴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凡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⑵氧化还原反应特征(判别方法):化合价发生变化。
8.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⑴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实质:化合价升高,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过程中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9. 氧化剂和还原剂 ⑴ 定义:① 从化合价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② 从电子转移角度定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偏近)的反应物,称为氧化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偏离)的反应物,称为还原剂。
⑵ 记住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⑶ 价态与氧化剂、还原剂的关系:① 元素为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I -,S 2-等。
② 元素为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Fe 3+,H +等。
③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如S 、SO 2 ,Fe 2+,I 2,H 2O 2。
⑷ 一般来说,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二、物质的量(要非常注意掌握几个基本量的计算)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 n ,单位为摩尔(mol) 2、1 mol 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02×1023个。
3、1 mol 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单位mol -1。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5、N = n N A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三、摩尔质量1、定义: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用符号:M 表示,常用单位为g·mol -12、数学表达式: 四、物质的聚集状态1、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的距离 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V m 表达式:V m =V/n ;单位:L·mol -1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包括混合气体)的体积都约是22.4 L 。
五、物质的分散系 2.胶体:(1)概念: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在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
(2)性质:①丁达尔现象(用聚光手电筒照射胶体时,可以看到在胶体中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的丁达尔现象。
)②凝聚作用(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如明矾净水) 3.溶液: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 4.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M n m Mmn n m M ⋅===,或,或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的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2、常见气体和离子的鉴别:物质方法现象Cl-滴加AgNO3、HNO3白色沉淀SO42-滴加稀盐酸酸化的BaCl2白色沉淀CO32-先加氯化钙溶液,过滤德白色沉淀,往沉淀滴加盐酸产生气体通入Ca(OH)2白色沉淀SO32-滴加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白色沉淀NH4+ 和强碱共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Fe3+滴加KSCN或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红或产生黄褐色沉淀Fe2+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黄褐色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1.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排布在能量较高电子层(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表示电子层数)。
(3) 原子最外野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4)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第一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请写出Cl、Na、Br、Mg、Al、Fe、S、N、C、O、H、Si等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几个重要的关系式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两个重要的概念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素)互为同位素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该元素的化学性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⑴原子结构示意图:⑵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小,ρ(Na)=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熔点和沸点低,熔点97.81℃,沸点882.9℃;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⑶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②钠与氧气的反应:钠在空气中被氧化:4Na + O2 = 2Na2O(白色固体)钠在空气中加热或点燃:2Na + O2 Na2O2(淡黄色固体)⑷钠的保存及用途①钠的保存: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起反应,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由于ρ(Na) >ρ(煤油),钠沉在煤油下面,将钠与氧气和水隔绝。
②钠的用途:钠钾合金(室温下呈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制备Na2O2作为强还原剂制备某些稀有金属。
⑸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 Na2O2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与H2O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生成条件在常温时,钠与O2反应燃烧或加热时,钠与O2反应用途——呼吸面罩、潜水艇的供氧剂,漂白剂⑹钠盐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主要性质色态白色粉末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与酸反应2H++CO32—== H2O+CO2↑H++HCO3— == H2O+CO2↑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Ca(OH)2反应Ca2++CO32— == CaCO3↓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Ca2++HCO3—+OH—== CaCO3↓+H2O与OH—反应不反应HCO3—+OH— == CO32—+H2O 与CaCl2反应Ca2++CO32— == CaCO3↓不反应与H2O和CO2的反应CO32—+H2O+CO2H 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转化关系⑺碱金属元素①化学性质: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强还原性,能跟卤素、氧气、硫等多数非金属直接化合。
由Na 到Cs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单质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
②焰色反应:是指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显现出特殊的颜色;属物理变化。
2. 从海水中提取镁步骤:①将海边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再制成石灰乳,加到海水沉淀池,得到氢氧化镁沉淀;②将上制得的氢氧化镁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6H2O晶体,并使其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脱水得到氯化镁。
③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即可得到镁。
化学方程式:煅烧石灰石(或者海滩上贝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制取石灰乳:CaO+H2O==Ca(OH)2把海水中的氯化镁沉淀下来,达到富集的目的:MgCl2+ Ca(OH)2==Mg(OH)2↓+ CaCl2过滤得到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制取氯化镁:Mg(OH)2 + 2HCl==MgCl2 + 2H2O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镁:MgCl2(熔融)=通电=Mg+Cl2↑3.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⑴原子结构示意图:⑵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⑶化学性质①跟O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常温下,在空气中都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
4Al+3O22Al2O3②跟非氧化性酸的反应2Al+6H+==2Al3++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③跟碱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⑷铝的化合物化学式Al2O3Al(OH)3属类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天然产称为刚玉(红宝石、白色胶状沉淀蓝宝石)溶解性不溶于水难溶热稳定性稳定加热分解为氧化物和水与酸反应Al2O3 + 6H+ = 2Al3+ + 3H2O Al(OH)3+ 3H+ == Al3+ + 3H2O与碱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其他性质强还原性,用于冶炼难熔金属————制备方法2Al(OH)3 Al2O3 + 3H2O Al3+ + 3NH3·H2O == Al(OH)3 ↓+3NH4+4. Fe的性质⑴是一种变价元素,通常显示+2价、+3价,其化合物和其水溶液往往带有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