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

湘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全)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教学目标能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旅途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将旅行中的故事转换成画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勾起美好回忆。

1回忆你旅行过哪些地方?2旅行的途中有哪些记忆深刻的人、事、或景物?(二)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范画,了解表现方法。

1欣赏、观察教学范画,明确学习任务,讨论、分析留住旅行记忆的表现方法。

a绘画日记的方式。

b摄影日记的方式。

2小组讨论:探究留住旅行记忆的多种表现。

a单一的绘画、摄影表现。

b图文并茂的方式表现:即在绘画和摄影作品中配以简洁的文字记录,可直接插入日记。

c绘画即可以通过记忆完成,也可以参考照片资料创作完成,如教材范画中照片和学生作业的对照。

(三)选取题材,进行创作表现。

1先构思,在选择合适的表现方式。

2播放一组完整的绘画日记的课件,供学生欣赏、参考。

(四)作业要求:把自己旅行中印象最深的情景用绘画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1所选题材内容应该是自己旅途中喜欢的、印象最深的、经历过程中感受最深的。

2绘画作品要主体人物突出,注意内容的取舍,要求画出相关环境、活动场景或适当添加文字,使作品更生动、文字更简洁,以画为主字为辅。

(五)作业展评,小结全课。

作业赏析:分享用绘画日记记录旅行体验的喜悦,在赏析交流中获取旅行的经验,增长见识。

第二课光影变幻教学目标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光影产生的基本原理难点:掌握明暗画法表现物体的空间、体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幻灯片,了解生活中的光影变幻。

2、白色的小鹿身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暗,有的地方亮呢?3、小结:光的照射,使物体产生明暗的变化 (板书)--------光影变幻二、自主探究课件出示:同一个球体,他们的明暗为什么不同?(光照的方向不一样)顺光、侧光、顶光、逆光课件:侧光球体讲解-----亮部、暗部、投影、明暗交界线、反光素描中用铅笔画画如何在纸上呈现出亮部、灰部、暗部。

三、直观演示怎样画球体?实物观察绘画步骤:勾画轮廓画出暗部和投影------视频,尝试画一画描绘细节明暗变化------视频,对比观察四、学生练习1、用明暗表现事物(球体、圆柱、圆锥)2、练习讲评:如何画出球体和柱体的明暗交界线五、实物练习看视频学画生活中的实物:苹果、梨、桔子六、课堂小结:1、亮部、暗部、投影、明暗交界线、反光2、下课第三课美丽家园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构图绘画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及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手法, 逐步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描绘能力。

2、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分析作品自主探究绘画的方法。

通过分享的形式回忆家园的美,通过探讨的方式掌握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方法,表现身边的美丽家园。

3、通过欣赏和感知,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培养学生对生活对家园的热爱。

重点难点重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鉴赏水平,通过写作文的步骤引申出绘画的方法。

难点:掌握基本的线条表现方法及色彩表现技巧,表现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

教学过程一、介绍导入、启发兴趣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跟大家介绍下自己的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啊?老师来自美丽的襄阳檀溪,小时候租住在亲戚家的平房里白墙红瓦小却很温馨,后院中央有一棵大樟树,那是我们的天然空调房。

夏天的傍晚我和家人都会围坐在树下聊天。

不远的地方是一处堰塘,是我们玩耍的好地方,每当夏天的时候我都会和小伙伴来这里捉泥鳅、挖蝌蚪可快活了。

堰塘旁长满各种花草,五颜六色甚是好看。

摘一朵带在小伙伴的耳朵上争抢着扮演花姑娘。

堰塘四周是大片菜园,一年四季绿绿油油。

好似一幅美丽的田园画。

这就是老师小时候的家,师:那谁能告诉我刚才老师介绍中讲到了哪些事物?那么老师也想知道你们的家是什么样的?谁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学生回答)师:家园是我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谁能说一说这些图片中他们在干什么呢?2、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美丽的家会慢慢的发生变化,大家想不想将这家园美丽的回忆永久保存呢?那我们如何才能将这回忆永久保存呢?(生回答)师:对,我们可以选择用摄影或者绘画的形式保存这美好的记忆。

分享给其他朋友。

二、学习借鉴,化为己用1、师:那今天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绘画的形式留住我们的美丽家园。

老师呢带来了一幅作品,说一说这幅画中都有哪些内容,画面中的主体物是什么?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生答)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主题明确。

我们带着学习的态度来欣赏下其他同学是如何用绘画的形式去留住身边的美好记忆的呢。

(介绍画的内容)三、引导学习、自主探究1、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大家来找茬”,老师带来了一张同学得作业大家帮帮他找一找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从背景,主体物,色彩三个方面去找。

2、师:同学们都找的很不错,把问题和优点都找出来了,可能是有些同学方法不对所以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我们绘画就好比是写作文,先要写出作文的题目,然后写出作文的简练的提纲,最后是在作文本上进行详细深入的描写这样才能写出一个好的作文。

3、师:现在呢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下结合写作文的方法,说一说你能总结出哪些方法和步骤?师:同学们都总结了一些方法,老师在这里简单的示范下我们先画出主体物,然后画出物体的背景,最后进行深入的刻画添加颜色。

(师示范)。

教师小结: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应该构图饱满、主体物突出、主题鲜明、线条疏密有序颜色深浅自然,对范图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避免注意。

四、活学活用,自主创作1、师:现在咱们先来构思下,如果说以家园为题你最先想到的家园场面是什么?可以是房屋环境,也可以是你最开心的时刻。

先小组讨论1分钟。

(生回答)同学们都构思的差不多了,现在结合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以家园为题表现一幅记忆画,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或是最有特色的家园一角.2、师:注意结合所学的绘画步骤和方法。

3、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五、互相评价,拓展延伸1、将你们画完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或者给他提点建议。

2、选取几幅有代表的作品点评(教师评)。

并总结容易错误的地方。

画的较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

六、源于生活,高于生活1、发觉捕捉家园更多的美,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

2、设想一下未来我们的家园会是什么样子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画出来。

第四课编花篮教学目标1、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小花篮。

2、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如何让学生掌握编花篮的基本方法、技能,能编出一个实用的小花篮?难点:花篮侧面编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漂亮的小花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播放歌舞《编花篮》让会唱的同学一起哼唱。

2、师出示一个自编的装饰精美的花篮。

伴着音乐,手拎小花篮展示给学生们看,告诉学生这是老师自制的,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制作积极性。

让他们欣赏、审视其美。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自己编制花篮,板书课题[兴趣是学生的动力之源,此处激趣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行为冲动,让其呈现出行为欲望。

]二、分组探索1、师把自制的花篮每组分发一个,请学生首先从外观上观察花篮,然后动手拆花篮。

要求达到的目标:(1)花篮由几部分组成(2)各部分怎么做(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拆开)2、各小组讨论花篮的组成部分和制作方法。

3、生汇报观察讨论结果。

生a:我们小组发现这个花篮由三部分组成,有装饰物;有纸编的小辫,绕成一圈一圈的;有白纸板做的小花篮的轮廓。

生b:我们还发现花篮的轮廓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几部分组成。

生c: 我们小组讨论发现花篮的制作过程是:首先要制作出花篮的篮身,然后做篮沿、篮底、篮提手,把这几部分组合在一起粘好,再编小辫进行卷、贴,放上装饰物。

4、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花篮是由篮提手、篮沿、篮身、篮底、装饰物几部分组成,及量、剪、粘、编、卷、贴的制作过程。

(量、剪、粘过程难度较大,教师可简单演示。

)[鼓励学生大胆探讨花篮的制作方法,并从观察中总结出编制过程,体现探究性的学习过程。

注意引导学生测量篮沿、篮身、篮底、篮提手各部分,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劳动课中,体现学科间整合。

]三、注意事项(一)师强调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全班六个小组进行评比(分设六个展示台)①制作时看哪个组分工合理,进展顺利。

②制作后看哪个组作品最漂亮、最有创意。

(教师要强调合作的重要性,鼓励有创意)〈2〉注意安全,保证室内卫生(二)制作:1、小组同学分工制作花篮的各部分2、各部分完成后,小组合作,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花篮子。

3、师巡视,帮助困难生,随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中去,评价学生的制作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给同学们提供装饰物,让花篮更完美。

(三)活动预设: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可能:1、小组分工不合理,致使制作进度慢,师及时给予指点。

2、在纸编小辫的过程中,可能出现:A一人牵绳一人编;B一人牵绳两人编;C两人相对同对编。

师在巡视过程中,评价表扬C种方法,鼓励学生提高效率。

3、学生在制作小辫时可能不用手编,而是用手搓小绳,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有创意,师应给予鼓励。

4、学生在盘绕粘小辫时,可能出现:A固定花篮转动小辫;B手持小辫转动花篮。

师鼓励生用B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盘绕速度快些。

[制作过程有分工有合作,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设置六个小组激发学生劳动情趣,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师的参与体现师生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四、练习制作1、小组代表展示出自己小组小花篮的最亮丽的一面,介绍制作过程。

2、生生评价:说说你最喜爱的作品,要说出原因。

生a:我最喜欢第3组同学制作的花篮,因为这个花篮颜色鲜艳,装饰物的运用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很漂亮!生b:我最喜欢第2组同学制作的花篮,因为这个花篮设计新颖、独特,比较有个性,而且从它外观的编制、粘贴看出这组同学做事非常细心、认真!生c:我最欣赏的还是我们自己组的同学共同制作的花篮,因为它是我们自己亲手劳动的成果,怎么看,怎么喜欢!(全班响起掌声)生d:我认为每个花篮都非常漂亮,因为它们是我们全体同学共同智慧的结晶,我们为花篮每部分的制作付出了自己的劳动。

(响起激烈的掌声)3、同学们评选优秀作品,并请编织能手谈体会,说说劳动后的感受以及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困难的。

生a(女生):由于我每天早晨给自己梳头编小辫,熟练,所以今天编织起来比较快。

我从来没想过编辫子这个“小手艺”竟在学习中派上了用处。

(生笑)生b:在制作过程中开始我们也遇到了困难。

例如:分工不合理,小辫在盘绕时没掌握好的方法,装饰物搭配不当等等,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情无以言表,我想这种感受丝毫不亚于农民伯伯丰收时的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