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课《祖国在我心中》(活动一)一、引导记忆1.引导学生回忆每周一早晨在操场上升旗的情景,谈谈升国旗时自己内心的感受,大家的情绪是怎样的。
2.师生小结:升国旗时大家的心情是神圣而激动的。
二、放国歌,烘托气氛。
1、了解常识。
抢答有关国旗的知识。
(1)你知道五星红旗中五颗星星的寓意吗?(2)你知道五星红旗红色的寓意吗?(3)国旗的设计者是谁?(4)什么场合会升国旗?(5)升国旗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小结:升国旗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祖国的全部含义全都凝聚在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上。
每当国旗升起时国人的自豪感、神圣感油然而升。
(课件出示所提问题)三、创设情境播放各种升国旗的仪式,让学生感受气氛,拓展学生的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课件展示各种升国旗仪式的录像。
四、指导表现1.小组内合作交流:学生谈谈对记忆画升旗的创作设想。
尽量要求构思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2.帮助学生解决表现上的困难。
(1)人物动态:看课件中少先队员们、军人举起右手敬礼的各种不同的角度的姿态,以及升旗手升国旗的姿态。
教师简要示范人物动态,特别是仰头的动态。
(2)人物神态:看课件中人物的表情。
一般为严肃地、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国旗。
3.选择运用什么色调来烘托气氛。
一般可选择暖色调和丰富的色彩来烘托严肃、热烈、令人激动的气氛。
4.考虑画中的情景,国旗的位置,人物的位置、动作以及相关的环境的位置分配。
5.简述绘画步骤。
帮助学生掌握好画面构图,人物的绘画表现以及色彩对画面气氛烘托、情绪表达的重要作用。
六、绘画表现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解决绘画中出现的学习问题。
七、欣赏评价师生共同评价,谁的画气氛表现得最好,能将大家带入到升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八、课堂小结(活动二)教学程序:一、欣赏导入:欣赏几个校园黑板报,了解黑板报的用途。
二、知识传授1、学生小组内讨论黑板报的用途。
师生小结:黑板报可以美化教室和校园,体现班级和学校的精神风貌。
2、了解常识(1)、看教材上的黑板报图片,了解黑板报由哪几部分组成,设计和出黑板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2)、师生小结:黑板报由刊头、标题、正文、插图等部分组成刊头是一个黑板报的中心,观众对板报的性质和内容通过刊头能有个概括的了解,所以要醒目。
(3)、栏目的题头文字比刊头要略小,字体可有变化,但大小要基本统一。
(4)、每个栏目之问以及和黑板报边框之间要留有空隙,栏目板块之间要相互适合。
各栏目中的文字应整齐划一。
三、欣赏评论:欣赏粘贴排版后的黑板报,对照优秀黑板报的要求,评价小结:黑板报应主题鲜明,版面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四、设计表现:1、提出黑板报的主题和作业要求,学生设计版面效果图。
2、选择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评价选择出一个最佳方案参加班级的竞选,最终全班选一最佳方案,共同完善后实施。
五、课后延伸:学生利用课余到各教室去欣赏黑板报,并在教材中“学习屋”的调查评价表上作出自己的评价第2课《社区即景》(活动一)教学程序:一、收集信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生活、社区景色的图片和照片。
预选一至两张准备介绍其来历及背景故事。
二、认识领悟:(1).设疑导入。
老师这几天闲暇时玩起了DV机,拍了许多我们身边的生活,这使我觉得原来美是无处不在的,它离我们是那么那么地近。
看过之后,你们会觉得很是亲切,也许还会引起你许多的记忆呢!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1(2).感受社区之美。
A.欣赏时,教师适时进行解说描绘,唤起学生对社区的审美感受,让学生找到社区之美。
B.分类列出休闲、饮食、文化、体育、交通等各类社区环境,清晰学生的思维路线,同时引导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社区。
三、分享交流(1).分组展示。
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社区照片、图片。
请你们把它们放到你们小组的展板上,让伙伴们一起分享好吗? (组内交流讨论)(2).自我推荐。
这些照片可真美,他们一定有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定有他们自己的来历和故事。
谁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资料,介绍你的照片呢?(每组请1—2位同学为代表,推荐、介绍自己的照片和图片)(3).巡回观看。
看来同学们带来的资料还真丰富,你们想去其他组参观吗?(以组为单位巡回参观、讨论)四.信息反馈。
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最让你感动、让你记忆深刻的社区情景是什么?五、解决问题1.构图取景。
利用课件开展“找焦点”的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张空泛的图片,谁能够移动课件中的取景框,帮我找到最适合的视觉焦点。
(一幅图可能有几个视觉焦点。
)2.绘画语言的表现指导。
(1)同学们,我这里有两张作品,你们说一说,哪一张作品更好,为什么?(两张作品:一张画只是简单的平涂;另一张进行深入刻画,有明显的对比。
)(2)那么我们一起来改一改怎么样?教师动手演示,将简单平涂的画修改加工,并进行适当的讲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a.色彩。
(冷暖) h.明暗。
(深浅)c.空间。
(前后) d.线条。
(轻重)六、创作表现:作业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社区风景画。
步骤:(1)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构图。
(2)将构图平均分为6份,小组成员每人一份。
(3)同学们独立完成自己的塑造、表现。
七.赏析评价(1)学生互评。
(2)师评,选出表现效果最好的小组,给与奖励。
八、课堂小结社区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学习、生活的大空间,是一个小社会,更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社区公民吧。
第2课《社区即景》(活动二)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社区活动的照片、资料,以及本社区的一些宝贵文化遗产的二、导入新课导:1.我们的社区,有优美的自然景色,有繁华的商业景观,有高耸入云的楼房,这些在上一节课都互相介绍过,也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描绘过。
那么,除了这些,我们的社区里还有别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2.学生回答,教师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总结归纳,导人正题:社区里有生活着的人们,时有发生的社区新鲜事儿,还有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健康向上的社区活动。
三、欣赏感受看:1.通过看一些社区人们工作、学习、休息、休闲娱乐的特写照片,以及社区活动(如运动会、游艺会、联欢、集体募捐等)的场景、录像。
2.引导学生观看,唤起学生对自己社区的相关情形的记忆,培养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分析评述说:1.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之间自主交流,说说在自己心中社区里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或新鲜事。
(注意从正面去引导,避免社区不良事情的负面影响。
)2.学生以单个讲述、分小组讲述的形式进行交流,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点评,为后面的表现作铺垫,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五、深入体会论:1.(1)将一些构图取景不成功、中心不明确的社区人或事的照片,利用CAI 课件,与学生互动。
解决在画面中怎样安排人和物的位置、面积的大小、怎样传达自己意图的问题。
学生上台参与,利用CAI课件进行人和物的选择,位置及大小的变化,组合出不同感觉的组合画面。
(如同拼图游戏,例:社区的健身场,有很多人在健身、休闲,但不可能都画下来,只有有目的地取舍、组合,才能画出一幅出色的画来。
)(2)教师及时给予点评和适当的技术指导,学生能很直观地感受到绘画中人和物的位置、面积的大小的表现要点、方法2.继续使用上一节课的CAI课件,对两张范画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事物深入具体地描绘的能力,提高表现能力和空间意识。
(1)学生对两幅画进行对比分析、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归纳,将感受升华为理论技法。
六、创作表现画:1.通过前面的感受、交流、体会,学生开始尝试着创作。
作业要求:尝试画一画,在你心中社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或新鲜的事。
2.利用CAI课件播放一些欢快的乐曲,渲染气氛,激发灵感。
3.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创作,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七、评价总结评:1.自评:学生给自己这幅画、这堂课打个分,回顾一下这堂课自己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进行,教师巡视并收集个别信息。
2.互评:以小组为单位,组内进行交换评价,并选出1~2幅最优秀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师评。
3.师评:以展出的作品为主,教师巡视所看到的其他有代表性的作品为辅,进行师评,侧重于学生在绘画中的构图、表现能力。
八、拓展延伸1.现在,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社区的建设也是马不停蹄。
在我们的社区里,是否有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否得到了保护?社区里的人们对它们的爱护、维护怎样?2.CAI课件展示一份社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书,简要指导学生怎么做调查报告。
3.课后做一份关于社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社区文化遗产的资料,社区的保护措施,遗产的损坏情况,以及我们保护宝贵文化遗产的行动情况。
第3课《科幻画》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古时候梦寐以求而今天已经实现了的事物?(学生回答后讨论)2.小结: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比如像小鸟一样飞行是人类一直以来追求的幻想,飞天神仙、长着白色翅膀的天使都表达了自古以来人类飞翔的梦想,飞机、宇宙飞船早已实现了。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今天的幻想就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
3.提问: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面临着哪些生存危机吗?(学生回答后讨论)4.小结:人口拥挤,战争,环境污染等等都威胁着我们美好的生活。
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危机?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
(板书课题:科幻画) 二、学习欣赏1.受地球臭氧层破坏的电子图片启发创作的《修补臭氧层》的绘画。
2.受交通拥挤启发创作的可以低空飞行的汽车。
3.受洒水车启发创作的以水为动力的洒水车。
4.受房屋拥挤启发创作的飞行的家等等。
提问:从这些画中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困惑?分别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梦想?(学生回答后讨论)三、启发思考1.提问:你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你最关注的是什么?2.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然后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大家,可以请同学们帮忙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3.构思: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想,看看怎样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创作中找到最科学的方法,关键一步是怎样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四、指导创作讨论:1.你决定用什么样的工具材料表现?2.你打算怎么构图?3.你的创新在哪里?4.你为人类解决了哪些烦恼?将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烘托画面气氛?绘画要求:表现形式不限,构图饱满合理,色彩鲜艳。
五、学生创作学生开始创作画草图,教师个别辅导。
六、总结交流学生草图展评:把最吸引你的科学幻想画的感想写下来交给创作者,看看你对作品的评价,然后贴在作品的下方,供画色彩画时参考。
第4课《小记者》教学程序:一、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报纸的版式,收集有自己喜欢看的版式的报纸。
二、明确学习任务前面我们在课堂里了解到有关新闻的知识,同时积累了很多好的新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