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教学课件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应用光学教学课件
D/f物 称为物镜的相对孔径。
为什么不直接用光束口径,而采用相对孔径来代表望远物镜的 光学特性?? 是因为相对孔径近似等于光束的孔径角2U’max. 相对孔径越大,U’max越大,象差也就越大。为了校正像差, 必须使物镜的结构复杂化。 相对孔径代表物镜复杂化的程度
3. 视场 系统所要求的视场,也就是物镜的视场
材料容易制造,特别对大口径零件更是如此
大口径的望远镜都采用反射式 反射望远镜在天文望远镜中应用十分广泛 反射表面磨制的要求是很高的,再加上需经常重新镀反射面及部件组装、校
正的困难,反射系统在科普望远镜中应用受到限制
1.牛顿系统 一个抛物面和一块与光轴成45度的平面反射镜构成 2 格里高里系统 一个抛物面主镜和一个椭球面副镜构成
二 望远系统的放大率及工作放大率
1、望远系统的分辨率:用极限分辨角φ表示 按瑞利判断:φ=140″/D 按道威判断:φ=120″/D 即:入射光瞳直径D越大,极限分辨率越高。
2、视觉放大率和分辨率的关系 φ Г=60″,Г=60″/φ=D/2.3 望远镜的视放大率越大,它的分辨精度就越高 3、有效放大率(正常放大率):望远镜的正常放大率应使
第八章 典型光学系统
3、眼睛的光学参数:
标准眼: 根据大量的测量结果,定出了眼睛的各项光学常数,
包括角膜、水状液、玻状液和水晶体的折射率、各光学 表面的曲率半径、以及各有关距离。
简约眼:把标准眼简化为一个折射球面的模型
二、眼睛的调节及校正
1、眼睛的调节原理? 折射球面r的改变
远点距,肌肉完全放松时,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远lr 近点距,肌肉最紧张时,眼睛所能看到的最近点lp
3. 一望远物镜焦距为1m,相对孔径为1:12,测出出瞳 直径为4mm,试求望远镜的放大率和目镜焦距。
三 望远镜的视场
物镜框是孔径光阑,也是入瞳 出瞳在目镜外面,与人眼重合 物镜的后焦面上可放置分划板,分划板框是视场光阑
望远镜的物方视场角 y’视场光阑半径
tan y' f0'
开普勒望远镜的视场2ω一般不超过15度
由于是无焦系统,物镜的象方焦点和目镜的物 方焦点应重合,光学间隔 =0
一 望远系统的结构及参数 1.结构形式
开普勒望远系统,物镜和目镜都是正透镜 筒长较长,有实像面,可加分划板测量,用于观察要
加转像系统,结构复杂。
加入棱镜转向系统的军用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一块正透镜,目镜是一块负透 镜
系统成倒立的像
而物镜的焦距为正,目镜焦距为负时,如伽利略望远ieo f‘目<0 y’物为虚像 镜筒短:L=f’物-f目 望远镜成正像 一般用作扩束
Kepler f‘目>0 y’物为实像 镜筒长:L =f’物-f’目 望远镜成倒像 望远,但需加倒像系统
物体经过两次放大,所以显微镜总的放大率 应该是物
镜放大率 和目镜放大率 2 的乘积
物镜的放大率为
x'
物镜的像再被目镜放大,其fo' 放fo大' 率为2 = 250 fe
•225f0'of'e
若把显微镜看作一个组合系统,其组合焦距为 f '=-f '0f 'e /△,则Г=250/f ‘
因为出瞳与整个系统的像方焦面重合,设像方 孔径角为U’ ,则有 显微镜的数值孔径:NA=nsinU 出瞳直径D':D'=500NA/Г
四、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
放大率是否想多大就多大? 显微镜的分辨率:以能分辨的物方两点间最短距离σ来表
示 瑞利判断公式: 道威判断公式:σ=0.85a/β=0.5λ/NA 两者关系:瑞利分辨率标准是比较保守的,因此通常以
放大镜的视觉放大率
放大镜的放大率,除了和焦距有关外, 还和眼睛离放大镜的距离有关
讨论: 当眼睛调焦在无限远,即l'=∞时,物体放在放
大镜的前焦点上,则有 Γ=D/f '=250/f ' 正常视力的眼睛一般把像调焦在明视距离D,则 P‘-l’ =D,此时, 这个公式适于小放大倍率(长焦距)的放大镜, 即看书用的放大镜。 若眼睛紧靠着放大镜,即P'≈0,则
tg tg '
即目镜的视场角。 一般望远物镜的视场都不大,通常不超过10~15度
4.常用物镜结构 折射式望远物镜 双胶物镜 双分离物镜 双单/单双 三分离
适合小口径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物镜
优点: 重量轻 完全没有色差,各种波长的光所成像严格一致 可以在紫外到红外很大波长范围内工作 这种系统对玻璃材料在光学性能上没有特殊要求,反射镜的材料比透镜的
结构紧凑,筒长短,较为轻便,光能损失少,并且使物 体呈正立的像。但是由于没有中间实像,不能安装分划板, 因而不能用来瞄准和定位
2.视觉放大率
由于物体在无限远,同一目标对人眼的张角和对仪器的张角(即望
远镜的物方视场角)完全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同为, 通过望远镜之后,物体的像对人眼的张角就是系统的像方视场角
剩的镜筒长度。(我国规定为160mm) 常用的物镜倍率:4x、 10x、 40x和100x 常用的目镜倍率:5x、10x和15x
二、显微镜的线视场
显微镜的线视场取决于放在目镜前焦平面上的视场光阑 的大小,物体经物镜成像在视场光阑上
线视场与视觉放大率的关系: 在选定目镜后,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越大,线视
四、眼睛的分辨率
要使两像点能被分辨,它们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大于两个神经细胞的直径,人眼的分辨率 0.006mm
视觉分辨率:眼睛刚能分辨的两物点对眼睛的 张角
在眼睛没有调节的松弛状态下,f ‘≈23mm,可 得ε≈60″
五、双目立体视觉 单目视觉:不能产生立体的感觉 双目立体视觉:
对于空间一点A: • 视差角:两视轴之间夹角θA • 视觉基线:两眼节点J1和
①正常眼和反常眼: 正常眼: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眼睛光学系统
的后焦点在视网膜上 反常眼:眼睛光学系统的后焦点不在视网膜上 ②近视眼 近视眼:远点位于眼前有限距离
眼睛放松时,∞远物成像在视网膜前
校正方法: 眼睛前加一凹透镜,先将无限远物体成 像于眼睛的远点上.再经过眼睛聚焦在视网膜上, 此时负透镜的焦距f’
某人在其眼前2.5m远的物看不清,说明远点由无穷远变 为-2.5m,远点折光度数为-0.4D,所以应该佩戴的眼镜 的度数为近视40度;
另一个人对在其眼前1m内的物看不清,说明近点变为1m,近点折光度数为-1D,所以应该佩戴的眼镜的度数 为远视300度。
2 已知显微镜目镜Г=15,问它的焦距为多少?物镜β=2.5,共轭距L=180mm,求其焦距及物方和像方截距。 问显微镜总放大率为多少,总焦距为多少?
D 和 D 分别是入瞳和出瞳直径
视觉放大率与物体位置无关,仅仅取决于望远镜系统的结构参数
Γ大,则f‘物增大,或f‘目减小 当目镜焦距一定时,视觉放大率大要求物镜焦距长,导致筒长增大。
当像方视场角一定时,放大率越大物方视场越小。
出瞳要与眼瞳匹配,当放大率大时入瞳增大导致镜筒增大
Γ可正可负,取决于f‘目的符号,望远物镜只能是正透镜 当物镜和目镜都为正焦距时,如开普勒望远镜,则放大率为负值,
与放大镜的视觉放大率公式相同,实质上与放大镜相同, 显微镜看作组合的放大镜
物镜通过转换器旋转式接到镜筒的下端面 目镜 以插入式接镜筒的上端面
双目镜筒 是通过加 反射棱镜 和平行平 板实现的
显微镜设计中的规定参数: 共轭距:显微镜物镜从物平面到像平面的距离。
(大约等于180mm) 机械筒长:把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取下后,所
道威判断给出的分辨率值作为光学系统的目视衍射分辨 率,或称作理想分辨率。
六、显微镜的照明方法
生物显微镜多为透明标本,常用透射光亮视场照明。其 照明方式又分为两种,即临界照明和柯勒照明
§8.4望远镜系统
目视光学仪器的两个要求
• 扩大视角 • 出射平行光
显微镜是将近物成像于无限远,望远镜使无限 远物体成像在无限远,所以望远镜是一个无焦 系统
视度:与网膜共轭的物面到眼睛的距离的倒数,SD=1/l
单位为折光度(或屈光度)。通常医院和眼镜店把1折光度称作100度 近点视度,P=1/ lp 远点视度,R=1/ lr
眼睛的调节范围为 对正常眼: lr ,lp?
明视距离,正常眼观察物体最舒服的距离,250mm ,
对应的视度?
2、非正常眼及其校正:
四 望远镜的物镜
物镜的光学特性主要有三个:焦距 f 物 、相对 孔径D/f 物和视场 2
1. 焦距 f物
f物
f目
或 f物 f目
物镜的焦距是目镜焦距的倍,通常首先确定目镜的焦距。 根据视放大率即可由上式求出物镜焦距。
2. 相对孔径
1D D' 或 DD'
在望远镜的光学性能中,对仪器的出瞳直径和视放大率提出 了一定要求。根据上式即可求得入瞳直径 D。
§7.3 显微镜系统
一、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1、显微镜的成像
显微镜由物镜 和目镜组成
物体经显微 物镜放大成像后, 其像再经目镜放 大以供人眼观察
物体AB在物镜前焦面稍前处,经物镜成放大、倒立的实 像A'B',它位于目镜前焦面或稍后处,经目镜成放大的虚 像,该像位于无穷远或明视距离处
2、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
J2的连线,以b表示 • 公式:θA=b/L
§7.2 放大镜
一、视觉放大率
1、目视光学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物体通过仪器,其像对人眼的张角大于人眼直 接观察物体时对人眼的张角
2、视觉放大率:用仪器观察物体时视网膜上的像 高y'i与用人眼直接观察物体时视网膜上的象高 y'e之比,用Г表示,Г=y'i /y'e 设人眼后节点到网膜的距离为l',上式又可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