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产品质量稽核管理办法
1.0目的
规范产品质量稽核管理流程,及时纠正显性不良并协调处理现场产品质量问题,通过预防潜在或隐性不良有效提升产品品质。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工序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管制,包括产品现场异常处理,现场工艺改进处理,物料贮存放置处理,设备使用与规范处理等。
3.0职责
3.1 质量稽核员:负责指导和培训IPQC检验操作,及时发现并指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隐患(如人为
原因/设备故障原因/工艺设计原因/物料控制原因/环境控制等其它原因造成的),对首检及巡检的结果进行确认,必要时针对物料贮存放置和设备的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反馈,并跟踪处理整改执行的效果并负责统计和通报。
4.0定义
1.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
为了防止潜在的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清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况再次发生,清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 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为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5.0 现场稽核工作流程:
稽核范围:新工艺压力车间,老工艺压力车间,温补车间,烧结车间,机加工车间,喷砂及高温老化工艺过程,风速风向磁致位移等新产品车间。
稽核项目:
1.该车间生产线区域标识是否清楚,工作台是否保持清洁,其它生产环境是否符合产品作业要求。
2.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贮存或摆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对产品质量造成显性或隐性影响。
3.现场检验人员有无按检验标准执行检验,检验方式是否按相关标准执行,检验记录是否完整真
实有效。
现场操作人员有无按作业指导书要求作业,操作方法是否会对产品质量造成显性或隐性影响。
4.现场使用设备是否有经校准合格,是否有专人进行点检维护,设备使用方法是否符合设备操作
指导,是否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5.现场产品工艺流程是否符合新工艺作业流程,是否和作业指导书保持一致。
产品生产制作是否
标题
按最新工艺指导执行,生产制作过程是否有专人指导作业,作业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标准要求。
工艺过程是否对产品质量还存在潜在影响,是否具有可优化的空间。
5.4 各类巡检异常的处理:
1.在生产过程中因作业原因/工艺原因/来料原因等造成的产品质量异常应及时反馈给生产班组长、
生产主任,现场技术人员,并及时做好相关巡检记录,必要时发出不合格品通知单进行处理,同时跟踪其原因分析和整改状况,取得相关纠正措施后要跟进实施效果并记录于《制程巡检记录单》上.
2.对于生产过程中因作业原因/工艺原因/来料原因等造成的产品出现不可修复现象时生产部应统计
不良数量交给质量稽核员处理,质量稽核员根据异常发生原因对质量的影响程度召集生产部,技术部,营销部,采购部,总经办等相关部门不定期展开质量会议,主要就该不可修复产品的发生原因,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通报讨论。
3.对于生产过程中因作业原因/工艺原因/来料原因等造成的产品出现可修复的现象时,质量稽核员
负责统计相关数据,月度质量分析会议时重点对该项异常的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通报讨论。
4.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异常发生原因,由质量稽核员负责统计纳入到各部门质量绩效考核。
6.0相关文件和记录
《制程巡检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