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好体育课对小学生很重要

上好体育课对小学生很重要

上好体育课对小学生很重要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有赖于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就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小学生认真地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使自己成为祖国栋梁之材的需要。

小学生上好体育课的意义有哪些呢?
一、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1、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

骨骼对人体起着支架作用,对器官起着保护作用,同时对人体的各种运动起着支撑和杠杆作用。

科学研究证明:小学生坚持上好体育课,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骨质增强,促进生长发育,使儿童身高迅速增长。

因为体育运动时,肌肉对骨骼的牵拉和重力作用,不仅有利于改善骨的形态和机能,使骨骼变的粗实、坚固,也有利于脊柱、胸廓、骨盆、足弓等骨骼的正确形成,还会使骨骼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

但是,锻炼不科学,也会给骨骼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体育老师一定指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锻炼。

2、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能使关节囊、韧带和肌腱增厚,伸展性加大,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弹性增加,这样,就会使关节活动范围加大,灵活而又牢固。

如体操运动员、杂技演员其柔韧性之好,充分说明了体育锻炼的惊人作用。

3、体育锻炼对肌肉的影响。

少年儿童的肌肉正处在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发展速度也不平衡,而坚持体育课学习和锻炼,可以使肌肉在形态、结构、成分和机能上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

(1)肌肉可以变的粗壮、结实、有力。

(2)可使肌肉中物质和能量代谢过程加强。

(3)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4)可以减少肌肉内的脂肪堆积,使少年儿童肌肉发育均衡,体态端正,防止肥胖症。

二、能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其体格健壮。

1、对血管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产生主要靠血液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来供给,这样就会使血管开放、心脏跳动加快、血液循环加快,长期进行下去,无疑对心肌和血管的弹性是很好的锻炼。

经常参加锻炼的学生,其心脏搏动次数要少于不常锻炼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心肌强而有力,只需搏动较少的次数就可以排出较多的血液来满足运动的需要,而不经常锻炼的学生,他们的心脏弱而无力,只有靠搏动较多的次数,才能排出运动时所需要的血液量。

2、对呼吸的影响。

体育锻炼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量增加,要求呼吸器官加强工作,久而久之,呼吸肌变得强而有力,呼吸系统的功能也就随之提高了。

当进行大强度的运动时,他们的呼吸器官也不会因为呼吸次数过频而出现疲劳。

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为小学生适应剧烈运动提供保证。

三、能够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大脑是指挥小学生学习、生活、娱乐、锻炼的司令部。

大脑活动的规律是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

小学生学习的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疲劳感,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这时候就要多休息一会儿,才能恢复精力。

此外,体育锻炼还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加快,供给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多,使废物排出体外,既改善了脑的工作条件,又使大脑更加高效率的工作,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体育教学中,应在继续发展左脑功能的同时,注重右脑潜能的开发。

如在各类体育活动中,设计一些以左侧肢体练习为主的方法。

相对于其他学科,左侧肢体训练是体育教学的优势。

同时多采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大脑两半并用,从而促使他们健康和谐地发展。

这种从生理基础着手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四、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

1、能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上体育课时,小学生表现出来的高兴、愉快、生气、内疚等都是情感的表现。

这些情感和其它的心理活动一样,是由于体育课上的许多客观事物引起的。

例如对待竞争:有的同学表现出乐观和积极的态度,从而表现得兴奋、跃跃欲试;有的同学则比较畏惧。

对待胜利:有的同学兴高采烈;有的同学虽然很高兴,但不是手舞足蹈,比较沉稳,感到很光荣。

对待集体的成绩:有的同学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义务感和友谊感;有的同学却比较淡漠等等。

2、能培养儿童的意志品质。

比如跑800米,我们要动员身体的全部力量,克服身体的惰性,如果没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和顽强的意志,很难全力以赴的跑完全程。

又比如做山羊分腿腾越,我们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要勇敢、果断跳过山羊,这同样需要我们的意志,克服恐惧心理,达到目标。

上体
育课时,我们要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就是磨练意志品质的过程。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能培养小学生机智、果断、沉着、冷静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培养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锻炼胜不骄、败不馁、勇敢顽强、坚持到底等良好作风。

3、能够发展儿童的个性。

(1)可以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上体育课使大家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是意识到体育课有多么重要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体育课中的各种活动吸引的结果。

这只是一种直接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水平的提高,会逐渐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重要性,使对体育的直接兴趣转变成对体育比较持久、稳定的兴趣,可以使他们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运动。

(2)可以提高儿童的能力。

体育课的学习是一个动脑的过程,当老师讲解动作时,同学们认真听,积极思考,认真记忆。

老师做示范,就要观察、注意,最后通过自己的实际练习,将老师的讲解、示范的内容综合的体现出来。

这一过程中包括了一般能力中的许多内容,因此,体育课看、听、想、练的过程,就是发展能力的过程。

(3)转变观念,认识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历来不被人重视,因为它不考试,只考核,得不出一个具体的分数。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般关注的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校考核教师一般也是以文化课的成绩来考核教师,而体育老师无法具体考核,成绩只能得平均数,这极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充分认识到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的教学,学生能学到体育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还能学到卫生健康知识,安全知识。

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