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一、填空
1.SWOT分析
界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

其中,内部因素是区域物流系统发展过程
中发挥积极或消极作用的可控因素,外部因素是能够为区域物流系统发展带来巨大收益或造成损失
的经济、社会、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机会和重要事件。

2.物流企业系统战略规划的类型
1) 基于能力的战略规划类型:①以差异化为中心的战略规划。

②以市场优势为中心的战略规划。

2) 基于发展方向和业务相关性的战略规划类型:①增长集中经营型战略规划。

②增长多样化经营型战略规划。

3) 基于管理模式的战略规划类型:①纵向一体化战略规划。

②横向一体化战略规划。

4) 基于服务范围和功能整合的战略规划类型:①先驱型战略规划。

②结合型战略规划。

③代理型战略规划。

④缝隙型战略规划。

3.物流系统网络:简称物流网络,就是把物流系统抽象为由节点和连接边构成的网络
4.物流系统网络节点的类型
(1)按功能分类:①转运型②储存型③流通型④综合型
(2)按规模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5. 物流通道规划与设计的四阶段模型
①货运量的生成预测②货运量的分布预测③运输方式的分担预测④货运量的分配预测
6. 储运单位分析
储运单位(PCB)主要包括P(托盘)、C(箱子)和B(单品),不同的储运单位适用不同的储存和搬运设备。

7.工艺流程图(Process Charts)
工艺流程图是使用符号、时间和距离来分析和记录构成流程活动的一种结构化的方法。

8.逆向物流系统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影响因素:①产品②市场③资源
二、简答题
1.SLP的应用程序
在SLP 中,P、Q、R、S和T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系统布置设计程序模式按照下列
步骤进行:①准备原始资料②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③编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④作业单位占地面积的计算⑤编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⑥修正
2.原路径回流逆向物流系统网络结构的局限性在于:
①反应时间长。

首先,由于每个节点都要进行返回品的分类操作,所以,物品停留于每个节点时间
较长。

其次,由于逆向物流流量相对较小,所以经常存储于某个节点甚至达到经济装运单位才进行
逆向装运。

②运营代价高。

尽管原路径回流网络不需要大量固定投资,但是其日常运营成本较大。

首先,如果
逆向物流系统流量较大,则每层厂商在仓储和分类活动中都需要配备专门人员,人力成本较大。


次,在有些情况下,只有在制造商确认回流物品时,下游企业才可能获得相应的退还资金,而企业
也只有退还物品累计到一定单位才装运,因此,资金成本也较高。

3.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仿真的差异
①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变量大多数是随机的。

目的是力图用大量抽样的统计结果,来逼近总体分布的
统计特征值,因而需要进行多次仿真和较长时间仿真。

②离散事件系统模型只是一种稳态模型,无须研究状态变量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而对于连续系统,主要是研究其动态过程,连续系统模型一般要用微分方程描述。

③连续系统仿真中采用均匀步长推进仿真时钟的原则,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中时间的推进是不确定
的,它取决于系统的状态条件和事件发生的时刻和可能性。

三、计算题
1. 集合覆盖模型
例:有一个配送企业,拟为7个生产企业A1,A2,•••, A7提供即时配送,生产企业要求配送企业在接到订单后6h之内,将所需物品送至生产线上,配送企业为满足要求,准备在每一个生产企业周围30 km内至少设置一个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服务能力不受限制,除生产企业A6处不能作为配送中心候选地外,其余6个企业均可,试对该配送企业至少建设几个配送中心和相应的位置,做出决策。

7个企业的分布,如图。

②将A(j)中,可以作为其他生产企业服务的候选地集合的子集删除,以简化问题。

A2可以为A1,A2,A3,A4提供服务,A1可以为A1,A2,A3提供服务,A1是A2的子集,删除,不考虑A1,(A2,A4,A5,A7)或(A3,A4,A5,A7)是候选地集合
③确定合适解,应尽可能减少配送企业数目,(A2,A7) 或(A3,A7)满足要求,即是所求。

2. P中值模型
例:某公司在某地区有6个主要客户A1,A2,•••,A6,该公司拟在该地区新建2个仓库,用最低的运输成本满足该地区主要客户需求,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后,公司确定三个候选地址D1,D2, D3,从候选地址到客户的运输成本、各个客户的需求量都已经确定,如表,客户分布及候选仓库位置,如图,试确定仓库位置。

①初始化,将每个客户指派给离其距离最近的一个候选地
②移走一个候选地,重新指派其客户给另一候选地,总费用增量最小
总费用增量=1000+500+440-500-440-100=900
总费用增量=300-250=50
总费用增量=500+1800-400-1050=850
移走一个候选地,重新指派其客户给另一候选地,总费用增量最小。

移走候选地2,总费用增加最小为50,因此,第一个被移走的是候选地2,重复之。

直到k = p;移走2后,即满足要求。

1,3为建立新仓库的候选地;
3. 订单品种数量(EIQ)分析
例题:某食品配送中心为市内多家连锁快餐店进行配送服务,由于其选址位于城市中心区,为了改善物流作业管理,并为配送中心将来的迁址重建做好准备,需要对其订单数据进行EIQ分析。

收集和筛选该配送中心一天的订单,将订单进行编号,依次为E l、E2,…,E10,订单的10个出货品种编号为I1、I2、I3,…,I10,每个编号对应代表一种配送商品。

将以上品种数按顺序写在订单上,最后将订单资料依次填入出货EIQ表,各行相加可得每份订单的发货数量,而每行的非零项个数即为每份订单发货品种数,各列相加可得每品种的发货数量,而每列的非零项个数为每个品种的发货次数,如下表所示。

EQ :可以了解每张订单订购量的分布
EN :可以掌握客户订货品种数的分布
IQ :可以知道当期出货的主要产品
IK :可以了解单一品种出货次数分布
4. 定性关联图
例:已知某物流(配送)中心有六个作业区,作业关联图,如下图所示:
第一步:根据作业区域关联图,做关联线图底稿表
第二步:构建关联线图
选择第一个作业区域,进入关联线图,选择2;
选择第二个作业区域,进入关联线图,选择4;
选择第三个作业区域,进入关联线图,选择1;
依次将所有作业区域选入关联线图。

第三步:完成最终布局。

根据各作业区的实际尺寸,依据关联线图,确定最终方案。

5. 从至表法(定量关联图)
例:已知某物流(配送)中心有五个作业区域,作业区域间的流量,如表所示,做出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方案设计
第一步:选定具有最大流量的成对作业区3和4,进入布局图;
第二步:分别计算未进入布局图的作业区域(1,2,5)与已进入布局图的作业区域(3,4)间的流量和,选择与已进入的作业区3和4间流量和最大的作业区2,进入布局图,构成三角形。

第三步:分别计算未进入布局图的作业区域(1,5)与已进入布局图的作业区域(2,3,4)间的流量和,选择与已进入的作业区3,4,2间流量和最大的作业区1,进入布局图,插入三角形内部,形成四个三角形;
第四步:仿照3,分别计算剩余作业区与已构成的若干三角形的三个节点的流量和,选择最大的进入对应的三角形(3,4,2或1,2,4)的内部
第五步:重复四直至最后一个节点插入完毕;
第六步:构建完成一个邻接图之后,依此邻接图,根据各作业区的实际尺寸,重建作业区布局图。

6. 作业流程计划表法
进行作业区域间关联性分析。

根据物流(配送)中心产品作业流程表,计算物流(配送)中心内物流流程的比率,比率越大,作业区间的关联性越强;
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流程比率,绘制物流(配送)中心的关联线图,以粗线表示强关联,细线表示一般关联
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关联图,绘制邻接图;
根据邻接图,重建区块布局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