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外科感染I.单选题(共28 题,0 分)1. (0 分)丹毒是A. 急性管状淋巴管炎B.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C. 急性多发性毛囊炎D. 急性蜂窝织炎E. 以上都不是2. (0 分)破伤风最易出现并有诊断意义的症状是A. 苦笑面容B. 张口困难C. 角弓反张D. 腹肌紧张E. 颈项强直3. (0 分)破伤风病人气管切开的主要指征是A. 呼吸中枢麻痹B. 肺部感染C. 抽搐频繁而不易用药物控制D. 胸腹肌强直,呼吸受限E. 吞咽困难4. (0 分)预防创伤后发生气性坏疽最可靠的方法是A. 彻底清创B. 及时给予气性坏疽抗毒血清C. 使用大量抗生素D. 输血和纠正水盐平衡E. 以上都不是5. (0 分)疖病是指A. 多个相邻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急性化脓性感染B. 毛囊及其附属腺急性化脓性感染并有全身症状者C. 多个疖同时或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在全身各部位D. 一个主囊及其附属腺体的急性化胺性感染E. 以上都不是6. (0 分)急性蜂窝织炎的主要致病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梭状芽胞杆菌C. 绿脓杆菌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 大肠杆菌7. (0 分)除———外,其余均为非特异性感染的病原菌。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梭状芽胞杆菌C. 变形杆菌D.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E. 拟杆菌8. (0 分)外科感染的特点,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非特异性感染占外科感染的大多数B. 常有明显的局部症状C. 多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D. 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E. 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9. (0 分)肠道手术后感染常见的厌氧菌是A. 粪链球菌B. 克雷伯菌C. 沙雷菌D. 大肠杆菌E. 类杆菌10. (0 分)脓性指头炎的切开引流切口应是A. 波动最明显处B. 患指侧面纵行切开C. 患指侧面横行切开D. 患指背侧E. 患指甲沟旁切开11. (0 分)为提高脓毒症血培养阳性率,抽血时间最好选择在A. 发热开始上升时B. 发热最高峰时C. 寒战结束时D. 预计发生寒战、发热前E. 寒战初起时12. (0 分)深部脓肿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 局部皮肤潮红B. 局部有波动感C. 局部压痛明显D. 穿刺抽到脓液E. 有全身症状13. (0 分)处理破伤风的伤口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彻底清创术B. 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C. 反复用氧化剂冲洗伤口D. 伤口应尽量予以缝合E. 用l%高锰酸钾湿敷14. (0 分)真菌性脓毒症的临床表现中,不会出现A. 突然发生寒战、高热B. 周围血象常可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C. 一般情况迅速恶化,神志淡漠、嗜睡、休克D. 常有皮疹E. 可有消化道出血15. (0 分)下列有关痈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 初期治疗与疖相同B. 中央部坏死组织应切除C. 切口大小与皮肤病变边缘平齐D. 全身反应严重时应切开E. 创面大者可择期植皮16. (0 分)急性蜂窝织炎与丹毒主要不同的临床表现为A. 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B. 附近淋巴结肿大C. 多伴有全身症状D. 病变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E. 局部疼痛17. (0 分)外科感染的特点A. 多有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B. 常有明显的局部症状C. 病变往往集中在某个局部,而后化脓、坏死D. 不会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E. 一般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18. (0 分)感染转为慢性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 人体抵抗力与细菌毒力处于相持状态B. 治疗不当C. 人体抵抗力下降D. 细菌霉力增大E. 以上都不是19. (0 分)脓性指头炎剧烈跳痛的原因是A. 细菌毒性大B. 局部组织特异C. 脓腔压力大D. 脓液穿透骨膜E. 以上都不是20. (0 分)关于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中,错误的是A. 可有或无寒战,发热呈稽留热或弛张热B. 常有皮疹、腹泻、呕吐C. 易并发心肌炎D. 感染性休克发生早,血压下降快E. 可发现转移性脓肿21. (0 分)破伤风病人,最先受累的肌肉是A. 面肌B. 背腹肌C. 四肢肌D. 咀嚼肌E. 以上均不是22. (0 分)破伤风的潜伏期通常为A. 1~5天B. 6—12天C. 1个月D. 2~3个月E. 3周左右23. (0 分)口腔颌下急性蜂窝组织炎最严重的后果是A. 面部蜂窝组织炎B. 纵隔化脓性感染C. 呼吸困难、窒息D. 吞咽困难E. 败血症24. (0 分)联合应用抗生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联合以多为好B. 能提高抗菌效果C. 可降低药物剂量D. 能防止或延迟药物出现耐药性E. 联合用药应避免敢用不敢停的弊病25. (0 分)深部脓肿切开排脓的主要指征是A. 发热、剧痛B. 白细胞升高伴核左移C. 局部运动障碍D. 局部压痛、水肿E. 穿刺有脓26. (0 分)感染灶近侧出现“红线”是A. 网状淋巴管炎B. 浅部静脉炎C. 浅部淋巴管炎D. 深部淋巴管炎E. 以上都不是27. (0 分)对脓性指头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B. 可引起骨坏死或慢性骨髓炎C. 必须等到有波动时才能切开引流D. 晚期疼痛减轻E. 指头红肿较轻28. (0 分)关于丹毒的临床表现,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局部鲜红B. 易复发C. 常化脓D. 边界清楚E. 局部皮温高II.多选题(共13 题,0 分)1. (0 分)发生感染的条件是A. 局部防御功能有损害或不足B. 全身功能有损害或不足C. 致病菌数量过大D. 致病菌毒力过大2. (0 分)破伤风典型表现有A. 神智不清B. 牙关紧闭,苦笑表现C. 上肢屈曲D. 角弓反张3. (0 分)下列感染属于特异性感染的有A. 破伤风B. 丹毒C. 结核D. 蜂窝织炎E. 新型隐球菌感染4. (0 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容易扩散的原因有A. 能产生血浆凝固酶B. 能产生透明质酸酶C. 能产生溶血素D. 能产生链激酶E. 能产生激肽5. (0 分)外科感染的结局可有A. 炎症好转吸收B. 局部化脓C. 炎症扩散D. 转为慢性炎症E. 以上都不是6. (0 分)破伤风的前驱症状有A. 乏力、头晕、头痛B. 阵发性痉挛C. 反射亢进D. 咀嚼无力E. 局部肌肉发紧7. (0 分)引起“二重感染”的常见细菌是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真菌C. 革兰阴性杆菌D. 溶血性链球菌8. (0 分)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有A. 稽留热或弛张热B. 谵妄和昏迷多见C. 休克出现较晚D. 不会出现转移性脓肿E. 常有皮疹、腹泻、呕吐9. (0 分)革兰染色阳性细菌脓毒症与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的区别为A. 原发病灶的不同B. 临床热型的不同C. 发生休克的早晚D. 有无皮疹及心肌炎E. 周围血象是否常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10. (0 分)下列手术哪项适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A. 开放性颅脑损伤B. 乳房单纯切除C. 左半结肠切除D. 疝修补术11. (0 分)切口感染的预防在于A.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B. 严密止血C. 操作轻柔D. 防止积液12. (0 分)真菌性脓毒症的临床表现有A. 多发生在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基础上B. 突发寒战、高热(39.5C一40C)C. 一般病情迅速恶化,出现神志淡漠、嗜睡、休克D. 周围血象常可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E. 少数病人可有消化道出血13. (0 分)破伤风患者治疗中需作气管切开的有A. 严重抽搐达到需用硫喷妥钠控制者B. 抽搐频繁发作药物不易控制者C. 抽搐需用肌肉松弛剂者D. 持续应用冬眠疗法者E. 以上A、D项不正确III.判断题(共4 题,0 分)1. (0 分)破伤风的典型症状是随意肌的阵发性痉挛,其原因是破伤风梭菌分泌的痉挛毒素与脊髓、脑干等处的中间联络神经细胞的突触释放抑制性传递介质,从而使运动神经元失去中枢抑制而兴奋性增加所致。
请判断正确错误2. (0 分)对破伤风的病人,治疗时应用大量抗生素的目的是为了中和游离的毒素。
请判断正确错误3. (0 分)急性蜂窝织炎病变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是致病菌所分泌的溶血素、透明质酸酶和琏激酶等的作用。
请判断正确错误4. (0 分)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口腔、肠道等处存在多种微生物,它们对宿主既无害也也无辅助作用。
请判断正确错误IV.填空题(共5 题,0 分)1. (0 分)破伤风的综合治疗原则包括———、———、———、———、———[ 解答该题]2. (0 分)外科感染总的治疗目标是———、———[ 解答该题]3. (0 分)非特异性感染性炎症的转归为———、———、———、———。
[ 解答该题]4. (0 分)非特异性感染性炎症的局部典型临床表现是———、———、———、———。
[ 解答该题]5. (0 分)导致全身性外科感染的原因有———、———、———。
[ 解答该题]V.问答题(共4 题,0 分)1. (0 分)简述革兰染色阴性杆菌脓毒症的临床特点。
[ 解答该题]2. (0 分)试述气性坏疽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 解答该题]3. (0 分)脓肿切开引流注意事项?[ 解答该题]4. (0 分)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解答该题]VI.名词解释(共11 题,0 分)说明:名词解释1. (0 分)疖[ 解答该题]2. (0 分)丹毒[ 解答该题]3. (0 分)急性蜂窝织炎[ 解答该题]4. (0 分)痈[ 解答该题]5. (0 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解答该题]6. (0 分)脓毒症[ 解答该题]7. (0 分)条件性感染[ 解答该题]8. (0 分)气性坏疽[ 解答该题]9. (0 分)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 解答该题]10. (0 分)脓肿[ 解答该题]11. (0 分)菌血症[ 解答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