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七中高三年级二诊模拟考试

成都七中高三年级二诊模拟考试

破伤风杆菌外毒素 细胞1 细胞2 细胞3 细胞4 物质a① ② ③ ④分泌 细胞5成都七中2012级高三年级二诊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第1至5页,第Ⅱ卷6至15页。

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C —12 N---14 O —16 Mg---24 Al —27 S--32 Fe —56 Zn —65 Cu —64 Ba —137 Cl —35.5一、本大题共13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 .细胞5已经高度分化,没有分裂能力C .②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 .上图所有细胞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 的基因2.为探索植物吸收水分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全营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幼苗。

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的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00%)中相应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①水稻吸收水、Mg 2+、SiO 32-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 (SiO 32-)>v (水)>v (Mg 2+)②番茄吸收水、Mg 2+、SiO 32-这三类物质相对速度的特点是:v (SiO 32-)>v (水)>v (Mg 2+)③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不同,这与植物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⑤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这与植物自身的遗传性有关SiO 32-⑥植物吸收矿质离子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与吸收水分毫无关系⑦水稻和番茄从培养液中吸收Mg 2+和SiO 32-需要叶绿体直接供能⑧载体运载矿质离子的运动和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A .②⑥⑦B .①⑥⑦C .②⑦⑧D .②⑤⑥⑦3.下图为细胞工程中常用到的实验基本操作步骤,请就图分析,下列四种情况对应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4、下列是生物学中一系列有关“一定”的说法,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体细胞内C02的生成一定在细胞器中进行②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③染色体中DNA 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④在真核细胞增殖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DNA 含量变化和细胞质的分裂⑤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二倍体,但一定是纯合体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此生物一定只含一对等位基因⑦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l ,则此生物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A .两项正确B .三项正确C .四项正确D .五项正确 5、取染色体DNA 被32P 标记的蛙的精子(正常体细胞有26条染色体)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关于该受精卵及其分裂所产生后代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裂时细胞遗传物质随机分配,是生物体形成各种不同细胞和组织的主要原因B .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所以原肠胚时期带放射性的细胞数无法确定 丙 ② 重组细胞 甲 乙C.由受精卵到原肠胚的过程中有机物和DNA的总量均增加D.第二次卵裂结束及原肠胚时,胚体中最多分别有4个细胞、26条染色体带放射性6、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正确的是A.同位素:1H+、2H-、2H2、2H 、3HB.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二乙酸乙二酯C.同素异形体:C20、C60、C金刚石、C石墨D.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2∶7的三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Al3+ + 7OH-= Al(OH)3↓ + AlO2-+ 2H2OB.将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4∶3的硫酸氢钠和氢氧化钡溶液两溶液混合:4H++3SO42-+3Ba2++4OH-=3BaSO4↓+4H2OC.用石墨电极电解碘化镁溶液2 I-- 2 e- = I 2D.将16.8g 铁粉投入100mL 4.0mol/L的HNO3溶液中(还原产物只有NO)6Fe + 20 H++ 5NO3- = 3Fe2++ 3Fe3++ 5NO↑+10H2O8、将烧碱溶液和盐酸依次滴入某溶液A中,其沉淀(Y轴)和加入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可能出现两种图示形式,则A溶液不可能是A.三溴化铝溶液B.偏铝酸钠溶液C.明矾溶液D.硝酸铝溶液9、下列四种溶液中:①pH值为0的盐酸;②0.1mol/L的盐酸;③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④pH值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

由水电离生成的c(H+)之比依次为A.0︰1︰12︰11B.14︰13︰12︰11C.14︰13︰2︰3D.1︰10︰100︰100010、某烃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在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一种只能有一种一氯代物,这种烃可能是:①C9H12(芳香烃),②C10H6(芳香烃),③具C4的烷烃,④具C6的烯烃,⑤具C11的烷烃。

A.仅①② B.仅④ C.仅③⑤ D.以上各组皆不对11、在VL密闭容器中,通入0.2mol SO2和0.2mol SO3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

平衡时SO3为amol;在相同温度下按下列配比在VL密闭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有关SO3的正确叙述是A.放入0.2mol SO2、0.1molO2、0.1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必小于amolB.放入0.2mol SO2、0.1molO2、0.2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必小于amolC.放入0.4mol SO2、0.1molO2,达到平衡时SO3会等于0.4molD.放入0.2mol SO2、0.1molO2,达到平衡时SO3必小于amol12.已知硫化亚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共热,所得溶液中只有硝酸铜和硫酸铜,放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两种气体,且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7,则参加反应的硫化亚铜和作氧化剂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4:25B.2:17C.1:7D.3:813.按右图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锌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中含有足量的铜离子。

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7.68g,溶液质量增加0.03g,则A合金中Cu、Zn原子个数比为A.3︰1B.4︰1C.2︰1D.任意比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错选或不选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15、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平衡位置B.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a通过的路程为40mC.若该波波源从0点沿x轴正向运动,则在x=2000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将小于50HzD.若该波传播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16、如图所示,一颗陨星进入到地球周围的空间中,它的运动轨迹如虚线abc所示,b距地球最近,陨星质量保持不变,不计阻力,图中实线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同心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地球引力对陨星先做负功再做正功B.在b点处陨星的动量最大C.在b点处陨星的动量变化率最小D.陨星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27年,英美两国物理学家使电子束通过铝箔,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样,此实验说明微观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B.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激光雷达能根据多普勒效应测出目标的运动速度,从而对目标进行跟踪D.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存在变化的磁场18、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 -3.11eV。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 = 3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B.在真空中,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比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产生的光的传播速度小C .处于 n = 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D .用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19、如图是某离子速度选择器的原理示意图,在一半径为R =10cm 的圆柱形桶内有B =1×10-4T 的匀强磁砀,方向平行于轴线.在圆柱桶某一直径两端开有小孔,作为入射孔和出射孔.离子束以不同角度入射,最后有不同速度的离子束射出.现有一离子源发射荷质比为2×1011C/kg 的阳离子,且粒子束中速度分布连续.当θ=45°时,出射离子速度v 的大小是A .s m /1026⨯B .s m /10246⨯C .s m /10228⨯D .s m /10226⨯20、如图所示,MN 和PQ 为两个光滑的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导轨,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今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b 棒匀速运动,则I R ≠0,I L ≠0,I C =0B .若ab 棒匀速运动,则I R =0,I L =0,IC =0C .若ab 棒固定,磁场按B =B m sin ωt 的规律变化,则I R ≠0,I L ≠0,I C ≠0D .若ab 棒做匀加速运动,则I R ≠0,I L ≠0,I C ≠02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A 的右端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小车开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B 从小车的左端以速度v 0冲上小车并压缩弹簧,然后又被弹回,并且小物块最终回到小车左端且不从车上掉下来,已知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小车的最终速度为0v M m m +B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0)(2v M m mM + C .系统摩擦生热20)(2v M m mM + D .小物块相对于小车运动的总路程为20)(v M m g M +μ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74分)注意事项:1.请用0.5mm 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