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与透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YS1045
课程名称:建筑制图与透视
先修课程:
总学时:64(理论授课学时40学时、课堂练习22学时、总复习2学时)
一、课程的任务和性质
《建筑制图与透视》是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课堂训练,使学生不但掌握建筑制图、阴
影透视绘图的原理、作图方法、绘图技巧、绘图“语言”、识读和绘制
装饰装修施工图等,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构图能力,从
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方案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绪论(0·5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学习内容、任务、学习要求和方法。
难点与重点:如何使刚接受高等教育的大一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掌握学习的方法。
2、第1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1·5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的方法及其分类;掌握投影的一般性质和规律;了解建筑工程及装饰工程常用的投影图;应重点理解和
掌握三面正投影图体系、展开及其投影特性。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投影的概念、性质、规律;难点是对于三面正投影体系的建立及其展开和投影特性的掌握。
3、第2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1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点、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总结它们的三面正投影的规律。
通过事例及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他
们的投影作图方法和规律。
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掌握点、线、平面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规律。
难点总结点、线、平面它们的三面正投影的规律和内在联
系,特别是一些特殊点、线、平面的投影。
4、第3章 基本形体的投影(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练习1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基本形体的类型、构成特点,掌握基本平面体、曲面体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学生的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
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平面体、曲面体的三面正投影的特点和规
律;难点是增强学生的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
、第4章 轴测投影(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
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基本性质和分类;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掌握正等测投影作图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堂练习
熟练掌握斜轴测投影作图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正等测投影作图基本方法、斜轴测投影作图的方法。
难点是掌握正等测投影作图、斜轴测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
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的提高。
、第5章 阴和影的基本知识(理论讲授1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阴和影的形成,掌握形成阴影的三要素;理解图样中加绘阴影的作用;理解光线的方向与阴和影的关系及其光线的分类。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形成阴影的三要素;难点是掌握光线方向与阴和影的关系。
、第6章 轴测图中、正投影图中的阴和影(理论讲授7学时、课堂练习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用光线迹点法求点在投影面上的落影,理解迹点、虚影、真影的概念;掌握直线的落影及其落影规律;掌握平面图形的阴影
及其规律。
理解在正投影图中加绘阴影的作用;掌握在正投影图
中求落影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用光线迹点法求点在投影面上的落影、直线的落影及其落影规律、平面图形的落影及其规律、在正投影图中求落影
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是掌握在各种组合体轴测图上完成阴影以及
在正投影图中求作落影的方法。
、第7章 透视投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理论讲授6学时、课堂练习4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点的透视及规律;掌握直线的透视及规律;了解透视图的分类。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点的透视及规律、直线的透视及规律。
难点是利用透视规律作透视图。
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理论讲授2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
基本要求:熟悉常用制图工具及其应用方法;理解建筑工程制图标准和要
求。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制图标准和要求,加强对线型、字体、尺寸标注、材料图例的认识和练习。
难点是对线型、字体、尺寸标注、材料
图例的应用。
、第9章 组合体的投影作图(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
要求:认识形体图形的表示方法、分类及应用;掌握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作图方法及其尺寸标注方法、要求;理解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概念、表示
方法、应用。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作图方法及其尺寸标注方
法、要求。
难点是组合体三面投影图的作图方法及识读、剖面图
和断面图表示方法及应用。
、第10章 建筑施工图(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的组成、建筑施工图的形成、分类;掌握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要点、内容、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要求和方法。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详图的表达内容和绘制方法。
难点是掌握建筑施工图的内容
和绘制方法。
12、第11章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图(理论讲授4学时、课堂练习4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建筑装饰施工图的特点、内容及编排;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中设计说明、装饰平面布置图、顶棚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必
要的装饰效果图的内容、表示方法和绘制方法。
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中设计说明、装饰平面布置图、顶棚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内容、表示方法和绘制方法。
难点是掌握建筑装饰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理论讲授和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制图的方法和识图的方法,重点提高学生对建筑施工图、装饰施工图的识读、制图能力,增强学生
的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为下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材与参考书目
1、《建筑工程制图》 张 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装饰识图与放样》熊培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阴影与透视图学》黄文华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五、有关说明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本课程课时数少,内容较多,学生应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同时加强对空间的理解、
想像能力,提高对建筑施工图、装饰施工图的识读、绘图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改革摘要
本课程是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建设和课改应在专业培养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基础课程教学,规
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能系统的、完整的接受基础专业教育。
由于本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课时较少,在保证课堂理论教学的情况下,需要加强课堂练习和实践环节的练习,特别是建筑施工图和装饰施工图这一部分的学习,应加强学生现场实测,然后绘制施工图的实践教学环节,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多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焕发起学生的创作能力。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空间、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等工具和手段,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穿插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活乐课堂气氛,采用启发式、转换式教学模式,唤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