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m 全容式LNG 低温储罐施工方案1工程基本情况1.1基本概况LN (储罐主要用于应急储备,当出现上游停气或其他事故时,可向城 市燃气管网提供正常气源。
容量为16万m3的全容LNC 储罐,通常由预应力 混凝土外罐和9% Ni 钢内罐组成,设计温度为-165 C 。
1.2低温储罐的主要构造低温储罐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承台和外 罐、外罐内衬钢板、保冷层、低温钢内罐、钢结构的半球形拱顶和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罐顶构成。
详见下图:1.2.1预应力混凝土外罐构造预应力混凝土外罐高38.55m ,外径86.6m ,内径82m 墙厚0.55m 。
坐 落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支承的双承台上,每根桩顶部安装有防震橡胶吊肌7M 760.0 : SV ;500穗耀土碼壁內特腔财和 960.0内痕宜牡帥0W洱離底柢ms 耐畫—■ H9/12 IR7/123 XW.U0趙低报警港宿 -肪H 機胶堅"缓1弼苗灑龜土 a [注延 (3A0+R b Sfi 1.2 w外琛金屈底匾内祁单轨结枸、 外聲金届树檢:内卑那皿加张r内爾壁如弓g 內Mt 蹬曲9滋Mi T 弹性龍J | ftlf 呆护科9%Ni 、. 角探护保挣块)內律厳坏机P 粧郦混槪七评礎< 混粧土找平Q 睡碗泡建喪隅块芒 11 375混凝上用度财罐珠豊存储嘴 38 S50高卷怡體——OJ内頂板/? R2000 珍珠岩保冷内吊架外附架.暉備按杵;甲种 酗畅傀槪L 骂说400 /F驗M<議曾气當3?$/岂瓦正常操作港毡铝吊熬I 屈钢航混蜃上廢台、RCWK6«M}邈讎1:曙外酬自理阳仙;5600■ .图1.2 (a ):低温储罐构造简图垫。
混凝土外罐墙体竖向布置了由19根、每根直径为15.7m (7股)、强度 为1860MP 的钢绞线组成的VS 预应力后张束,预应力后张束两端锚于混凝 土墙底部及顶部。
墙体环向布置了由同样规格的钢绞线组成的VSI 预应力后张束,环向束每束围绕混凝土墙体半圈.分别锚固于布置成 90°询根竖 向扶壁柱上。
混凝土外罐墙体上内置预埋件以固定防潮衬板及罐顶承压 环。
混凝土外罐构造见图1.2 (b )122内罐壁构造内罐壁是低温储罐的主要构件,由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165 C )和抗 裂纹能力的9%Ni 钢板焊接而成。
1.2.3保冷层构造大型低温LNGt 罐绝热保温结构由罐顶保温、侧壁保温和罐底保温3部 分构成。
1.2.4罐顶构造罐顶多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外罐和铝吊顶(或钢结构半球形拱顶)图1.2 ( b ):混凝土外罐构造剖面图2工程特点、难点2.1工程特点1、 钻孔灌注桩施工专业性强。
2、 罐承台钢筋混凝土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施工要求较高3、 罐底和罐体均属于预应力混凝土。
4、 混凝土罐体直径大、壁厚、高度高。
2.2施工难点1、 钻孔灌注桩量大、密集,定位要求高。
2、 罐承台钢筋混凝土需要分区浇筑,控温防裂施工难度大。
3、 预应力施工施工要求高,需要掌握好时机,精心施加应力和锚固4、 混凝土罐体运用爬模施工技术,属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
3施工技术3.1总体施工流程灌注桩-桩承台-罐承台柱-罐承台-混凝土外罐壁-悬吊钢结构 穹顶气升-预应力后张、灌浆-外罐穹顶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混凝土灌注桩施工1、工艺流程桩位定位放线—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浇筑—后注 浆施工-清理桩头组成。
如下图(1)定位测量测量放线的重点是桩位的定位、复测,且过程中应做好水准点的引测和定位控制桩的保护工作。
(2)钻孔、成孔根据场地、桩距和进度情况,可采用单机跳打法隔一打一或隔二打一。
1)钻进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加压,开始应轻压力,在松软土层中钻进,应根据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钻进速度。
2)钻孔钻完,用泥浆置换方法进行清孔,清孔后泥浆密度不大于1.2t/m3。
(3)钢筋笼制作、吊放1)钢筋笼主筋接头上下错开,需采用焊接连接方式,可采用搭接焊,并设置一道加强筋,箍筋用点焊,并均匀布置。
2)钢筋笼吊放重点是在防止钢筋笼变形、控制好吊放位置,避免碰撞孔壁,不得强行下放。
钢筋笼定位标高偏差为50mm中心偏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4)灌注桩混凝土浇筑灌注桩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
1)灌注导管的准备导管接头处外径比钢筋笼的内径小100m以上,施工时,应注意试压、导管接头及混凝土浇筑时的埋深控制。
2)二次清孔导管下好后,须进行二次清孔。
3)桩顶浇注高度不能偏低,应使在凿出泛浆层后,桩顶混凝土要达到设计强度等级。
(5)后注浆施工后注浆应重点做好注浆管制作、注浆设备、材料安设控制,注浆开始时间及终止注浆的条件。
3.2.2桩承台施工1、工艺流程灌注桩头处理-钢筋绑扎-侧模支设-混凝土浇筑-养护、测温(1)桩承台截面尺寸大,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整体由外向里分层连续浇筑方法进行。
(2)模板采用竹胶合板,背楞采用木方,垂直方向设置钢筋箍。
(3)施工过程中,预埋测温元件,进行混凝土测温。
323罐承台柱施工罐承台柱模板型式采用标准小钢模,背楞采用脚手管支撑。
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不大于400mm拆模后,采用包裹塑料薄膜结合喷水的方式进行混凝土养护。
3.2.4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罐承台施工1、工艺流程承台底模支设-钢筋绑扎(预应力套管埋设)-侧模支设-分段浇筑混凝土-养护、测温2、施工段划分承台底板直径按87100m考虑,厚度按1.1〜1.4m,混凝土承台的施工为重点。
考虑到LN(储罐的承台厚度及面积较大.如进行整体浇筑,对各项资源要求量将非常大,而且工期、质量都无法保证。
故施工时将罐桩承台划分为多个施工段,进行分段施工、流水作业,施工段划分见图 3.2.4(a)。
图324 (a)罐承台基础施工段划分示意图3、施工控制要点(1)测量放线在承台底模上用全站仪定位出承台的中心点、外边线、内圈线、0°(180°)线、90°270°)线、锚固带的位置、预应力管的位置、临时排水管的位置、临时洞口的位置以及扶壁柱的位置。
用墨线弹好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
(2)模板设计与安装1)如果对于承台底标高距地面日>1.2 m,可采用在满堂脚手架上铺设竹胶板模板作为承台底模。
2)承台外圈模板根据承台的弧度提前预制弧形模板进行拼装。
3)承台内部各施工段间模板支护分割采用快易收缩网和竹胶板搭配支护,上下层采用10cm高的竹胶板、中间采用快易收缩网。
(3)钢筋制作与安装钢筋绑扎安装要求尽可能利用定尺钢筋。
减少不必要的截断,安装前在电脑上设计出钢筋布置图,施工时按照钢筋布置图在底模上进行放样,按照施工所划分的施工段依次进行安装、绑扎。
支撑承台上下层的马镫钢筋采用© 25mr钢筋制作,间距1.5〜2m(4)混凝土浇筑1)由于混凝土浇筑较厚,浇筑时采用分层交替错台浇筑。
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300〜400 mm浇筑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前。
浇筑分区示意图见图3.2.4(b)、3.2.4 (c)。
图3.2.4 ( b) :1100mm厚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图3.2.4 (c) :1400mm厚混凝土分层浇筑示意图2)混凝土振捣除应按照规范施工外,在承台外边缘处应加强振捣, 避免拆模后外观出现大量气孔或漏振。
但在快易收缩网附近应稍加振捣,以避免大量的水泥浆流出,影响竖向施工缝的粗糙程度。
3)混凝土面层采用磨光机进行面层收光处理,并在初凝前进行二次模压,收光后覆盖塑料薄膜,并进行蓄水养护。
(5)预应力管安装1)套管采用为镀锌半硬式涡卷型套管。
依照预应力管的定位线安装预应力管,采用铁丝及支撑钢筋临时支撑,待顶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再精确调整位置,依附顶层钢筋加固。
2)预应力管加固完成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分别进行通气、通球试验。
(6)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测温采用预埋测温元件。
每一个测温点在承台高度内按上中下分别布置3个点,其中上下2点应距离承台顶面、底面约50mm在每个混凝土浇筑区内最少布置4个测温点。
3.2.5预应力外罐壁施工在墙体施工中,根据设计高度将墙体分成多个施工层,每个施工层的高度控制在3.5〜4m每个施工层主要工序有施工测量放线、墙体钢筋绑扎、混凝土分层浇筑、模板支护以及预埋件的埋设等。
1、工艺流程测量控制点设置-钢筋制作安装-墙体预埋件安装-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2、施工控制要点(1)外罐测量控制外罐施工中,罐壁垂直度和内径的控制是测量的一个重点。
在中心区的底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由测量人员通过总承包商批准的测量控制点精确测定罐底板中心点,在利用该点对罐体直径和墙体垂直度进行测量控制。
(2)钢筋制作安装墙体钢筋的安装应重点控制竖向钢筋的垂直度,以避免施工到顶层后钢筋位置发生扭转。
施工时可沿圆周方向布设多个参考点,以这些参考点分别控制相应区域内的竖向钢筋的间距。
根据墙体的弧度结合每层施工墙体高度,可提前预制钢筋网片,加快施工进度。
第一层和第二层钢筋在现场绑扎固定,在内外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拉筋。
其它层钢筋先根据墙厚、墙咼(考虑搭接长度),制作成内外两种钢筋网片,经塔吊吊至指定搭接位置进行绑扎连接。
(3)墙体预埋件罐壁施工时,主要预埋件包括预应力套管埋设和钢外罐焊接应预埋件。
1)预应力套管埋设垂直预应力系统为碳钢套筒,水平预应力系统为镀锌半硬式涡卷型套管,各套管衔接以热收缩套粘合。
施工中除严格控制预应力管的水平度、垂直度、固定的牢固性、安装的位置、标高等,预埋后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通气、通球试验。
2)预埋件施工墙体水平和竖向预埋件是用来焊接钢制外罐体的,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预埋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4)模板工程1)模板选型在16万m3LN全容式储罐的混凝土外罐罐壁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模板体系为DOK 爬升模板系统,由墙体模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和锚固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详见图3.2.5 (a)。
施工前模板生产厂家根据罐体设计参数,负责该模板的设计、加工生产及现场安装技术指导。
2)DOK模板爬升步骤DOK模板的组装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装浇注结构,即完成模板面板及支撑件的组装,形成混凝土浇注模板结构(见图3.2.5 (b)),用于第一层墙体的施工;第二阶段组装模板提升结构,即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完成爬升架的组装,实现提模爬升功能(见图3.2.5 (c)),用于第二层墙体的施工;第三阶段在前二步的基础上增加第三层悬挂平台,形成完整的模板系统(见图3.2.5 (a)),用于第三层及以上标准层的施工。
ft碧悴1MCI IT刻1fl-#nwM tfclrflft IJk^ii『■丸龍眸・・XOkKWMMN图325 (a)DOKA定型爬升模板构造示意图图325 (b):第一阶段组装图3.2.5 (c):第二阶段组装(5)混凝土工程1)施工时,每一施工层沿圆周均匀划分3个施工浇筑段,进行对称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