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ozone
㈠、NOx
NOx的来源:
平流层中NO、NO2的主要天然来源是N2O的转化:
人为来源是超音速飞机排放的NO。
NOx损耗臭氧:
(二)、HOx
HOx的来源:
平流层HOX主要是由H2O, CH4 或H2与激发态O反应而生成 的:
HOx损耗臭氧:
(三)、ClOx
ClOx的来源:
平流层中ClOx的天然来源是海洋生物产生的CH3Cl:
与
动态平衡:上述过程中,O3
生成和耗损的速率相同,臭
氧的浓度保持恒定(臭氧层 没被污染)。
人为途径——
臭氧层耗损
Ozone Depletion
由于水蒸气、 NOx、氟氯烃等 污染物进入平流 层,它们能加速
假设可催化臭氧分解的物质为Y,则有如下反应:
臭氧耗损过程,
破坏臭氧层的稳 定状态。
已知的Y物种有:
CH3Cl+hv
• C H3+ • Cl
人为来源是制冷剂,如F-11(CFCl3)和F-12(CF2Cl2), 它们在波长175-220 nm的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Cl:
ClOx损耗臭氧:
Thank you!
D.U.
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人们发现南极春季臭 氧层浓度大幅度下降 ,形成了所谓的“臭 氧洞”。 通常用D.U.表示臭氧 层的厚度,并将0。C 标准海平面压力下, 10-5m后的臭氧定义为 1D.U.
Total ozone (Dobson units)
350 325 300 275 250 225 200 175
人为途径——
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复印机、高压电线 释放物等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臭氧。其中之 一为NO2的光化学过程:
NO2 + hv NO + O (λ < 420 nm)
O + O 2 + M O3 + M
三、臭氧损耗(Ozone Depletion)机理
天然途径——
其中之一为O3 的光离解: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化学课程报告
臭氧—ozone
By--王晶、多加﹒其米格
性质、分布、D.U. 臭氧生成机理 臭氧损耗机理
一、性质、分布和D.U.
性质
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分子式为O3,是一种具有刺 激性特殊气味的淡蓝色气体,分子结构呈三角形,键 角为116°,其密度是氧气的1.5倍,在水中的溶解度 是氧气的10倍[1]。 臭氧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接触热、光、大气中的有 机物及水等容易分解成氧。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 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2.5V), 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V)和二氧化氯(1.5V)因 此具有消毒、杀菌[2]苑宝玲,王洪杰.《水处理新技术与应用》.2006.
分布
大气臭氧(O3) 主要存在于平流层 中,平流层中臭氧 占整个臭氧总量的 90%以上,另外约 有10%存在于对流 层。O3浓度的峰值 出现在距地球表面 20~25km处,称为 臭氧层。
.
. . . . . .. . . . .. . . .. . . . . .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二、臭氧生成机理
天然途径——
平流层中O3的生成是由O2在短波紫外辐射作用 下光解引发的,主要发生在距地球表面25km以上的 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