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文学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比较文学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解释名词:(1)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门以探寻人类文学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为宗旨,以跨文化研究为实质的文学研究;它以对话作为方法论基础,对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之间的历史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以及学科交叉关系进行汇通的研究。

(2)民族文学:民族文学指的是在多民族国家中那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他们遵循共同的美学标准,所保留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质的书面和口头文学。

(3)国别文学:国别文学又叫国家文学,是按照国家这个政治概念和地域人为划分成的文学,他可以由多个民族文学组成,也可以是单一民族文学所构成。

(4)总体文学:总体文学又叫一般文学,是指为了找出具有普遍性规律,对所有的文学现象所进行的全面、综合性的研究。

(5)世界文学:在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的思想中,世界文学被赋予了个民族文学应该交流其独特精神财富的含义。

2、谈谈你对比较文学宗旨的理解。

比较文学的宗旨是“探寻人类文学共同规律民族文学特色”,比较文学的宗旨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学研究不能取代的。

一般的国别文学研究,可以在本文化体系内探索文学演变规律,看到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但达不到寻求人类文学共同规律目的。

而且其民族文学特色没有其他民族文学的参照比较,也是自说自话,无从谈起。

而一般的文学理论研究,研究的是文学的普遍性规律,确以忽略各自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为特点。

只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通过跨文化的文学比较,对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和民族文学特色两个方面都是一种自觉。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这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互相依存,两者不容分割。

3、为什么说“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实质?跨文化研究是对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确定的根本依据。

跨国界、跨语言、跨民族等都不是根本依据。

蒙藏民间文学的比较没有跨国,但是比较文学,英、美文学没有跨语言,印度英语作家的创作与英国文学比较,没有跨语言,却是比较文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也是比较文学;印度人祖先和伊朗人祖先都是雅利安人,他们的古代文学比较,当然是比较文学。

这里的跨文化研究包括两个层面的。

一是跨越文学的所属的文化体系;二是跨越大系统中与文学同一层级子系统,即跨学科。

4、为什么要将“对话”作为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基础?这里强调比较文学研究在方法论观念上的沟通、平等意识。

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对话,这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前提。

比较文学的研究基点也正在于比较研究,考察等方面5、比较文学为何强调“汇通”研究?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这里的“汇通”,强调的是对比较研究的两方或多方都要具有整体的贯通的理解和把握,不是就事论事作局部的、表面的比附或对照。

这里强调的既是一种研究的观点,也是对比较文学学者的一种高素养要求。

6、怎样理解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钱钟书认为我们必须把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比较文学与纯属臆断、东拉西扯的牵强比附区别开来。

由于没有明确比较文学的概念,有人抽取一些表面上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中外文学作品加以比较,既无理论的阐发,又没有什么深入的结论,为比较而比较,这种‘文学比较’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

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

不仅如此,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应能加深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对某一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这就要求作品的比较与产生作品的文化传统、社会背景、时代心理和作者个人心理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7、试析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

(1)、为文学研究开疆拓土(2)、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3)、加深对文学本质的认识(4)、促进国际间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顺运文化转型中的文化重组第二章思考题1、解释名词:(1)“可比性”: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象间的同一关系。

它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是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中最核心的,决定了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关键,也决定研究成果的价值。

(2)“有意识的比较思维”:有意识的比较思维是要求充分发挥研究者的主体意识,不仅有着纵向的历史眼光,同时还要有横向的世界意识,全球观念;不仅有着科学的比较方法,同时还应有明确的比较目的。

2、“可比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同一关系。

在逻辑学中指对象之间外延相同内涵不相同的关系。

客观存在的两个对象其外延不相同,只能限定在外延相同的范围内进行的比较,确定其同一的关系;(2)内在关系。

是对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而不是浮表的联系;(3)文学关系。

应是对象之间具有的与文学相关的客观联系;(4)在一次比较中,这种联系始终是明确而确定的、一致的。

3、试述比较思维的局限与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弥补。

比较只是将所比对象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有条件地撇开了其它的方面。

所以比较的结果只有事物整体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比较,或者只是某种属性的程度上的相互比较。

如果将这种比较的结果绝对化,乃至以偏概全,就容易产生片面性。

4、试述文学“可比性”的心理基础。

一、人的一致性形成文学可比性不同文化的文学具有可比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人类生存的客观世界是同一的,都有生老病死之苦、喜怒哀乐之情等七情六欲。

“人的一致性”,使得中外文学作品有很多都表现了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和理想。

二、文学实践到理论认知具有可比性文学是人的创造。

人类的文学创作有其共同的规律。

从文学形式的发展看:1、最早的文学都是口头流传的神话;2、字文记载的最早文学几乎都是诗歌;3、戏剧的产生往往与民族宗教相关;4、小说的产生都较晚,与城市的发展相应。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创作积累经验的总结。

三、自我求证的文学昭然可比人生意义的求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机和内在驱力。

认识人自身、认识自我是文学的重要主题。

5、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确定。

可比性的确定需要遵循一下价格方面:1.从文学自身要素寻求可比性。

1)相同或相似的题材。

2)相同的主题。

3)相似的人物形象。

4)艺术表现的类似。

2.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探求可比性因素。

3.从人类相通的道德思想感情方面去寻求可比性。

4.从与文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去探求可比性。

例如: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邓晓芒:《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年)其中一篇《品格与性格:关云长与阿喀琉斯的比较》;李万均:《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都遵循了这些要求。

第三章思考题1、解释名词:(1)正影响:外来文学有力地促进了本国文学传统的进一步发展。

(2)负影响:外来文学被用来反对本国的固有传统,以开创本国文学的新局面(3)反影响:通过批判外国文学,从而支持本国文学固有的某种趋势,起着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作用(4)回返影响:一个国家内某作家的作品,在外国取得重大影响,然后反过来影响本国的文学发展(5)虚假影响:某些作家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为读者制造某些假象,以增加作品的影响(6)超越影响:一个作家在外国的影响,远远超过他在国内的地位。

(7)渊源学:又称源流学。

它是从接受者的出发,去探求放送者、一个作家或一种文学在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方面曾经吸收和改造过的外来因素。

(8)译介学:译介学就是对翻译的媒介作用及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研究(9)比较诗学:2、何谓“流传学”,其基本内容是什么?流传学是以放送者为研究的起点,以接受者为研究的终点,探求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一种国别的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声誉、反响的研究。

流传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总体影响研究。

研究一种民族文学或一种思潮和运动所给予接受者的影响。

(二)个别影响研究。

研究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对接受者的影响。

(三)技巧影响研究。

研究放送者所创造的或改进后的文体、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等一些艺术表现形式对接受者的影响。

(四)内容影响研究。

研究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以及思想内容对接受者的影响。

(五)形象影响研究。

研究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在接受国度的流传与影响。

3、何谓“媒介学”,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媒介学主要研究不同文化体系的语言文学之间产生影响联系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及其原因与规律。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翻译、改编和改写、雅化和俗化、模仿、仿效、借用、出源、评介。

4、何谓主题学,其基本内容是什么?主题学是对文学主题、母题、题材、意象,以及主题史、题材史和原型的跨文化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母题研究、主题研究、人物研究。

5、何谓文类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文类学是对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体式、风格类型作共时性的比较研究。

文类学的基本内容包括:(1)相似文类的跨文化比较研究;(2)文类理论的跨文化研究;(3)缺类研究;(4)文学风格跨文化研究。

6、简略比较中西诗学体系上的区别西方的文学观念,以叙事文学为本位,形成对文学性质的认识是摹仿与再现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以抒情文学为本位,形成对文学性质的看法就是言志与表现中西方诗学理论在发展上的不同西方诗学理论的发展呈多元性的特点:而中国传统诗学理论的发展则主要为一元性的特点诗学理论形态上的区别西方的诗学理论重论辨,带有较多的分析性、逻辑性;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重领悟,带有较多的直观性、经验性西方的诗学理论有较强的系统性;中国传统的诗学理论则较为零散西方的诗学观念表现出较强的明晰性;中国传统的诗学观点则表现出较大的模糊性7、结合具体实例,进行文学与其它艺术的比较。

第四章思考题1、比较文学的“对话”的含义是什么?对话:指用“非我的”眼光来看待研究对象,把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当作各自独立、各具特色、相互平等,能够进行沟通的双方或多方;主张抛弃一切形式的“中心主义”,实现不同文化体系之间文学的友好交流。

它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视角和态度,指向平等、开放、无中心、非定型的特征。

2、比较文学特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比较文学特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传播研究法、影响分析法、平行贯通法、阐发法等。

3、简述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与研究方法的关系。

不同的研究类型往往要求以不同的方法与之对应,如影响研究注重对“流传线路”及不同文学之间事实关联的研究,故对考证、考据的方法较为重视,而平行研究对此种方法虽说不是绝对排斥,但事关并无实际联系的文学现象时,这种方法是难得派上用场的。

研究类型与方法有关联,这并不是说区分研究类型的因素就只有方法或主要是方法,确立研究类型的主要因素并不是方法,而是某一研究类型所赖以确立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观念,是后者要求有所偏重的方法与之对应。

PDF 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4、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传播研究法的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