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摘要】本文对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如技术创新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等,本文认为要加强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中市场、技术、政策、人才和文化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整个低碳技术创新系统持续有效运行,加速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进程。

【关键词】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一、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概述机制一词最早是起源于希腊文“machane”,最早是用来描述机器的内部结构及运作原理的专有名词,是指机器在运行过程中机器内部各有机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

现在,机制经常被用作描述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内部的规律和联系,但各学科对机制的界定不尽相同。

学术界很多学者在研究技术创新问题时,一般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该系统由许多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整合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系统中的运行作用。

尽管各学科对机制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研究一般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技术创新机制看作是技术创新企业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连结和联系;技术创新机制主要研究技术创新组织内部的运行方式;技术创新机制是企业系统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创新企业内部的各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技术创新的构成要素很复杂,它包括技术创新内部的组织结构、外部的环境信息、政府的宏观政策、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技术发展水平、科研人员队伍的建设、资金的投入、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实施的动力和源泉,动力机制所产生的动力大小和方向决定了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的大小方向以及创新速度的快慢。

低碳技术创新动力的来源主要有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政策法规、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等。

技术创新作为动力来源是指通过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把技术创新的成果投入到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创新成果在市场上实现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就会积极开展技术的革新并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并努力寻找技术成果实现商业利益的市场,一旦寻找到潜在的或现实的市场需要,把市场需求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结合起来,就会促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市场竞争和市场结构作为动力来源是指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介于两者之间的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场条件下,把技术创新引入到市场竞争中来,让技术的优劣成为企业优胜劣汰的关键。

政策法规作为动力来源是指政府建立健全法规政策,通过法律保护、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专利制度等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作为动力来源是指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的关键,科研人员积极有积极参与技术创新的愿望,从而加快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约束机制是指管理者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手段,对社会成员和组织机构进行管理,约束每一个成员的活动行为,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实施。

约束机制包括法律法规机制,行业标准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以及各种形式的约束。

低碳技术创新的保障机制是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环境构成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联系。

二、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制定了很多积极的政策,促进企业从事低碳技术创新,包括减免税收、补贴示范项目、政府购买、保护创新成果等。

同时,根据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激励政策。

确立企业在低碳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大投资研发投入,企业积极从事创新活动,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低碳技术创新成果。

政府制定各项政策促进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开展清洁生产、开发可再生能源,积极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绿色信贷、政府采购等措施,大力开展低碳金融,保障企业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资金,把低碳生产模式运用到企业生产。

对新能源开发、能效技术、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等低碳技术创新活动给予政策倾斜。

制定和完善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研发和利用的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现有能源结构,建立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制建设。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层次的低碳技术创新投资体系。

政府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企业重点投入、广泛吸纳各种社会有效资金,全面确保低碳技术创新的资金到位。

建立稳定的政府财政投资渠道,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专项基金,用于进行低碳技术转让和低碳技术研发与使用等。

加大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投入。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建立国家低碳技术研发中心,成立低碳技术研究联盟为低碳技术创新提供持续的资金和技术保障。

积极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绿色信贷、政府采购等措施,从各个方面保障低碳技术的资金投入到位。

在政府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支持的同时,企业也要加大低碳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减少自身技术创新的风险。

积极吸收外来资金、开展国际金融、参与开展低碳技术创新的研发和项目建设。

完善资金的专项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提供资金的利用效率。

加强技术交流,促进技术转让,吸收先进的技术,加强技术积累。

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发挥国际谈判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

积极与国际组织、国外科研机构、外资企业开展产学研的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技术转让,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加大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培养有创新意识、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队伍。

三、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上来看,我国目前还没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缺乏围绕高新园区发展、低碳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在鼓励企业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减免税收政策还不够完善;还没有形成对低碳技术创新提供融资和信贷的金融政策体系。

从法律法规上来看,就是要将低碳技术创新的行为规范化、法制化,从法律的层面上保护技术创新的成果、确定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法律地位,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加快建立知识产权法对创新成果的保护。

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专利技术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创新成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技术创新的成果的商业价值也很难得到保护,企业也就缺乏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

从市场运行机制来看,我国技术创新市场的现存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市场垄断影响了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市场垄断,很多地方存在地方保护,在资源、资金和人才等各个方面和环节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垄断现象。

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在市场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但是,市场垄断的形成会阻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因此,市场垄断会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缺乏。

另一方面,我国规模经济的障碍在市场竞争中普遍存在,导致市场竞争缺乏效率。

由于我国存在市场垄断现象和低水平小规模竞争,所以打“价格战”成为多数企业赢得利润的主要竞争手段,而把技术创新、新产品的研发放在次要位置,这样就在行业发展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既难以打破市场垄断,又难以推动技术创新。

从资本市场发展来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银行信贷,而银行信贷不足以满足技术创新的发展要求,很难对需要长期行进研发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致使技术创新缺乏动力。

政府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缺乏,资本市场不活跃,没有形成风险投资机制,很难满足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风险性的要求。

从我国人才队伍的培养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对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一定的障碍。

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我国科研人员的体制不完善制约了人才队伍的形成,人才流动率仅为2%,人才的匮乏加之人才的流动率不高,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和积压。

此外,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导致了创新人才的匮乏;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不够重视科研人员,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创新的动力;大多数企业对科研人员的管理也不够完善,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流动,人才的效用没有发挥到最大。

从我国企业目前的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企业还依赖于我国政府的扶持。

但是我国政府的管理和调控职能还不够强,还没有建立对中小企业的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数量之大、势单力薄,需要政府的各种政策支持,需要政府各部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

此外,政府对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组织建设、市场竞争、社会宣传等方面进行的指导也不够。

目前,我国政府的服务观念也比较淡薄。

因此,政府应尽快加强市场竞争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资金、技术、信息等全方位的保障。

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1.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1)建立完善的碳市场机制。

我国要建立国内统一的碳市场,在碳市场中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提高碳交易的价格,增强我国的碳交易的能力,促进cdm项目开发的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范全国碳交易的统一行为,碳市场的建立可以提高碳交易的效率,维持碳交易的价格,促进低碳技术进入我国低碳技术市场。

在发展碳交易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发挥碳交易的作用。

其次是要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保障碳市场的稳定运行,保证碳交易的合法性、竞争性和集中性,加强碳交易市场的机制建设,设计可续发展的结算机制、交易机制、监管机制、风险管理机制。

政府根据我国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碳排放量,积极建立我国统一的碳市场,让我国碳市场的交易与国际市场的碳交易相接轨,积极参与到国际碳交易之中,提高国际竞争力。

(2)建立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

政府加大财政预算资金的投入,对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尽快制定稳定、健康的财政政策也是非常必要的。

加大对低碳技术创新项目的投资,把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形成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确保财政投入到低碳技术研发、清洁能源开发、节能减排;设立国家低碳创新基金,由国家财政专项拨款和地方财政专项拨款组成,该基金主要用于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新能源开发、新碳能源技术开发、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项目,对基金的投入使用要严格管理,控制基金的投入多少及使用效率,以正确的政策引导基金投入的方向;积极制定低碳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低碳技术的研究成果在转向市场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处于推广阶段,政府的采购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发挥政府采购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作用,可以保障低碳技术创新。

政府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采购制度体系,使低碳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规范具体的政府采购行为活动,加快完善政府的采购制度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