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2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左右【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前后【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3~4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2、通过观察、操作、表演说一说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能从具体的情境中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渗透“事物之间的相对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龟兔赛跑”图。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4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前后【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上下【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5~6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理解上下的位置的相对性,在具体情境中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2、经历认识上下位置关系的过程,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3、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欣赏、交流等活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指定的某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类型】新授【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6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位置上下【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认识钟表【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7~13页。

【教学目的】1、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认识钟表的过程。

2、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看整时、半时。

3、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钟表,知道钟表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看整时、半时。

【课的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电子表。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等。

【课时安排】1课时。

布置作业:课本第10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认识钟表9时7时30分9点7:309:00【教学反思】第三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结合具体物体品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会用〈、=、〉等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3、能运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在发现规律、猜数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4、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结合具体物体品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会用〈、=、〉等符号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在对简单图形的认识中培养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在发现规律、猜数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9课时。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从直观到抽象,从实物操作到抽象到数学知识的学习。

2、注重操作、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一课时数一数(1)【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14~1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活动经历数100以内各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估计意识与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事物。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计意识与习惯。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硬纸片,长方形、正方形白纸。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

布置作业:课本第15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数一数,计数单位十个1 7【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数一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数100以内的数的过程。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

学习方式:观察、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习惯,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结合学生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习惯。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图片、扣子、花生米。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1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100以内的数我们来数数吧【教学反思】第三课时数的组成【教学内容】教材第18~2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经历几个十和几个一和起来是多少的过程。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学习方式:观察、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准备】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演示、合作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20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几个十几个一3个十是306个十是608个十是8010个十是1004个十和2个一是42【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教材第21~22页。

【教学目标】1、通过计数器使学生认识个位,十位、百位,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含义,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体验数的意义,数的读、写法的过程方法。

3、在学习中建立数感,能积极参与学习,形成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自主合作交流探究。

【教学重点】通过计数器使学生认识个位,十位、百位,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含义,会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在学习中建立数感,能积极参与学习,形成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计数器,(学具)幻灯片(分片)数位、数字卡片。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解、合作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22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读写数,认数十位上是2,就在十位上写2,表示2个十。

个位上是4,就在个位上写4,表示4个一。

读作:二十四。

写作24.【教学反思】第五课时 100以内数的顺序【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

【教学目标】1、会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思维。

2、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

3、探究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会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探究图中隐含的诸多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等。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24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填一填,比一比1,3,5,7,9,......2,4,6,8,10......【教学反思】第六课时 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2、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验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挂图、计数器、教学图片。

【教学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布置作业:课本第25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比较数的大小28 3446 4337 41【教学反思】第七课时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1、通过熟悉的事物,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的含义。

2、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

3、通过数学游戏,发展数学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判断和选择合适的数据。

【教学难点】通过数学游戏,发展数学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图片。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研讨。

【教学过程】布置作业:课本第26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多与少,大小比较48、49、50、51、52、53、54、55【教学反思】第八课时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

【教学目标】1、会数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

知道计数器表示的数。

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会用>、=、<符号正确比较。

2、经历对所学知识复习、整理及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过程。

3、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会数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数的顺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