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之旅

世界文化之旅


三、族谱
1、族谱的编修
族谱:又称宗谱、家谱、世谱、统谱(联谱)、支谱、家 乘、谱牒等等。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到宋 代欧、苏谱例的确定,再到明清时期的谱牒盛行。
2、族谱的功用
主要功用在于:“奠世系,辨昭穆”,维系宗族制度、巩 固 宗族团结、扩大宗族活动、宣扬宗族伦理。
3、族谱的主要类目
4、族谱的史料价值
族谱作为一家一族的历史记录,保留了大量的社会学、人 口学、民族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经济活动、文化遗迹等 等各方面的史料。
5、利用族谱资料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必须鉴别族谱资料的真伪 普遍存在叙其远祖,妄相托付,攀付高门,苟引先贤的现 象。因此,始迁祖以前的世系,大都不足为信。始迁祖以后的 世系谱表、移住始末、祠堂祖墓、宗规家训、族产义田、诗文 著述等,则基本可信。

邹:东鲁名家 熊:江陵衍庆 康:京兆衍派 庄:天水衍派、锦绣传芳、冠豸传芳 侯:上谷家声 邵:博陵衍派 尹:天水流芳 易:太原遗风 灯:南阳衍派 唐:晋阳衍派 卓:西河衍派 翁:始平衍派 简:范阳衍派 洪:敦煌衍派、翁山衍派、三瑞传芳 游:邵安衍派 倪:千乘衍派
南宋到明初,一般的祠堂都是家祠。明世宗采纳大学士夏 言的建议,正式允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从此宗祠遍立,祠宇 建筑到处可见。 古代福建是个典型的移民社会。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原因, 聚族而居,尤为流行。明代以后,八闽大地各家族经过长期发 展和繁衍,族众日益增多,宗族文化,堪称鼎盛,家族为团结 族人大兴土木,一时建祠盛行,民间宗祠,更是普遍。
《浦城梁氏合修族谱·族戒》称:“族内伯叔兄弟因事构争, 先须告诉房族,入祠秉公处息。如有未经公论,遽而兴讼者, 不论是非曲直,先将尔兴讼之人,从重议罚。” 《永定邵氏世谱》也说:“如有径赴呈词者,即为目无尊长, 先与议处,而后平其是非。”
二、宗祠
1、宗祠的产生与发展
宗祠又称祠堂,祖祠、宗庙等等。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 位、举行祭祖活动、举办家族事务的场所,是一个宗族的象 征,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 宗庙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士大夫不敢建宗庙,宗 庙为天子专有。 福建民间建造家族祠堂,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莆田刺桐 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建于唐末。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始建于 北宋时期。到南宋,莆田林氏“建先祠”,“置祭产”。朱熹 提倡 家族祠堂,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 祠堂四龛。
2、宗祠功用与管理
(1)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体现了宗祠 最为基本的“慎终追远、报本返始”的目的,所以在建筑规制 上要体现出礼尊而貌严。 (2)举办其它家族事务,如修编族谱、议决族人重大事 务、管理祠堂经济、执行族规家、举行族人的冠礼、婚礼 、丧礼等。 (3)祠堂中的主祭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称宗长,还有 宗正、宗直等职。
宗族制度的两大基石:宗祠与族谱
主讲人:方宝川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博士生导师
一、宗族与宗族制度形成
1、姓:“女生曰姓”
西周青铜器铭文与先秦的一些文献记载,可以考定的姓氏 不到30个,而大多数的姓是“女”字旁:“姬、姜、姚、姒、 妃、 好、婢、娲、妊、嬴”等等。
2、姓氏的主要功能
“同姓同源”; “别婚姻”; “同姓不婚,恶而不殖”; 同姓不同源的情况:赐姓、改姓。
许:瑶林传芳、瑶林衍派、高阳衍派、太岳传芳 傅:版筑衍派、银青衍派 曾:龙山衍派、三省传方 吕:渭水流芳、河东衍派 苏:眉山衍派、武功传芳、阜阳传芳、庐山衍派、理学传芳 蒋:福全传芳 蔡:忠惠传芳、济阳衍派、青阳衍派、齐阳传芳 丁:蚊筑传芳 魏:钜鹿衍派 叶:南阳衍派、沈根传芳、濑水衍派、古濑传芳 潘:荣阳衍派、荣阳传芳 田:紫荆传芳 姚:吴兴衍派、历山传芳

方:六桂传芳 徐:东海传芳 孙:乐安衍派 胡:安定传芳 朱:沛国传芳 高:渤海传芳 林:西河衍派、九牧传芳、九龙衍派、金紫衍派 何:庐江衍派 郭:汾阳衍派 郑:荣阳衍派、荥水衍派 董:雁门衍派 萧:八叶传芳、凤翼衍派

3、宗族的性质与功用
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种以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 织,着重强调“孝”的文化观,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 保持后人与祖先心灵的沟通。
4、宗族制度
宗族制度是以男性的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达族权来实现对 族人进行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尤其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晚 期,法出祠堂,施政于家,族权的统治成了封建地方政权的有 力补充。
附录 2:福建部分姓氏的“ 衍派” 与“传芳”:
王:太原衍派、开闽衍派、开闽传芳 陈:颍川衍派、颖水传芳、飞钱传芳、南湖衍派、南山衍派 、南院传芳、官山衍派、太邱衍派 李:陇西衍派、梧桐衍派、沙堤传芳、龙凤传芳 张:清河衍派、曲江衍派、鍳湖衍派 刘:彭城衍派、禄阁传芳 杨:弘农衍派、印塘衍派、弘农流芳、四知传芳、清白传芳 、芙蓉衍派、道南衍派、关西衍派 赵:南阳衍派、天水衍派、夹马传芳 黄:紫云衍派、燕山衍派、六叶传芳、江夏传芳、莆阳衍派 吴:延庆衍派、让德传芳、延陵衍派
谱序、谱例、目录、派语、领谱字号、像赞、诰敕恩纶、 宗规家训、宗族源流、世系谱表、族人传记、墓志祠堂、艺文 著述等等。
《青山黄氏世谱》中收录了明王守仁(阳明)所撰的《重 修宋儒黄文肃公家谱序并赠世派歌》。 其一:“世守儒宗训,家传正学书。宏纲开瑞运,嘉祉锡 祯符。勤业前徽远,通经圣绪孚。时雍元会合,雅化绍唐虞。” 其二:“朝廷尚文德,万国景贤良。忠信至常泰,严恭体 益庄。孝慈家道善,仁厚祖功长。诚正修齐治,隆平世永昌”。 家谱中对女性入谱的书法,有着一系列的严格规定。一 般只书某氏,不记姓名。此外,还有妻与妾的区别。在妾之中 又有有子与无子的区别。所谓:“置妾不书,压于嫡也。生子 则书,曰侧室某氏,母以子传也。”同样是妾有生子,还有子 之贵显与否的区别。只有得显贵之子的妾,才有可能得到在谱 中立传的荣贵地位。 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的传统价值观中,始终是奉行着 “妻以夫贵”、“母以子贵”,“望子成龙”成了万世不变的 追求。
施:钱江衍派、临濮传芳、浔海衍派 蓝:凤仰中山 杜:瀛洲衍派、京兆传芳 廖:威武衍派 连:凤阿传芳 史:漂阳衍派 龚:武陵衍派 欧阳:锦江衍派、渤海衍派 谢:宝树传芳、金鱼衍派 卢:范阳衍派 戴:琉瑭衍派 汪:六桂传芳 辛:陇西衍派

阮:陈留传芳 罗:豫章传芳、枝江衍派 魏:钜鹿传芳、钜鹿衍派 莆阳衍派 侯:上古家声 易:太原遗风 周、兰:汝南衍派、芦山衍派 饶、巫:平阳四弟

丘:河南衍派 忠实传芳 兰:汝南衍派 童:雁门衍派 江:淮阳衍派 严:天水鸿基 胡:安定传芳 颜:鲁国传芳 肖:兰陵传芳 柯:瑞鹊传芳 邱:河南衍派、忠实传芳 雷:冯翊流芳 温:太原世弟 凌:冰清流芳

(4)每个祠堂,都有一个名号,这个名号就叫“郡号”、 “堂 号”等。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堂号就知道本族的来源, 纪念祖先功德。
(附录1:福建百种姓氏所追溯的主要始祖、始迁时期及郡号 、堂号表 )
(5) 随着家族繁衍与不断扩大,一些家族从祖居地迁居 他处,另开基业,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往往又会建立 新的祠堂,来供奉最亲近的祖先。于是,由一个祠堂又衍生 新的祠堂来。即所谓的“衍派”与“流芳”。 “衍派”是指姓氏的发源;“传芳” 代表的是该姓氏 其中的一个支脉,又叫作“丁号”。“传芳”所取的“丁 号”,往往是指该姓氏中某一典型人物的德操、风范,或足 以垂范于后世族人的行为准则与赫赫声望。
(2)必须了解族谱的编修体例 宗族源流、始迁移住、世系行派等,多见于“谱序”、 “世系谱表”、“派语”等类目;宗族管理、祠堂功用等,多 见于“宗规家训”、“墓志祠堂”、“谱例” 等类目;宗族 名人等资料,则多见于“像赞”、“诰敕恩纶”、“族人传 记”、“艺文著述”等类目。
6、闽人旧族谱资料目录(暂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