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煎饼

山东煎饼

山东煎饼
提起山东的特色饮食,就会首先让人想起山东的煎饼。

传说煎饼是诸葛亮发明的。

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初,兵微将寡,常被曹兵追杀,一次被围在沂河、湅河之间,锅灶尽失,而将士饥饿困乏,又不能造饭,诸葛亮便让伙夫以水和玉米面(应该为其他谷类,三国时期玉米还未从美洲引入中国)为浆,将金(铜锣)置火上,用木棍将米浆摊平,煎出香喷喷的薄饼,将士食后士气大振,杀出重围,当地人也习得此法做食,但铜锣昂贵,且易开裂,人们便以铁制成锣状的煎饼烙。

从此煎饼在沂蒙山区乃至山东大地上流传至今。

说起煎饼来,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煎饼卷大葱。

我和遇到的外省的人聊天说起煎饼来时,他们经常会问我你们是不是吃煎饼时都要卷大葱。

煎饼作为一种主食,吃法是很简单的,就是用各种菜品搭配着吃。

煎饼的吃法,我们本地人经常要用煎饼卷豆腐,卷海带丝,卷肉丝,卷油条,以及卷其他各种各样菜肴。

只要你能想到的,大概都可以卷进去。

最经典、最普遍的吃法,当属煎饼卷大葱了。

拿一大块煎饼对折几下,放上大葱,抹上辣辣的豆瓣酱或面酱,鲜嫩、水灵、味道十足。

当然这是快餐式的吃法,当你不想做菜时,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煎饼中间加入韭菜、白菜、小瓜、胡萝卜、等蔬菜,配以整辣椒、胡椒、孜然、粉条等佐料上锅腾熟,即成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菜煎饼。

菜煎饼由两张预先摊烙好的薄面饼中间夹着菜,在锅上慢慢加热而成。

菜放在一旁,有白菜、粉条、豆腐、萝卜、小瓜、韭菜等素菜,还可以再加鸡蛋、火腿肠、或者任意能放的东西。

我在上高中时就经常吃,菜煎饼吃起来,外焦里软,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相当的美味。

加了一个鸡蛋的菜煎饼,才花不到两元钱,可以说是很划算的。

菜煎饼唯一的缺点是吃起来比较干,如果有饮料或汤,就几近完美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临沂人,我有必要介绍一下临沂人吃煎饼的典型吃法。

对临沂以外的人来说,关于煎饼最出名的恐怕还是卷大葱。

但这吃法是穷时没有吃的时不得已的办法,现在生活好了,人们更多的是吃肉。

猪头肉:半肥瘦的猪头肉软糯鲜香。

卷在煎饼里毫不肥腻,吃得人满嘴流油。

牛肉渣:用牛肉切碎、芹菜切碎,加葱姜蒜辣椒花椒暴炒,热辣生猛。

牛肉和芹菜都是能包住水分的东西,卷在煎饼里,看着瓷实,咬着却滋润,尤其那香气,怎么搂也搂不住,简直是透过煎饼卷往外散。

拿牛肉渣卷煎饼是让人吃着最顺口的。

可惜一般人家做不好这菜。

方圆几十里地,有家小吃铺做这菜最出名。

出名到那铺子只做这一道菜。

你要别的,绝不伺候。

炸黄花鱼:小黄花儿,炸的透骨酥脆,洒上椒盐卷煎饼。

口感绝佳风味绝佳,这是只卷一两层煎饼来吃的效果,像吃烤鸭时用春饼包鸭肉那样。

而老临沂人是照例要卷很多层,要卷很结实,却也吃的很香。

各种咸菜:干的湿的软的硬的荤的素的都行,很硬派的搭配。

很多人知道山东煎饼,也吃过山东煎饼,但是并不清楚山东煎饼的制
作方法,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煎饼的做法。

做煎饼少不了工具,烙煎饼的工具主要有三件,一是鏊子,铁制,圆形,有大、中、小三种,鏊子是烙煎饼的专用工具,中心稍凸,下有三足,其下用柴草或煤炭加热,上面即可烙制煎饼。

二是手持用来推动糊子的工具,我们叫“篪子”,木制板状弧形,有柄。

把糊子放在热鏊子上后,用篪子左右推摊,糊子便薄薄地摊在鏊子面上。

也有的用筢子,还有的用“竹劈”,作用相同,但烙出来的煎饼却各有特点。

三是油擦子,我们称呼为油褡子,是用十几层布缝制的方形擦子,上面渗着食油,用来擦鏊子,为防煎饼粘连鏊子揭不下来。

煎饼的制作工艺较复杂,但是它的制作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

首先是磨制面糊,把麦子、高梁、玉米、谷子、地瓜干等原料淘洗、浸泡,然后磨成糊状物,俗称“煎饼糊子”。

有些地方在磨制面糊前,兑入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熟料”(即先行煮到八九成熟的部分原料),俗称“对半子”,“对半子”后磨出来的面糊容易摊制,摊出的煎饼也柔软好吃。

有些地方把地瓜干在磨制成面后,要用水浸泡,把地瓜面里的黑水浸出。

有的用地瓜干直接浸泡,这个细做可是麻烦之至。

地瓜干要在水里泡一天左右,等到水分将其彻底化后,就用刀将其剁碎。

然后同泡好的玉米混在一起,在水磨上磨成糊。

而这一过程很费时费力。

水磨为颗粒粗大的圆型花岗岩磨盘制成,有上下两块叠在一起。

盘的两个接触面上都凿出了条纹以增加研磨和排糊的能力。

上片磨片上开了两个小洞,可以将料混着水一勺一勺的加入。

推动上片磨盘就可以将料碾碎,从上下磨片的磨缝里流出的就是做煎饼用的煎饼糊。

推磨可以用马、牛或驴等牲口,那是在解放前的地主家才能用,普通人家也只有人推。

小的磨盘一个人推就行。

可大的磨要三四个人才能推动。

现在则普遍采用机磨。

一般是头天晚上磨制面糊,第二天一早开始架鏊子、生火、摊煎饼。

第二步就要架设鏊子。

架设鏊子的过程可简可繁。

简单的架设方法直接用三块砖把鏊子撑起来就可;复杂的做法是用硬泥糊成一个炉灶,用风箱鼓风。

鏊子架设好后即可生火。

农村一般采用玉米秸,麦秸或者树叶子作为柴禾。

生火与摊制煎饼往往是两个人合作。

鏊子烧热后,就可以摊制煎饼或滚制煎饼了。

在我们农村一般是架设好鏊子就不在动它了,放在那常年使用。

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时间。

第三步就是摊制煎饼。

摊制之前,往往先用油擦在鏊子上面擦一遍油,既去掉了鏊子上的杂物,也使得烙熟的煎饼容易与鏊子分离。

当鏊子烧热以后,可以用勺子舀上一勺煎饼糊放到鏊子上,用耙子沿着鏊子摊一圈。

由于鏊子是热的,煎饼糊所到之处就迅速的被凝固一层,就是所谓的煎饼。

没有凝固的就被耙子带着向前走,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整个鏊子摊满。

耙子的长短正好等于鏊子的半径,所以耙子绕场一周,煎饼就成。

为了煎饼质量更好,在上层的煎饼糊还没有完全凝固煎熟之前,用一块木板(称为刮批)
在上面刮一下,可以使上面平整和厚度均匀。

因为煎饼很薄,很容易熟,这一过要非常的快,也就是二三十秒钟,否则就会焦了。

待成熟以后,需要及时用铲子沿鏊子边沿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

煎饼的大小以鏊子而定,直径一般在半米到80厘米之间。

摊在鏊子上面糊的多少决定了煎饼的厚度,水平高的人可以摊制出非常薄的煎饼来。

摊煎饼非常讲究技术和火候。

山东煎饼的还有一种制作方法叫做滚制煎饼。

“滚制”一般是用来制作质地较差的煎饼,大部分是地瓜干或玉米为原料的煎饼。

将面在面盆内活成面团。

鏊子烧热后,双手抱面团在鏊子上均匀的滚动一圈,面就在鏊子上留下薄薄一层面团的痕迹,这层痕迹烙熟揭下就是煎饼了。

这样的煎饼比较厚。

这种制作方法制作的煎饼比较松散,不好控制煎饼厚度。

厚度跟面粉磨的粗细有关,粗面粉相对就厚,细面粉就薄。

现在在农村制作玉米煎饼时这种方法还是很常用的。

煎饼作为山东饮食文化的代表食物之一,一直受到我们山东人民的喜爱。

相信这种喜爱会一直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view/127685.htm
沂蒙煎饼——《解放军生活》 1998.10
山东煎饼辉煌古今——《粮食问题研究》2011.08






市场营销102
齐宁
20100142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