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1.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本试题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5道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 xx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是我国①旅游资源丰富②对外开放力度加大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④人造景观众多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南极虽然气候酷寒,但旅游业却一片火热,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奔赴这里,寻找最不同寻常的旅行体验。
据此回答2-4题。
2. 材料表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A.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3. 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A. 科学技术的进步B. 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C. 交通工具的发展D. 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4. 关于南极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性和价值,表述正确的是A. 可创造性、美学价值B. 永续性、经济价值C. 非凡性、科学价值D. 多样性、历史文化价值有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
结合图1,回答5、6题。
5. 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季节可能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6. 这位游客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A. 甲、乙B. 乙、丙C. 甲、丁D. 丙、丁7. 四条旅游线路中,要欣赏兵马俑、敦煌壁画需要走的线路是A. 甲B. 乙C. 丙D. 丁8. 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A. 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B. 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C. 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 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雾凇又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
据此回答9、10题9. 从旅游资源的属性来看,雾凇属于A. 地文景观B. 天象与气候景观C. 人文景观D. 水域风光10. 吉林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的说法,这说明观赏雾凇要A. 选择观赏位置B. 选择观赏角度C. 把握观赏时机D. 把握观赏季节图2为春节期间北京庙会分布示意图。
回答11~13题。
11. 从图中看出,影响庙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 停车位的数量B. 经济收入水平C. 便利的交通条件D. 举办地的环境容量12. 人们逛庙会的主要目的是①享受一流的服务和娱乐②满足春节假期的休闲需求③体验娱、食、购、游的乐趣④欣赏世界文化遗产的人文景观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3. 春节期间许多庙会十分拥挤,这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有①污染环境②商品供应紧张③住房紧张④干扰生活秩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4. 旅游路线设计的最终目的是A. 选择最佳路径B. 享受舒适的食宿条件C. 观赏到特色景观D. 追求最佳旅游效果15. 野外自我保护的正确做法有①在空旷地区遇雨时打伞②在大树下躲避风雨③不随便品尝野菜④在登山时保持适当距离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读图3,回答16、17题。
16. 关于图中景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瀑布水量充沛,冬、春季节观赏效果最佳B. 瀑布规模较大,其形成以风力侵蚀为主C. 景区植被丰富,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 景区地形复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17. 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相比,景点规模相当,但旅游接待规模远大于十丈硐瀑布,其原因是由于黄果树瀑布景区①景点知名度高,游览价值高②紧邻贵昆铁路,交通通达性好③地处热带,美学价值突出④邻近省会贵阳,环境承载力大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18. 欣赏黄果树瀑布磅礴的气势,选择的观赏角度应是A. 适当距离仰视B. 置身其中C. 空中俯视D. 远眺安徽南部的黄山集名山胜景于一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云海、奇松、怪石、温泉为黄山“四绝”,读图4回答19~21题。
19. 图4为某游客在黄山拍摄的“猴子观云海”照片,该游客所选择的拍摄时机和位置可能是A. 连日阴雨、近观B. 日落黄昏、身临其境C. 雨过天晴、特定角度D. 雪后初霁、远眺20. 该景观在美学特征上最为突出的表现是A. 奇B. 秀C. 险D. 幽21. 图中的山地景观属于A. 花岗岩地貌景观B. 黄土地貌景观C. 火山地貌景观D. 喀斯特地貌景观22. 关于黄山“四绝”中云海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温带季风气候,雨量适中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③山高谷深,林木繁茂④日照时间短,山地两侧温差大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23. 黄山与周围的九华山(佛教名山)、歙县(历史文化名城)、千岛湖等旅游景点相距不远,这表明黄山旅游区A.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B. 旅游资源的集群效应较好C. 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好D. 市场距离较短24. 近年来,俄罗斯到海南岛旅游的人数大增,超过其赴新加坡的游客数量,主要原因有①海南岛旅游资源质量高②俄罗斯与海南岛地理环境差异大③海南岛经济更发达④海南岛旅游消费价格相对较低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25. 衡量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xx年4月四川芦山发生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体出现滑坡,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
回答26~31题。
26. 此次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是因为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运动造成B. 由工程建设导致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运动造成D. 由火山喷发导致27. 图5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28. 山区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有①风暴潮②泥石流③山体崩塌④滑坡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9. 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A. 围湖造田B. 陡坡修筑梯田C. 垦殖草原D. 过度抽取地下水30. 我国新疆山地地区在春季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其原因正确的是A. 春季降水多B. 春季积雪大量融化C. 春季植被少D. 春季人类活动少31. 应对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A. 在较陡山体凹坡处建临时躲避棚B. 逃生时向沟岸两侧山坡跑C. 顺沟谷方向上游或下游逃生D. 加强泥石流沟谷下游的检测工作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图6),回答32~34题。
32. 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 夏季风进退异常B. 海陆位置不同C. 台风影响D. 用水季节变化33. 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A. 人口稀少地区B. 经济落后地区C. 东部平原地区D. 盆地高原地区34. 关于P地旱灾叙述正确的是A. 主要发生在夏季,受高压中心控制降水少B. 主要发生在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作物需水量大C. 主要发生在冬季,降水少D. 全年干旱,人口众多,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图7),回答35、36题。
35. 修建水库后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6. 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及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①植树造林②人工降雨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图8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7~39题。
37. 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 35°B. 25°C. 20°D. 15°38. 世界上形成热带气旋最多的海域是A. ①B. ②C. ③D. ④39. 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是温带气旋的一种B. 中心附近风力超过12级的反气旋C. 它会带来狂风、暴雨、海啸D. 在我国台风可起到缓解高温旱情的作用40. 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A. 气象卫星B. 航天飞机C. 探测气球D. 气象台人工监测xx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读图9,回答41~43题。
41. 图9反映出本次我国南方冰冻雪灾A. 分布范围广B. 灾害强度大C. 持续时间长D. 灾害频率高42. 与本次冰冻雪灾相关的天气系统有①高气压②冷锋③台风④气旋A. ①②B. ①④C. ②④D. ③④43. 长沙所在的湖南省受灾严重,而同纬度的闽、滇两省却基本无灾,主要原因是A. 影响闽、滇两省的夏季风比较弱B. 武夷山脉和云贵高原的阻挡C.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差异D. 有防御冰雪灾害的应急预案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图10),回答44、45题。
44. 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 火山、地震、旱灾、洪涝B. 地震、火山、洪涝、旱灾C. 旱灾、洪涝、地震、火山D. 火山、地震、洪涝、旱灾45. 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读图11,回答第46、47题。
46. 依据图中灾害分布,可以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A.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 外流区与内流区C. 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D. 平原与山地47. 图中灾害体现了自然灾害特点A. 群聚性和链发性B. 渐发性和危害性C. 群发性和群聚性D. 突发性和群发性48. 造成同一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人们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②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圈层中③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灾中应急行动见图14。
据此做49、50题。
49. 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 寒潮B. 泥石流C. 旱灾D. 水灾50. 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储备基地的位置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二、综合题(共50分)51. 读图13和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10分)资料:“十二五”期间,杭州将全力打造成为一个镶嵌在青山绿水中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杭州市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
2011年6月,杭州西湖成为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