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坡内渠袋装砂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坡内渠袋装砂专项施工方案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Ⅰ标段坡内渠北侧袋装砂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福建省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Ⅰ标段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施工总体安排及施工进度计划 (7)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 (8)第五章施工监测 (23)第六章劳动力投入计划 (25)第七章工程材料供应计划 (25)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27)第九章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30)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Ⅰ标段招标文件》;2、《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施工图Ⅰ标工程》;3、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4、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本工程施工中的所有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均应符合下列技术规范和标准,在施工期间内,如果下述规范、标准或规程发生调整、更新和修订,将遵照最新的标准或规范执行。

(1)《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54-1-2011);(2)《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181-5-2012);(3)《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147-1-2010);(4)《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144-1-2010);(5)《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JTS133-2013);(6)《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7)《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2005);(8)《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9)《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55-93);(10)《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11)《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12)《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JTS207-2012);5、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1.2编制内容在仔细研究合同文件、施工图及技术条款要求,经过现场勘测,明确指导思想后,对投标阶段的施工组织方案进行调整,计划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等。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况2.1 工程简介坡内渠中心线为本填海工程的南侧用海边线,坡内渠北侧的渠顶边线距离南侧用海边线35m。

坡内渠北侧为本工程陆域形成的南侧围护结构,坡内渠北侧长度2024.138m,呈东西走向,东侧与已有陆地相接,西侧与本工程外护岸起点相接,南侧临海,内侧对应的陆域形成A-1区和A-2区采用吹填砂形成,A-1区吹填砂标高4.14m,A-2区吹填砂标高3.74m。

K0+000~K1+530段天然泥面标高-3.06~-0.7m,待处理的表层淤泥和淤泥质土土总厚度为 5.8~13.4m,该段采用塑料排水板+砂桩+双棱体砂被斜坡堤方案;K1+530~K2+024.138段天然泥面标高为-0.57~4.31m,局部存在素填土,素填土采用开挖换填处理。

坡内渠北侧堤顶标高4.6~5.0m,浆砌块石挡浪墙墙顶标高5.5m,堤顶宽度8m,堤顶采用泥结碎石路面结构。

对坡内渠北侧采用塑料瓶排水板+砂桩处理的堤段,内坡和外坡坡度均为1:2,外坡设置+2.0m或+1.5m标高平台,内坡设置+1.5m或+0.5m标高平台。

对近岸侧的无软弱土层的堤段,内坡和外坡坡度均为1:1.5。

内坡采用袋装砂压坡及压脚,内坡的袋装砂压坡下铺一层450g/m2的土工布。

外坡视波浪大小分段采用40cm厚栅栏板护面、500~700kg块石护面和100~200kg块石护面。

2.2 自然条件2.2.1 气象本区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温差较小,夏无酷暑,冬无冰雪。

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

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西南风。

(1)气温累年极端最高气温 38.2℃(2004 年7 月)累年极端最低气温 3.8℃(1957 年2 月)年平均气温 21.2℃月平均最高气温 27.8℃(7 月份)月平均最低气温 13.6℃(2 月份)(2)风况本区域全年风向以NE 向风为主,频率为34%,为常风向,其次为NNE 向风频率为13%,W~NNW 向和E~ESE 向风出现频率很小,均约占1%。

风向季节变化明显,10 月至翌年2 月,盛行东北风,频率为34~40%;3 月、4 月盛行东北风和东北偏东风,频率分别为31%和25%;5 月、6 月盛行东北偏东风,频率分别为23%和20%;6 月至8 月,盛行西南偏南风,频率为12%~20%。

(3)热带气旋影响本区的热带气旋主要为在厦门~汕尾沿海一带登陆的热带气旋,每年的7月~9月是台风的主要影响月份,7月~9月台风影响概率占全年68%,平均每年有1.5个。

登陆时一般有2~3d 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雨量100~150mm 左右,会出现8级以上偏东向大风。

(4)降水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8 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尤以6月最多,占全年的21%,11月和12月降水最少,各占全年的2%左右。

其主要特征如下:年平均降水量 1065.3mm年最大降水量 1583.7mm (1961 年)年最小降水量 674.2mm (1962 年)月最大降水量 458.2mm日最大降水量 229.5mm年平均降水日数 113d年最多降水日数 139d (1975 年)年最少降水日数 81d (1971 年)日降水量≥25mm 年平均日数 16.8d日降水量≥50mm 年平均日数 5.7d(5)雾本地区多年平均雾日为22d,年最多雾日为46d,最少的为10d。

月平均雾日最多为7.8d,出现在4月;最少的为1d,出现在10月。

月最多雾日为15d,出现在1970 年5 月。

月连续雾日最长为7d,出现在1969年1月和4月。

(6)雷暴累年平均雷暴日数为31d,最多为52d,最少为16d。

2.2.2 水文(1)基准面及换算关系本工程潮位基准面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位于1985国家高程基面下1.73m,其基面关系见图2-1。

85国家高程基准面1.73m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图2-1 基面关系示意图(2)设计水位本工程海域重现期潮位根据东山海洋站重现期潮位并采用东山海洋站与古雷站的高、低潮相关公式计算得到。

工程设计水位如表2-1所示。

表2-1 工程设计水位表2.2.3根据《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北区)填海造地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所在范围包括外护岸、排洪渠、隔堤、岸侧挡堰所在范围自上而下分布有①灰黄色素填土(Q4ml)、②a灰黄色中细砂(Q4m)、②b灰色淤泥(Q4m)、②c 灰色淤泥质土(Q4m)、②d 灰色细砂(Q4m)、③a 灰黄~灰粉质黏土(Q4al-pl)、③b灰黄色细砂(Q4a.l-pl)、④a灰色淤泥质土(Q4m)、④b灰褐色细砂(Q4m)、⑤a灰黄~青灰色粉质黏土(Q3al-pl)、⑤b灰~灰黄色中砂(Q3al-pl)、⑥浅灰色黏土(Q3m)、⑦杂色残积砂质黏性土(Qel)、⑧a杂色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r53)、⑧b杂色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r53)、⑨灰白~灰黄色中等风化花岗岩(r53)等。

其中,场地表部发育的土层有②a灰黄色中细砂、②b 灰色淤泥、②c 灰色淤泥质土、②d 灰色细砂。

②a灰黄色中细砂呈松散~稍密状,实测标贯击数6~15 击,平均为9 击,工程地质性质相对较好。

②b 灰色淤泥呈流塑状,土质极软,实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一般为<1击,工程地质性质极差,是影响拟建物变形和稳定的最主要地基土层。

②c灰色淤泥质土呈软塑状,实测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一般为<1~3击,平均击数2击,工程地质性质差。

②d灰色细砂呈松散,局部稍密,实测标贯击数一般为4~12击,工程地质性质相对较好。

总之,场地表部的这些地基土层中,除②b灰色淤泥和②c 灰色淤泥质土层对拟建护岸、隔堤及渠道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外,其它②a 灰黄色中细砂和②d 灰色细砂两个地基土层在上覆荷载的作用下能很快固结,并能起到“垫层”的作用,可以予以利用。

2.3 主要工程量坡内渠主要工程量清单3.1 工期目标要求由于A-1、A-3区吹填完成时间是一个节点工期,要求在2017年3月31日完成,并且这两个区域的吹填施工必须要求有封闭的吹填区,所以要求坡内渠北侧在2016年12月10日前尽快形成第一阶段袋装砂内坡的堤身,具备吹填开工条作。

3.2施工方案思路由于本工程对各主要分部工程工序施工安排紧密性要求高,只有在确保工程开工后即能对各主要分项工程同步展开全面施工,才能保证能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特别是汕尾屿西北侧浅滩取砂作为围堤结构袋装砂体的料源,能否满足正常围堤结构用砂的进度要求和各堤身砂被棱体分级加载及预压所需的时间,直接影响到后续陆域吹填的施工进度。

坡内渠北侧堤主要分四个阶段形成:①、塑料排水板地基加固后,应待地基稳定后方可进行堤身的抛填。

②、施工图的分级加载均以标高控制,在实际加载施工中需考虑每一级预压时间内的预留沉降量,内外侧的护面同步分级施工。

③、除了分级施工外,每级施工还需分层,分层重量宜控制在15~20kPa,具体根据现场监测(堤身的沉降、水平位移和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确定,施工时需严格控制分层加载速率。

3.3 施工总流程本次坡内渠北侧堤施工总流程图如下: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4.1 袋装砂排水垫层坡内渠第一阶段袋装砂垫施工范围K0+000~K1+540,总长度1540m,宽度66.8m~68.3m,分2段施工,施工段分别为水上施工段K0+000~K0+932m、陆上施工段K0+932~K1+540m。

土工布采用250g/m2丙纶机织土工布,砂泵船充填袋装砂工艺。

袋装砂袋排水垫层用砂为中砂或以上材料,粒径大于0.25~0.5mm 的颗粒超过总质量50%的砂,含泥量小于5%,渗透系数不小于5x10-3cm/s。

布体采用250g/㎡丙纶编织土工布。

土工布的强度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250g/㎡丙纶编织土工布技术指标①、袋装砂袋排水垫层起到水平排水作用,施工时砂袋采用编织土工布,不得采用回收袋。

土工布的强度指标、砂袋尺寸大小、充灌率、抛设工艺根据试验确定,必须保证砂袋在抛设过程中不破损、不漏砂。

袋装砂垫层施工前须对施工范围内进行扫海,将杂木、块石、养殖海鲜、杂草等影响施工质量和效果的杂物清除。

严格控制砂料质量,对每批砂料必须进行质量检查。

砂垫层铺设必须均匀连续。

每层厚度允许偏差为0~+500mm。

②、布体的材质和加工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③、排水砂袋单个重量可根据施工工艺、施工强度和工期综合确定。

充填时砂袋应交叉重叠,并注意水流对其的影响,控制砂袋密实性。

为防止充填时袋装砂破裂和增加抛填密实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