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学)异常分娩

(妇产科学)异常分娩


产力异常的分类
子宫收缩 力异常
子宫收缩 乏力
子宫收缩过 强
协调性 (低张性)
原发性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协调性(急产)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不协调性
强直性子宫收缩
一、子宫收缩乏力 Uterine inertia
(一)原因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 2.精神源性因素 3.子宫肌源性因素 4.内分泌失调 5.其他因素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首先寻找原因,检查有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 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加强宫缩,否则 及时剖宫产。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 第一产程: –预防为主,缓解产妇紧张情绪,指导其休息、 饮食、大小便等。 –对潜伏期出现的宫缩乏力,首先与假临产鉴别 , 疑有潜伏期延长时,首选治疗性休息,可用哌 替啶100mg或吗啡10mg肌注 。 –加强宫缩。
➢发生病理缩复环时,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应在立即 制止宫缩的同时尽早行剖宫产 。
第二节 产力异常
Abnormal Uterine Action
概念:
➢子宫收缩力是分娩进程中最重要的产力
➢各种原因使子宫收缩力特点发生改变,如失 去节律性、极性倒置、收缩过弱或过强,均 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首先排除头盆不称因素
➢潜伏期延长:首选治疗性休息,应用镇静剂。
➢活跃期延长 在排除绝对性头盆不称的前提下, 及停滞: 可人工破膜,配合缩宫素滴注,宫
颈口扩张≥6cm,宫缩正常子宫颈口 扩张≥4h;宫缩欠佳,子宫颈口扩 张≥6h 可能头盆不称,行剖宫产。
➢第二产程延 立即行阴道检查,充分判定头盆相
长:
称的基础上,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加
腹压,也可以滴注缩宫素,必要时
可行产钳助产、胎头吸引术助产
产钳助产及胎头吸引术助产
2.难以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产程中一旦发现胎头呈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颏 后位及额先露时,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骨盆绝对性狭窄或胎儿过大,明显头盆不称或肩先 露及臀先露尤其是足先露时,均应行择期剖宫产术。
2.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 重点调节子宫收缩,使其恢复正常节律性及极性 ➢ 强镇静剂
–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mg肌注,产妇充分休息 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子宫收缩;
–但对伴胎儿窘迫征象及伴有头盆不称者则禁用 强镇静剂,而应尽早行剖宫产。
➢ 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禁用缩宫素
二、子宫收缩过强 Uterine overcontraction
(三)对产程及母儿的影响
2.子宫收缩乏力对产妇的影响
➢产妇精神疲惫、全身乏力,重者可出现脱水 及电解质紊乱
➢产后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甚至尿瘘及粪瘘 ➢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病率增加
(三)对产程及母儿的影响
3.子宫收缩乏力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产伤、颅内出血 ➢吸入性肺炎等
(四)处理
(二)临床表现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 但收缩力弱,尤其缩复作用差,宫缩时宫腔 内压可低于15mmHg 。
➢宫颈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不能如期下降, 产程延长,甚至停滞。
➢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宫缩乏力。
(二)临床表现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
➢宫缩失去正常的对称性、节律性,尤其是极 性,甚至宫缩强度下段强而上段弱。
(妇产科学)异常分娩
概念(abnormal labor)
又称难产(dystocia),主要特征为产 程进展缓慢或延长。原因包括产力、 产道、胎儿及产妇精神心理因素。产 程延长会增加分娩期母儿并发症,严 重者可直接危及母儿生命。
第一节 概论
一、病因
胎儿
异常
产力 分类
异常
产道 异常
异常分娩主要原因及相互影响示意图
产程延缓及停滞示意图
—— 正常
(4)

– – – 异常
颈 扩
(2)
(1)潜伏期延长

(3)
(2)活跃期延长
()
厘 米
(3)活跃期停滞
(1)
(4)第二产程延 长产程时间(小时)源自三、异常分娩的处理 处理原则:
➢预防为主 ➢产前预测充分 ➢产时诊断准确及时 ➢针对原因适时处理
1. 可能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加强子宫收缩方法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
➢ 第二产程: –头盆相称出现宫缩乏力,可静脉滴注缩宫素加 强宫缩,指导产妇配合宫缩屏气用力 –若伴胎儿窘迫应尽早结束分娩,双顶径已通过 坐骨棘水平,产钳或胎头吸引助产;否则剖宫 产分娩
➢ 第三产程: –胎肩娩出后可立即将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 预防产后出血 。
➢宫内压随宫缩而升高,但胎先露不降、宫颈 不能扩张。
➢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也不完全放松,产妇可出 现持续性腹痛及静息宫内压升高。
(三)对产程及母儿的影响
1.子宫收缩乏力对产程的影响
➢协调性与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均使产程进 展缓慢或停滞。
➢原发性宫缩乏力可致潜伏期延长 ➢继发性宫缩乏力可致第一及、第二产程
延长、停滞,甚至发生滞产。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具有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但收 缩力过强。
➢产道无梗阻——急产(precipitate delivery)。
➢产道梗阻——病理性缩复环或子宫破裂。
(一)临床表现及诊断
精神源性因素 子宫肌源性因素 内分泌及药物因素
骨盆狭窄 头盆不称
产力异常
胎位 不正
异常分娩 阻力增加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母体方面的变化 (二)胎儿方面的变化 (三)产程时间延长
(一)母体方面的变化 1. 一般情况 :
➢ 烦躁不安、乏力、进食减少 ➢ 口干唇裂、齿垢舌苔黄厚,体温升高 ➢ 肠胀气或尿潴留
(一)母体方面的变化
2. 产科情况 ➢子宫收缩乏力或过强、过频 ➢宫颈水肿或扩张缓慢、停滞 ➢胎先露下降延缓或不下降 ➢病理缩复环,局部压痛;胎膜早破
(二)胎儿方面的变化
1.胎头水肿或血肿 2.胎儿颅骨缝过度重叠 3.胎儿窘迫
(三)产程时间延长
1.潜伏期延长(prolonged latent phase) 2.活跃期停滞(protracted active phase) 3.第二产程延长(prolonged second stage) 4.胎头下降延缓(prolonged descent) 5.胎头下降停滞(protracted descent) 6. 滞产(prolonged labo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