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音乐欣赏第一节学会聆听课件
高中音乐欣赏第一节学会聆听课件
学唱第二部分的主题旋律(听范唱)
二、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 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1840-1893),19世纪 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 乐教育家,他的音乐是俄 罗斯文化在艺术领域内的 最高成就之一,其风格直 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 来者。代表作:芭蕾舞剧 《天鹅湖》《胡桃夹子》
问题:教材p12
• 聆听《草原放牧》和《悲怆》,感受、体 验两首音乐的情感,相比之下,这两首音 乐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悲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音乐 情绪和感情基调?
• 这与整首曲目的创作背景有关。
• 柴可夫斯基创作《悲怆》时,正处于亚历 山大三世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悲观主义 的思想情绪强烈的影响着柴科夫斯基,他 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苦闷彷徨, 不知所措的思想情绪。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一、情境导入
• 1、播放视频片段《草原英雄小姐妹》。
• 2、你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吗?
完整聆听《草原放牧》
琵琶 • 1、主奏乐器是什么? • 2、全曲共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音乐情 绪是怎样的?刻画的音乐形象有事怎样的?
三部分,引子+主题一+主题二 第一部分,引子。 第二部分,主题一是根据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 歌改写的。它刻画出“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 少年形象以及他们勤劳放牧的生活情景。 第三部分,主题二与第主题一形成鲜明的对比,为颇具蒙古长调 色彩的抒情性旋律,刻画出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及对草原如歌 的赞美,体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 视唱这段旋律是上行还是下行? •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谱曲?
谢谢, 再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