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作业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联系地址
电子邮箱
学科领域 (在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三年级 所需时间 5 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 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一、创设情境──分一分:为学生每张桌准备一袋学具,一是在课的开始创造了使全体学生人人都 能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在分学具的过程中回忆“平均 分”的意义,为学习本节知识做好铺垫。三是同桌两个人在把一个彩色大圆片“平均分开”的过程 中不知不觉地初步感知了二分之一的意义。 二、折一折。 (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半个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每个同学举起自己分得的个彩色圆 片让大家看一看。 (2)从刚才分的学具中选择一张自己喜欢的纸片,折一折,找出它的四分之一,涂上颜色。并想 一想:你是怎么折的? (3)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二,四分之三。 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努力实现课堂上学生自身多种感官、学生之间、师 生 之间立体的多维互动这一指导思想。所以这节课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成了几项活动,体现出了数 学课堂活动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新的数学课堂特色。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 分之一”的分数。 2.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能比较分母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大小;2.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3.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计算;4.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关于分数的应用的问题。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分母不同,分子是一的分数的大小怎样判断? 2.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的大小怎样判 断? 3.分母相同的分数,怎样进行加减计算?
分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加减计算
所需课时
3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在学生知道了分数的含义后学习的,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概念弄明白了,大小比较也就简单 了,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也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本专题主要学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大 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计算。
本单元内容是苏教版国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分数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它是整数概 念的一次拓展,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分数的形式定义相当抽象,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分数的理解仅突出它在现实 生活中测量与均分的含义。本册“认识分数”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 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 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法则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 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 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 分之几。本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继续学 习分数和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应课标
知识与技能: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 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 1 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情感与态度: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主题单元问题 1.什么是分数?请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分数。2.你对分数有哪些了解?3.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
专题划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分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专题一
分数的初步认识
所需课时
2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 来比较困难。因此,本单元只是“初步”,对分数概念的教学仅定位于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 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最终达到能 通过折纸或画图等方法表示成几分之一及几分之一,明确它们的含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动画
常规资源
纸片、图形若干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课前预习案的发放
学 习 活 动 设 计 ( 针 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 题 所 选 择 的 活 动 形 式 及 过 程 ) 教学评价
一、以理解分数意义为重点,带出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 99 页和第 102 页例题分别比较两个几分之一和两个同分母的几分之几的大小。这 两道例题都有两部分教学内容,一是继续认识分数,二是比较分数的大小。 例题以认识分数为重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直观地体会并比较两个分数的大 小。第 99 页例题要求学生在同样大的圆纸片上分别表示出它的 1/2、1/4 和 1/8,其 中 1/2 是已经认识的一个分数,1/4 和 1/8 是新学习的分数。例题让学生在折纸活动 中 体会这两个分数的意义,感受这些分数的大小是不相等的,并填写“>”或“<” 表示两个分数间的大小关系。第 102 页例题在比较 3/5 和 2/5 的大小前,先要求学生 用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分别表示这两个分数,也是通过折纸及表示分数的活动,先进 行分数意义的教学。
本专题问题设计
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含义是什么?你能举例说明二分之一的四分之三的含义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优质资源光盘
常规资源
小黑板,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网络环境
其他
课前分组
学 习 活 动 活设 动计 形( 式针 及对 过该 程专 )题 所 选 择 的 教学评价 专题二
在理解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不会有困难。本单元教 材不要求概括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只要求学生借助图形的直观进行比较。 “想想做做”中,每一次比较分数的大小前,教材都先让学生在图形上表示出有关的 分数,清楚地表明了教材的两点意图:一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是基础;二是在 本册教材中比较分数的大小不离开图形直观。 二、在操作中体会分数加、减计算的方法。 第 104 页例题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分母不超过 10)。例题让学生把一个长方 形的 3/8 涂上红色,2/8 涂上绿色。在涂颜色的活动中,从两次一共涂了 8 份中的 5 份,理解 3/8+2/8=5/8,又从涂的红色比涂的绿色多 8 份中的 1 份,理解 3/8-2/8 =1/8。本单元教材中不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以对分数的理 解支持计算。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如何在本单元教学时做到到位而不越位?我参照新课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 度”为纬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方面: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在充分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感 知和体验分子、分母的含义;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 1 的两个分数的大小。通过参与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观察探究、动 手实践、分析概括等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在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有所 发 展,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分层练习,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