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毛概课程介绍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
怎样学习这门课?
教学方法及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
学法指导
学生推荐相关的教学参考书籍和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读书和上网中感受本门课程的现实价值,让学生们自由组成合作性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学好这门课的兴趣。
2课时
3
专题二毛泽东思想--走近毛泽东
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理解
2课时
4
专题三邓小平理论--“三起三落”曲折人生邓小平
懂得邓小平理论诞生的客观必然性,了解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
2课时
5
专题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解并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主要内容
18
期末考试
《毛概》第1教案
课题
课程介绍
课时
2课时
目的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概论》这门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基本内容,学习一一和方法。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简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开课专业:
******
所属教研室:公共课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14年上学期
教务处制
教务处制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课程分课时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班级
全院三年制高职所有专业
使用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课时
9
专题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理解
无产阶级如何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
2课时
10
专题九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过程及理论成果,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继续探索时期的失误及其原因
2课时
11
专题十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
2课时
6
专题五科学发展观
深刻理解并掌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2课时
7
专题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精髓
掌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辩证关系。
2课时
8
专题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认清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实践基础。
教师归纳总结:1、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能够认识客观世界,提升改造外在世界的能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军队等。)
2、增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改造主观世界能力。(情商、智商和德商的培育。)
3、增大继续深造和就业的砝码。(研学习深造、公务员、择业)
4、共同学习本门课程的依据:共同学习本门课程的核心依据:精神支柱---民族归属感。
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了解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课时
12
专题十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2课时
13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
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课时
14
专题十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二、这门课程主要学习什么?
直观说,两方面的知识。具体说,三部分十五章的知识。深入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自然,社会,国防,外交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
三、怎样学习好这门课程?
1、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科学方法。
请谈谈你以前学习思政课的方法。(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摈弃死记硬背,注重切身体会,积极参与,深入理解,灵活运用,真实感悟!
了解改革的性质、依据和意义,正确分析和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课时
15
专题十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2课时
16
专题十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意义
2课时
17
课程总复习
2课时
参考资料
《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周次
教学(实训)内容
教学(实训)要求
备注
1
课程介绍
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目标,考核方式等;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思想
2课时
2
专题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充分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意义
2、熟悉本门课程的授课方式。
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情景模仿,影音影像演示,实践教学等。
信心+恒心+行动=成功!
四、课程学习相关问题介绍
教师总结
创新点
采用多种授课方式,课程知识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业布置
阅读书籍《卡尔马克思的年青时代》
教学过程设计
【课程导入】
1、教师问候。
【课堂小游戏】用“马上。。”组词进行接龙游戏
2、问题1: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为什么?问题2:你认为的“中国梦”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梦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上问题导出课程学习内容。
【过程】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
案例1:案例2:案例3:
提问:面对激烈的竞争,你如何才能“马到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