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
护理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不同病原体所致的继发性感染及肿瘤有关。
2.腹泻:与胃肠道机会菌感染有关。
3.恶心,呕吐:与胃肠道机会菌感染、肿瘤有关。
4.皮肤/黏膜受损:与肿瘤,口腔/生殖器疱疹,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有关。
5.精神状态改变: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HIV有关
6.知识缺乏:对艾滋病及其传播方式的知识不了解。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①性接触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性、异性和 双性性接触) ②注射及血源途径:药物依赖者公用针头,或输注含病毒 的血液或血制品。 ③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产 后血性分泌物、哺乳传给婴儿。 ④其他途径: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被污染的 针头刺伤。
临床表现
• 本病潜伏期较长,一般认为2~10年左右可发展 为艾滋病,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 1急性感染期 • 2无症状感染期
•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
• 4艾滋病期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I期) 感染HIV后,小部分(约10%~15%)病人可出 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痛、关节痛、 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类似血清病的症状,一般持 续3~14天后自然消失。
流行病学
流行概况:
2005年6月,全球累计发病人数超过 4千万,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 病人,2005年,我国的艾滋病感染者 和病人约7.5万,新发生艾滋病感染 者约6-8万,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 般人群扩散。
流行病学
传染源:1 艾滋病病人 2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 分泌物、乳汁中。
心理反应
• • • • • 焦虑、恐惧 自卑、被歧视 失落、疑虑心理 求助 报复或者自杀
防自杀
预防宣传
谢谢聆听
谢谢聆听
护理措施
• 4.预防感染:接触病人前/后,七步洗手法洗手。在换药 和做管道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做好接触 性隔离 ,认真做好口腔,眼,鼻腔,肛周及外阴部的护 理。监测体温,及时发现感染征兆。
• 5.生活护理:鼓励病人独立完成自理。当病人不能独立 完成自理时,应及时给予辅助。给予适合病人口味的 高 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
7.低效性呼吸形态:与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肺结核有关。
护理措施
• 1.隔离:应在执行血液/体液隔离的同时实施保护性隔离 • 2.心理护理:AIDS病人同常人一样,都需要自尊和被人 尊重,需要爱和温暖,需要实现自我。 • 3.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的变 化、神经系统的变化,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咳痰,胸痛 及呼吸困难,了解病人有无腹泻,排便的次数、量和性 状,并做好粪便标本的留取,观察病人的皮肤,口腔和 生殖道黏膜的病损情况
感 染 科艾 滋 病 艾滋病艾滋病概念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治疗要点
护理
艾滋病
•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乏病毒(简称HIV)所 多引起的慢性致命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 触和血液传播。 • HIV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 并使机体多种免疫细胞受损,最终并发各种 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隐孢子虫感染和弓形虫病:螺旋霉素和克林霉素 巨细胞病毒感染:更昔洛韦 隐球菌脑膜炎:氟康唑、两性霉素B
治疗要点
三. 支持及对症治疗:输血、补充维生素及 营养物 质。 四. 预防性治疗:(1)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使 用异烟肼治疗1个月 (2)CD4+T淋巴细胞< 0.2x10*9/L可用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虫肺炎 (3)针刺伤或实验室意外感染者,2h内可用齐 多夫定等治疗,疗程4-6周。
临床表现
无症状感染(Ⅱ期) 可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 来,可无任何症状,此阶段可持续2~10年。
临床表现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Ⅲ期)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 淋巴结肿大,直径1厘米以上,质地柔韧,可自 由活动,无压痛,持续肿大3个月以上。
临床表现
艾滋病(Ⅳ期) ①全身性症状,即发热、乏力不适、厌食、体重下降、持 续性腹泻和易感冒等症状。除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可有 肝脾肿大。 ②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癫痫、进行性痴呆、下肢瘫 痪等。 ③免疫缺陷所致的机会性感染,包括卡氏肺孢子虫、弓形 虫、隐球菌、念球菌、结核杆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 疱疹病毒等感染,可造成肺部、胃肠道、神经系统、皮 肤粘膜、眼部等系统的机会性感染。 ④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如卡氏肉瘤、非霍奇金病等
[
• HIV显著特征是高度的变异性,有助于HIV 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同时也为HIV感染的 预防、诊断、和治疗设置了巨大障碍。
流行病学
艾滋病的起源
• 艾滋病的起源有教多争议,国际公认这种疾病最初是在非洲被发现 的。据科学家取样分析,200只绿猴中竟有70%带有类似艾滋病的 病原体。由于绿猴具有健全的免疫系统和较强的免疫能力,因而它 们能带病毒而安然无恙。 • 据说,当地非洲人有吃猴肉的习惯。很可能是他们在杀猴之时,因 接触猴血而受到传染,或者在饲养和捕捉猴子时遭到咬、抓造成皮 肤损伤,使这种病原体乘机钻进了人体。以后大约在20 世纪60年 代,这种艾滋病毒逐渐通过加勒比海地区传入美国东部、东南部, 进而传入欧洲和亚洲,在全世界广泛蔓延.
疾控中心确诊抗HIV阳性
治疗要点
一.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齐多夫定) 非核苷类(奈非雷平) 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伟)
HIV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易产生耐药,一般采取联 合用药。
治疗要点
二. 并发症的治疗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磺胺甲噁唑
卡波济肉瘤:齐多夫定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或者长 春新碱和多柔比星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