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地形图应用
(七)分度带 (八) 坡度尺 (九)磁北标记 三北方向线(偏角图) 三北方向线(偏角图) 颜色:四色套印(蓝色、水系; (十)颜色:四色套印(蓝色、水系; 绿色、森林;棕色、地貌公路;黑 绿色、森林;棕色、地貌公路; 色)。
三、地物判读
地图图式: 地图图式:地物符号和注记符号 地物符号有主次:不重叠, 地物符号有主次:不重叠,低级给 高级让位原则。 高级让位原则。 地物符号表示地面真实点位。 地物符号表示地面真实点位。
二、求图上任一点的平面坐标
根据一点所在的公里网,用坐标尺或 根据一点所在的公里网, 比例尺和两脚规量出。 比例尺和两脚规量出。
三、求图上任一点的地理坐标
先确定其所在的地理坐标网后, 先确定其所在的地理坐标网后,使用 直尺和两脚规量取。 直尺和两脚规量取。
四、求图上任一直线的坡度和倾角 坡度可用α 表示。 坡度可用α度、‰、%表示。 I=tgα=h/d=h/d*M 五、求地面坡度线 求最大坡度线, 求最大坡度线,在各等高线间找出连 续的最短距离。 续的最短距离。
四、地貌判读 五、社会经济要素阅读
居民地、交通网、铁路、公路、土路、 居民地、交通网、铁路、公路、土路、 小路等。 小路等。 境界线 内部行政界: 内部行政界: 地区)、 )、县 省、市(地区)、县(市) 管线:输电线、通讯线、输电线、 管线:输电线、通讯线、输电线、通 讯线
§8-2 野外使用地形图 一、地形图实地定向方法
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
(三)测图日期 测图日期、成图方法、出版日期。 1、测图日期、成图方法、出版日期。 坐标系(54北京 和高程系(56黄 北京) 2、坐标系(54北京)和高程系(56黄 海)。 等高距。 3、等高距。 图式版本。 4、图式版本。
(四)比例尺 1、数字 2、直线 (五)公里方格网 (六)经纬图廓及经纬度注记
§8-4 在地形图上求面积 一、概述
实地量测、图上量测 1、图解法求面积 (1)几何图形法(多边形时) (2)透明方格纸法(范围为不规则曲线时) 2、解析法
3、求积仪法
求积仪有以下特点: 求积仪 自动读数 自动计算面积 换算面积单位 动极式可以扩大 求积的范围 跟踪放大镜比 描迹针使用方便
动极轴 动极 跟踪臂 放大镜
六、根据地形图绘制一定方向的断 面图
建立一直角坐标, 建立一直角坐标,以横轴表示水平距 以纵轴表示高程。 离,以纵轴表示高程。按一定比例将直 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绘在图上, 线与各等高线的交点绘在图上,将各点 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则得直线的地 面断面图
七、确定汇水面积
以水坝两端开始逐一圈出分水线, 以水坝两端开始逐一圈出分水线,所 分水线 围的范围即为汇水面积。 围的范围即为汇水面积。
三、填挖高计算
1、平整成水平面 设计高程: 设计高程:H0=1/4n(∑H角+2∑H边+3∑H拐 +4∑H中) 施工量(各桩点填挖高):hi=Hi-H0 施工量(各桩点填挖高):h ): 2、平整成一定坡度的平面
四、绘施工零线
将填挖分界点(零点)连接起来。 将填挖分界点(零点)连接起来。
五、填挖土石方量计算 =A/4( V挖=A/4(∑h角挖+2∑h边挖+3∑h拐挖+4∑h中挖 ) =A/4( V填=A/4(∑h角填+2∑h边填+3∑h拐填+4∑h中填 ) 六、土石方量的调配 当填挖绝对值差大于填挖绝对值平均数的10% 当填挖绝对值差大于填挖绝对值平均数的10% 须调整。 时,须调整。 设计高程改正数= 设计高程改正数=( V挖+V填)/S总
二、求积时注意的问题 控制求积
§8-5 土地整理中地形图 的应用
用方格法平整土地 一、测设方格网 现地设方格网: 现地设方格网:按一定间距设点并打上 木桩,依行列编号,绘草图。 木桩,依行列编号,绘草图。 方格网的大小:一般为10 10或20× 10× 方格网的大小:一般为10×10或20×20 二、用水准仪测出各方格点的地面高程 将水准仪安置在约地块中央, 将水准仪安置在约地块中央,依次在各 方格点上立标尺,逐个瞄准标尺读数,( 方格点上立标尺,逐个瞄准标尺读数,( 读至厘米)推算各点高程,记在草图上。 读至厘米)推算各点高程,记在草图上。
1、磁针定向 2、已知直线定向
二、在地形图上确定地面点位 的方法
1、直接判读法 2、距离交会法 3、后方交会法 4、用透明纸后方交会法确定点 位
§8-3 地形图的一般应用 一、求图上任一点的高程
1、点在等高线上。2、点不在等高线 、点在等高线上。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距与高差的比例关系求得。 上:按平距与高差的比例关系求得。
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 §8-1 地形图的识读
一般原则: 一般原则: 先图外后图内 、先地物后地 先注记后符号、先主要后次要。 貌、先注记后符号、先主要后次要。
一、图廓内要素的阅读 二、图廓外要素的判读
(一)图名及图号 图名为本幅图内最重要,最著名的地名 图名为本幅图内最重要, 命名的。 命名的。 接图表(接图号) (二)接图表(接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