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之3:中学生情绪发展
第2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之3:中学生情绪发展
实验
4、阿诺德-拉扎鲁斯的理论(情绪的认知评价 理论)
观点: (1)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对 环境事件和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2)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 自身的关系
5、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 不合理信念: 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
(一)正确认识情绪 (二)合理表达情绪 (三)调节不良情绪 1、注意转移法 2பைடு நூலகம்情绪宣泄法: 3、理智克制法: (四)培养良好的的情绪习惯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掌握、运用)
(一)情绪表现具有两极性 1、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2、情绪的波动性和固执性共存 3、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 4、内心表现的两极性 5、人际关系的两极性 6、容易移情
(二)表现出消极的心境 1、烦恼突然增多 2、孤独 3、压抑
三、促进中学生情绪的发展(掌 握、运用)
第2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之3: 中学生情绪发展
一、情绪概述
一、情绪概述 (一)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 应的行为反应。 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 生理唤醒
(二)种类 1、基本情绪与复合情绪 2、按情绪状态(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 心境 激情 应激
(三)情绪理论(理解) 1、詹姆斯—兰格理论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 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即情绪体验 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2、坎农-巴德理论(丘脑情绪理论) 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 输送到大脑皮质及身体其他部分。输送到大脑 皮质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输送到内脏的信息 激活生理反应。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3、沙赫特的双因素理论(激活归因情绪理论)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 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 知性的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