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期培训方案
昌邑一中教师暑期培训方案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育事业发展,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决定在暑期开展普通高中教师培训工作,希望各学校认真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加。
一、指导思想
暑期教师培训工作以打造“精品课堂”,创立“品牌学科”,建设“名师团队”为目标,以学案的制作以及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研究为核心,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完善“自主合作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全体高中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我市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形式及内容
本次暑期培训分三个阶段:
1、组织参加山东省普通高中教师远程研修。
高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
研修以教师〔〕13号文件为依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高中教育教学的融合。
2、组织参加潍坊市普通高中骨干教师培训。
潍坊市骨干教师培训主要是(1)以“基于传承·共享·再起航”为主题,重点研究高考试题、备考策略、自主招生等。
(2)基于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先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研
究。
3、组织昌邑市普通高中全员培训和学科研讨。
昌邑市内的市级培训和学科研讨主要是经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方式,以学案为载体,对新学期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说课和研讨,进一步探讨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
高三重点突出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研讨,上届高三与新高三教学经验的传承。
三、培训要求
参加省远程研修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全员培训。
学校要提供教师上网学习条件,教师要具有上网学习交流的能力,能够坚持全过程的远程学习。
集中研修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参训教师每天学习视频课程和网上课程资源;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阅读课程简报,发表随笔感言;参与在线交流研讨;进行教学反思,学以致用。
参加潍坊市骨干教师培训以学校为单位,以上届高三和新高三备课组长为主要参加培训人员,按照潍坊市分配的参训教师人数,由各学科教研员带队参加培训。
昌邑普通高中培训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参加,届时将实施签到制。
学科教研组要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教法,编制好交流学案。
四、培训时间
(一)省远程研修
7月15日—7月20日。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潍坊市教育局以及昌邑市教育局有关教师暑期培训的相关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暑期教师培训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
1、组织管理
领导小组
组长:张景和
副组长:伊胜广
成员:朱建周、于子芹、肖其波、刘修涛、刘金城、鲁玉强、王银磊、刘焕文、王建国
研修督导组
组长:朱建周
副组长:于子芹
成员:肖其波刘修涛刘金城鲁玉强朱玉勇王银磊刘焕文王建国主要任务:
(1)检查并督促落实好各学科精心组织研修活动。
(2)督查每天研修情况,包括人员到位、研修纪律、研修进展等。
综合协调组
组长:朱建周
组员:王建国、刘明焕、刘珍、徐竹惠
主要任务:
(1)做好远程研修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研修顺利进行。
(2)及时统计并整理每天的研修数据,每天上午8:30前公布,让教师及时了解培训动态。
(3)控制研修时间,安排专人负责发出学习和休息信号。
(4)做好远程研修后续工作。
宣传报道组
组长:刘焕文
副组长:孙临军朱本志张兴颂
组员(兼学科通讯员和技术员):
沈云振(语文)、刘大川(数学)、孙智杰(英语)、黄艳(物理)、孙凯(化学)、李吉亮(生物)、夏佳莉(政治)、刘
洋(历史)、王晓飞(地理)、马云静(音乐)、王正正(美
术)、宋恒文(体育)、刘丽萍(信息)、王晓明(宣传报
道组摄影员)
主要任务:
(1)各学科通讯员每天至少向报道组提供一篇能够反映本学科研修亮点或者良好研修精神风貌的新闻稿,要求内容充实图文并
茂。
(2)上报研修工作简报:于每天下午2:00前将研修信息、美文、学习感悟等优秀资料(每天不少于5篇)发指定信箱,昌邑教育局信息工作组将每天通
过简报形式进行通报,并推荐优秀资料上报潍坊市信息工作组。
(3)宣传报道组将每天整理并通报各学科稿件录用情况。
技术支持组
组长:王建国
成员:陆建农、朱永丽、王盛之、王青涛、刘丽萍、刘春玲
主要任务:
(1)提前准备相关学习资料。
(2)做好后台技术支持。
后勤保障组
组长:周书涛
成员:陈立军总务处有关人员
主要任务:做好远程研修相关物资供应,确保电力供应和空调正常运转。
2、总体要求
为贯彻落实潍坊市教育规划纲要和昌邑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积极落实暑期教师全员培训。
力求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落实责任,统筹有序,强化考核,确保质量。
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为依据,把培训学习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培训过程中要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和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努力经过暑期一系列培训活动打造一批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3、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学习必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真正把教育理论学习落到实处。
(2)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原则。
学习教育理论,目的就是总结教育经验,反思教学行为。
经过学习,使教师真正转变教学行为,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创新能力。
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培训模式,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坚持教师主体性原则。
在培训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实际上就是要将教师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激发、唤醒沉睡的教师主体意识,鼓励主体性的成长,才能真正达到校本培训演变为校本发展,才能使培训变为教师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自觉行为。
4、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学校的全体教师。
5、培训内容与形式
(1)时间:7月15日—7月20日。
每天上午8:00正式开始。
集中研修期间,研修平台24小时开放,参训教师每天学习视频课程,按要求完成并提交作业,参与在线交流研讨。
各学科研修进度以各学科课程专家团队制定的课程表为准。
(2)研修地点:微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