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

广东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理)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3题;共29分)1. (1分)由于地球自转,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将发生偏转。

在伦敦奥运会射箭比赛中,运动员为准确命中靶心,瞄准点应在靶心的()A . 右侧B . 上方C . 左上方D . 右上方2. (1分) (2013高一上·三原期中) 下列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 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 . 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地球要多转59秒C .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D . 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长3分56秒3. (2分) (2018高三下·成都模拟) 下两图中甲图示意世界某国主要城市分布,乙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主要城镇分布。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地形平坦B .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水运便利C . 甲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D . 乙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河谷,因为河谷地区热量较好(2)甲图中所示国家和我国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A . 城市化水平高B . 大大超过工业化进程C . 城市化速度快D .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3)乙图所示图中各河在该省的河段,常见的河流地貌为()A . “V”型谷B . 槽型谷C . 河漫滩平原D . 三角洲4. (1分) (2020高三上·富阳月考) 下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景观区地层形成于侏罗纪和白垩纪。

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生物化石可能在张掖丹霞地层中被找到的是()A . 哺乳动物B . 原始鱼类C . 裸子植物D . 古老两栖类(2)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内彩色丘陵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A . 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 . 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C . 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D . 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水平挤压—断裂抬升5. (1分) (2016高一上·深圳期中) 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2014年1月3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6°58′E,73°51′S )"完成主体封顶。

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 . 中山站B . 昆仑站C . 泰山站D . 长城站(2)泰山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A . ①B . ②C . ③D . ④6. (1分) (2014高一上·滨海期末)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l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如图,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 . 昼夜的更替B . 四季的更替C . 运动物体偏向D . 地方时差异7. (3分) (2015高二上·如东期中)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

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

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

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 . 地壳B . 地幔C . 地核D . 软流层8. (2分) (2019高一下·衡阳月考) 2017年2月,多名地质学家撰文宣称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了世界第八大洲Zealandia,该大洲的94%面积都浸没在海水中,只有新西兰等少部分地区露出海面。

新西兰GNS科学研究所一项长达六年的研究发现,Zealandia海底蕴藏着价值成百上千亿美元的化石燃料能源。

读Zealandia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成因划分,蕴藏成百上千亿美元化石燃料能源的岩层主要属于()A . 喷出岩B . 变质岩C . 沉积岩D . 侵入岩(2)依板块构造学说观点,Zealandia跨越了()A . 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B .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D .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9. (1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A . 气旋B . 反气旋C . 热力环流D . 大气环流10. (1分) (2013高一上·隆回月考)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是()A . 四川盆地B . 东北平原C . 海南岛D . 青藏高原11. (1分)下左图为滨海地区某日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右图为该地区此日某时段气流状况,由左图可知右图出现的时间约为()A . 6时—18时B . 18时—次日6时C . 8时—16时D . 16时—次日8时12. (1分) (2020高二下·曲周期中) 高大山体对山体内部和外部的气候及山地垂直带具有重要影响。

地理研究人员选取北美洲落基山脉39°N沿线某段进行测量统计,绘制出该段山体内外部七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变化图(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七月10℃等温线在山体内部分布最高,主要原因是()A . 寒流影响小B . 山体海拔高C . 大陆性显著D . 距离海洋远(2)受山体内外气温差异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山体()A . 西侧降水多于东侧B . 内部垂直带数目多于外部C . 内部雪线高于外部D . 内部森林带上限低于外部13. (1分) (2019高一上·天津月考)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③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④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②④14. (1分)下图为“沿30°纬线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此时该纬度上海陆气压差值为一年中最大。

关于图中①、②两地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A . ①地冬季位于气压中心B . ②地冬季气压高于夏季C . ①地夏季气压较②地高D . ②地气压季节波动较①地小15. (1分) (2017高二下·安徽期中) 下图为100°E附近某月海平面气压状况图(注:图中气压差为实际气压值与1020hpa值之差),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导致M地气压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 . 纬度位置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 海拔高度D .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2)下列四地风速最小的是()A . 10°N~15°NB . 20°N~25°NC . 45°N~50°ND . 55°N~60°N(3)图示时间()A . 芜湖正受夏威夷高压影响B . 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偏南C . 印度可能正遭受洪涝灾害D . 大陆等温线总体是向北凸16. (2分) (2017高二上·西湖月考) 下图为山西南部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及其发育的地形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是()A . 山谷B . 背斜C . 山岭D . 断层(2)因两侧地层陷落,紫金山地区相对突起导致图示区域汾河改道,其流向()A . 由北流变成东流B . 由南流变成西流C . 由西流变成北流D . 由东流变成南流17. (1分) (2018高二上·黄陵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A . 甲>乙>丙>丁B . 乙>丙>甲>丁C . 丙>乙>丁>甲D . 丁>丙>乙>甲(2)图中四地的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是()A . 甲>乙>丙>丁B . 乙>丙>甲>丁C . 丙>乙>丁>甲D . 丁=丙=乙=甲18. (1分) (2018高二下·梅河口开学考)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图。

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③D . ②④19. (1分) (2017高一下·资阳月考)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级堆积,形成泥炭。

据统计,全世界85%的泥炭分布在纬度较高的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区。

据此完成下题。

泥炭主要分布在()A . 亚寒带针叶林带B . 常绿硬叶林带C . 常绿阔叶林带D . 冰原带20. (1分) (2019高一上·喀什月考)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图中地球公转速度()A . 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B . ②到③逐渐加快C . 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D . ④到①逐渐变快21. (1分) (2017高二下·太湖期中)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 . 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 . 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 . 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 .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2)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 . 降水较少B . 气温较高C . 风力较弱D . 光照较强(3)夏季,S市主要受()A . 季风影响B . 西风带影响C . 低压控制D . 高压控制22. (2分) (2013高一上·云浮期中)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 .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B . 大气逆辐射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C .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D . 大气热容量大,不易降温23. (1分) (2013高一上·隆回月考) 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以下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 . 都明显下降B . 都明显增加C . 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D . 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二、综合分析题 (共1题;共6分)24. (6分)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相关主题